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记忆是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认同的坚实力量.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元价值观与集体记忆对冲,集体记忆的重要意义被提上议程.网络全球化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同步,集体记忆呈现出不可预测性、大众化、暧昧化、液态化以及脱物质化的新特征.媒体是集体记忆的塑造者,也是国家价值观的传递者.因此,主流媒体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围绕褒扬和反思两大主题,从新冠疫情见证物征集、归类整理、信息解读、专题研究、妥善保管及展示利用等方面思考博物馆如何为当下和后世构建新冠疫情的集体记忆,发挥激励和警醒教育作用,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此次新冠肺炎影响下,各级媒体融合发展应势而动,主动联合多平台进行跨平台传播。社交媒体对疫情消息实时推送,电视媒体推出云节目,主流媒体发起助力湖北直播带货。疫情不同阶段的媒体传播体制创新,给受众带来了及时、优质的内容。希望通过该研究,展现在疫情形势影响下媒体发展的多元化融合趋势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在俄罗斯大规模蔓延后,无论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对疫情的防控宣传,还是俄罗斯民众对疫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都与媒体密切相关。在俄罗斯的疫情防控中,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中的各类舆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俄罗斯民众在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等方面的健康行为。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以“第一频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配合俄罗斯联邦政府,积极宣传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引导社会舆论。而俄罗斯民众在网络环境中经历了信息盛宴的狂欢与虚假信息带来的焦虑,暴露出受众辨别虚假新闻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做好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的疫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档案管理。本文首先对疫情防控档案进行了定义,然后分析了疫情防控档案的特点和作用,接着对疫情防控资料的归档范围进行了明确,最后对疫情防控档案的管理明确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各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有关疫情的消息在各类媒体中迅速传播,尤其是自媒体散播的信息,传播数量巨大、速度惊人,起初对老百姓及时掌握疫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疫情的扩散,自媒体中的"信息疫情"也在迅速发酵,各种传播"乱象"开始显现。此刻,信息熵开始出现并逐渐聚集,自媒体信息呈现出"混乱"、"弥漫"、"无序"等特征。熵的出现给传播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令受众出现焦躁、反感、恐慌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7.
刘旭阳  蔡昌卓 《传媒》2023,(1):70-72+74
本文通过Coronavirus Corpus检索并提取了西方媒体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战争、水、地震、竞争、杂草、流感等多种隐喻,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批判隐喻分析的方法,分析讨论了众多隐喻所激活的深层框架,即隐喻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指出隐喻激活的深层框架中多数有利于抗疫,少数不利于抗疫。  相似文献   

8.
胡泳 《新闻战线》2020,(11):49-50
社交媒体已经构成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改变了疾病传播;疫情加深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人们寻求新的连接方式,社交媒体也因此发生变化。转向更多的"面对面"互动,有可能成为日后的社交媒体行为上的一个重要变化,视频通话下一步很有可能主流化。  相似文献   

9.
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与纽带。"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值得被媒介和历史所铭记。作为社交媒体空间的微博,汇聚着大量网民的交流与讨论,无疑是媒介记忆研究考察的重要渠道。研究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描绘出微博空间中"长津湖战役"记忆的历时变化、结构形貌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空间中的集体记忆受到其他媒介记忆内容生产的直接影响,而网民的交流、讨论则会逐渐聚焦、建构出媒介记忆的主体结构和原点,并且形成后的记忆结构和原点很难被改变,即便声势浩大的商业宣发、明星打榜也自然而然地卷入并融入媒介记忆的过程之中。同时,在社交媒体中媒介记忆的短暂"沸腾"和长久"保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需要更稳定的力量推动媒介记忆的建构与纠偏;同时,非正式结构管道的记忆也需要以正式结构管道的记忆为记忆叙事的原点和坐标,而不可过度虚构。  相似文献   

10.
主流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基于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必须做好媒体的融合,发挥融合优势,加速信息传播,确保宣传时效。当前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的趋势更明显,新冠疫情期间的媒体报道就是典型例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为研究点,探讨其融合与传播的主渠道与具体表现,以期实现主流媒体融合背景下权威信息网络体系的建构与宣传实效发挥。  相似文献   

11.
12.
冯馨可 《今传媒》2024,(3):122-12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13.
14.
非典记忆在我国新冠肺炎报道中作为一种叙事资源而存在,相关内容多集中于社会史层面,与报道主题呈现出传承延续、经验借鉴、对比衬托三种关系类型的勾连;记忆的内容类型与勾连类型相组合完成了叙事框架的建构;不同媒体对非典记忆的使用存在差异,中央党媒、地方媒体多与主流价值观相符,市场化媒体则表现出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游离;不同类型的媒...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语境中多元媒介的微博话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隐性主题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多元对应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活跃传统媒体账号微博的内容分析,考察其中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主题、相关报道话语随时间的变化,不同类型的媒介主体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这些微博在内容上既呈现了宏观叙事,也包括了微观话语,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差异,而且媒体之间有着鲜明的内容和风格差异性。本研究为深入研究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同舟共济.文章通过对媒体新冠疫情报道中出现的二十个“文字病例”进行分类诊疗,查证纠错,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字差错,也能使读者增长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7.
智慧 《新闻前哨》2022,(14):7-9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至湖北省、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动。湖北省级融媒体充分运用了多种传播手段,呈现了一个立体的、人性的、真实的抗疫故事,不仅满足了异域民众的知情权,同时也重构了地方民众的集体记忆。本研究结合不同学科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对湖北省级融媒体疫情报道叙事策略展开阐述,以期构境其影响地方民众文化书写、身体规训、集体记忆、情感共识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及其造成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易造成社交媒体倦怠。依据媒体同步性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理论模型,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媒体同步性特征和疫情风险认知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机理。研究发现,2020年3月底,个体社交媒体倦怠水平处于中低程度;媒体同步性特征中的并行特征显著负向预测、符号集和可重复处理性特征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媒体倦怠;疫情严重性感知在符号集、可编排性与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为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日记以比特、数字二进制形式存储、流通于网络空间中,彻底改变了日记从表征的记忆到中介的记忆,直至连接的记忆的存在形态.数字日记在疫情期间的流行,反映了其作为热点时刻的诸众记忆、非常时期的日常书写,以及篝火照亮的存在安全之记忆流行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信息获取是个体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构建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拓展的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通过对我国440位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对其社交媒体中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获取与行为意向及其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情境中,个体的涉入认知和约束认知能够预测其情境动机,情境动机与参考标准分别可以预测其信息获取的每个维度,即信息搜寻和信息注意。作为新引入的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模型的前因,健康意识这一外生变量可以预测个体的问题认知、涉入认知、约束认知、情境动机以及信息注意。作为信息获取的结果,信息搜寻和信息注意可以预测个体产生的符合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行为意向。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