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的“盲点”,此次研究首先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话语的根本立场,然后结合媒介化理论,指出媒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中的关系建构过程属于经济媒介化,媒介、媒介化与媒介逻辑是经济媒介化分析的操作化概念,最后通过历史性回顾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媒介化的元过程,即在基础设施媒介、经济媒介与信息媒介的配合与发展下,经济媒介化先后经历了渗透、延伸、改变与内化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媒介逻辑对经济发展具有建构与遮蔽的双刃效应。经济媒介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物质生产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补充研究,为深化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以及媒介化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2.
牛耀红 《新闻大学》2024,(2):28-43+118
媒介化是近年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本文以一个地域性网络社区的形成历程为研究对象,以“过程—事件分析”为方法论,依据库尔德利和赫普提出的媒介化实证研究的三个维度:“行动者群组”“相关性框架”“交往实践”为论证结构,对媒介化“型构”(figuration)如何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结合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提出了“媒介化团结”概念。这一概念突破了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对于社会团结形式的静态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国流动社会背景下的动态社会团结形式。这对于理解当前我国社区整合形式以及推进媒介化社区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22,(4)
媒介化治理指向一种“媒介规制”的实践取向,是探索媒介何为与治理何往的治理新范式,最终要以治理的媒介化进路及逻辑达成善治目的。本文对媒介嵌入国家治理的时代背景进行剖析,在厘清媒介化治理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化治理的相应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媒介化治理是以善治为导向的治理;媒介作为基础设施能发挥“媒介规制”涵化作用,对国家治理体系与信息传播体系进行同构,协同参与面向未来媒介化社会的新治理图景。因此,社会场域和系统需不断调适自身以适应媒体规则和媒介逻辑,通过平台一体化、信息供需精准适配、技术赋能提质增效三个实践路径增强媒介化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媒介“社交化”背景下,社会化媒介融入日常生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对人们的实践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豆瓣APP为例,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分析用户与技术及用户间的互动,进而研究平台如何对用户的使用行为和实践活动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豆瓣APP拓展了用户内容感知的方式,增强了其对平台的依赖,并通过圈层化交往实现了对用户的情感动员。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2,(3)
以数字交往论(DAT)重访传播学的关键词“媒介化”“中介性”,有助于厘清交往的演化本质,及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观念:(1)中介性的意义是建构社会形态;媒介化的意义是演化社会基因;数字社会的媒介化,与数字媒介的社会化是同步的。(2)媒介-社会建构的整体化过程,是从“无机”到“有机”再走向“同一”的过程;媒介与社会处在“共同演化”之中,数字社会的本质、路径和前景,都是共同演化,而非媒介化。(3)理想的交往性,是“万类交往、互利共生”;共同演化应遵循自由平等、相互调谐的生态原则,避免技术驱动、资本垄断、价值缺失所带来的“偏害共生”,以建立理想的数字文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社会中,“媒介”逐渐成为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媒介理论研究也成为了传播研究这10年最重要的领域之一。10年来,围绕媒介本体的重新定义、物质性研究、媒介化理论、媒介与身体以及媒介理论的其他分支方向,学者们展开了富有想象力但缺少共识的讨论。尽管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媒介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经典的研究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刘兢 《当代传播》2013,(1):30-31,35
本文试图以《媒介规范理论》为视角,反映当代西方媒介规范理论的若干变化.该书先回顾《报刊的四种理论》以来媒介规范理论的变迁,再提出规范理论具应然性、其主要功能是“合法化”公共传播等观点,并从规范传统、政治制度、媒介角色等层面对媒介规范理论作了系统剖析,还将重建公共传播对民主意义的希望寄于受众的自发传播.该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媒介规范理论不仅与大众媒介相关,更与社会媒介相关.  相似文献   

9.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保罗·莱文森以“媒介进化论”为核心的媒介理论而成为北美第三代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成为当代纽约学派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0.
算法技术已然成为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与关键驱动力。在社会深度媒介化的过程中,以算法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更是媒介深度嵌入社会的“助推器”,社会生活的深度媒介化正在使得社会日趋演变为新的社会形态,因此算法时代的社会媒介化研究必须以新的范式与新的实践来进行,对媒介化社会的经验研究需要回到社会结构与社会实践本身。当前,社会媒介化研究主要面临历史性、具体性和可测量性的经验性挑战,而对于算法如何影响社会形态变革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媒介化的理论视角出发,重点研究算法时代媒介技术及其应用对社会的广泛影响,重点关注算法时代的媒介以何种逻辑作用于整体社会,并以媒介建构新的行动场域的逻辑,同时还可以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媒介对社会结构(宏观)、社会联结(中观)与社会实践(微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宣讲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实践,因应媒介生态变革,宣讲与媒介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媒介化宣讲实践.如何对这一活跃的实务经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学理研究是本文之关切.本文透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析,认为实务策略总结偏多而理论学理不足.笔者尝试通过引介修辞研究,媒介研究的效果研究、媒介技术的物质性研究和媒介化四个取径,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进而在完善、拓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话语体系之路上继续勉力前行.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0,(6):4-11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欧洲知名媒介研究学者、媒介化理论的奠基人安德烈亚斯·赫普的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进行深入考察,并尝试就媒介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探讨。在赫普看来,媒介化研究作为一种历史元进程,始终对各种正在发生的各种变革保持开放态度,并期望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清晰的理论化;通过对"型态"与"构造"、"社群"与"集体"等核心概念的区分,媒介化理论创造了一种理解社会结构的话语体系。此外,赫普也回应了媒介化理论所面对的"决定论"批评,指出"语境"在媒介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涵化理论”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媒介与民众意识形态关系。文章从媒介文化的传播形式、经济和技术背景分析了产生涵化功能的物质前提条件。同时借助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阿尔都塞的“主体召唤”理论系统分析了媒介影响意识形态生成与认同的机理。作者认为 ,文化他者侵入是以“球土化”的形式进行的 ,受众日益加深的对媒介长时间的依赖是文化“他者”对本土民众意识形态涵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民族志研究法,探讨在深度媒介化背景下,网民刷短视频这一行为所具有的媒介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当刷视频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媒介实践时,它有三重意义:首先,短视频媒介实践中的主体是“平台集体”,刷短视频颠覆了传统的文化制度对于终端接受的行为的设定,打破了“生产—文本—受众”的线性流程架构;其次,刷短视频的媒介实践表现为参与文化“,刷”手机的行为置于“观看”行为之前,表明这种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参与方式,选择变得更加自由。第三,刷短视频的连接行动本质就是交往实践,作为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分享短视频包含着评价模式。媒介实践的终极形态是文化实践,刷短视频这一媒介实践,改变的不仅是文化形态,更是人类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9,(6):77-86
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合,媒介技术社会已然成形,数字媒介研究的实践分析取向开始出现。该取向从社会学实践理论和人类学媒介研究中汲取理论资源,并与重建传播学范式的各种努力联结在一起,成为突破人与媒介二元关系的方法论视角。目前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媒介实践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生产,数字媒介与日常交往,数字媒介实践中的能动与结构。本文指出,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研究日常生活特性与数字媒介实践的交互关系;从技术哲学路径重新理解数字媒介;结合实践论与存在论回答人与数字媒介的根本性关系。跨学科、混合方法和再造人类本体论或将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三个趋势。  相似文献   

16.
樊丽  王亚男 《中国出版》2023,(18):47-52
媒介技术不断介入人们日常生活,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人们聚集的新空间,传统“地方感”逐渐式微,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大众影像实践生成的“媒介地方感”正在形塑着新型人—地关系。地方不再局限于特定空间的有边界的物理环境,而是成为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体,个体将在地与在线的日常体验进行融合,基于交流分享而实现人与地方及他人的情感交往和互动,由此产生的媒介地方感更多元化、具有更开阔的视野。通过分析媒介地方感在个体的具身参与和媒介实践相互交融中的生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新发现地方的价值,实现在以技术为中介的社会文化实践中对地方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孔舒越 《新闻记者》2024,(2):97-112
本研究试图对数字时代胶片摄影的回归这一媒介复古现象进行解读。借鉴社会学家安·斯威德勒的“文化工具箱”理论,本研究将由多种类型媒介构成的集合视为一个可供爱好者们选择和调用的“媒介工具箱”,并由此呈现三类代表性群体的典型实践。研究发现,爱好者们打破了胶片的原初语境,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再阐释和调配,从而将其带入当下的社会交往与行动中。旧媒介在其中并非凭借技术特质或功能直接决定爱好者的相关实践,而是作为“工具箱”中的组件,以多样化的方式嵌入不同的传播策略中。媒介通过为爱好者提供“意义资源库”和“技术剧目库”,使他们能够展开差异化的复古行动,同时也将这些行动锚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上述发现打破了既有研究关于媒介复古现象单一的怀旧叙事,同时也对既有跨媒介实践研究构成了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12):55-60
本文结合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和媒介生态理论,以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媒介为例,以点带面,从种间竞争和社会选择的角度探求社会化媒介进化的规律。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介的演进源于外来基因和本土基因的融合。围绕着用户、内容、商业等资源的媒介种群间的竞争是社会化媒介进化的内因,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部生境对社会化媒介进化起着"社会选择"作用:政治因素制约了社会化媒介发展的形式和方向,经济因素促进了社会化媒介优势资源的积累;文化形塑了中国社会化的媒体的"围观参与式"和"圈子"交往特征;补救性技术促进未来社会化媒介向人性化、跨越时空、全感官互动、部落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嵌入人类社会交往,人类社会经历了无中介的面对面现实交往和中介化的虚拟交往两个阶段,正在迎来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云交往”即数字交往。元宇宙作为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主导媒介形态正处于不断生成当中。与以往媒介不同,它允许人类通过各种终端“进入”其中进行体验与行动,是一种“体验性”的媒介;它突破了将媒介视为信息传播载体和工具的传统观念,在生存层面构成人类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一种“生存性”的媒介。元宇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推动了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为未来人类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全新可能。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会实现人类社会交往时空和交往主体的拓展,实现交往场景的再造和交往体验的复归,最终构建“高流动性”的社会交往生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晚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媒介化在高度现代化社会逐步彰显其特性,电子媒介的兴起亦促使出版媒介化趋势加深,继而对传播形态、互动模式乃至整个出版流造成革新。文章基于媒介化理论的四个重要特性,以媒介逻辑为核心,归纳“出版回流”现象背后图书出版呈现的三种媒介化表征,重新审视被媒介逻辑介入的出版体系,旨在正视新媒介对传统出版业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促成二者依存共生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