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媒介记忆在数字时代的个体化转向要求我们检视它何以形塑集体记忆与书写公共历史.从公众史学的角度观照媒介记忆,公众应当以"公共理性"为约束来践行"公共历史学家"的责任,谨防权力与商业的双重干扰.  相似文献   

2.
自然化问题的讨论是巴特大众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了巴特自然化的多重涵义,同时还对巴特提出自然化的问题、其讨论的理论旨趣及理论价值作出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口述档案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鉴于历史变迁造成史料散失的教训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二战后,“口述史”和“口头传说”的调查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并得以迅速发展。由此而产生的口述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引起了国际档案界的普遍重视。中国,作为拥有数千年文明史和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更需要口述档案以“活历史”的形式来保存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民族回忆,因此,口述档案工作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口述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开展。  相似文献   

4.
5.
罗老三很少跟人说起触雷经历,30年间他无数次在噩梦中惊醒,那一声声爆炸是伤残者的集体梦魇  相似文献   

6.
杨毅 《出版广角》2013,(12):64-67
大众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对峙的三大社会主干型文化形态之一,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黄色出版物以身体欲望自由释放的方式排斥了人类理性的自觉,违背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常规律,导致知识和思想让位于原始生命欲望。黄色出版物不仅使大众文化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记忆在数字时代变迁的过程与结果既体现在记忆数据上,也保存于记忆数据之中,因此,数字时代的记忆研究需要关注记忆数据。多元主体进入记忆数据生产与流通的领域,不仅使其呈现复杂的供给图景,而且推动生产与流通处于加速之中,这是数字记忆生态的典型特征。记忆数据的收集与保存面临诸多技术障碍与社会障碍,需要强化个体记忆者的责任。面向记忆数据开展记忆研究,需要反思记忆与遗忘的伦理、记忆数据的质量、记忆数据呈现的争夺与协商、记忆数据的可阐释性等命题,既重视数据,又应当超越数据以回归事实、真相与意义。以记忆数据作为视角,可以重新理解记忆实践与记忆研究。  相似文献   

8.
阎思宇 《新闻传播》2010,(6):118-118,125
从“于丹现象”到电影《孔子》,孔子这位“圣人”慢慢走下圣殿。先是用其“思想”.接着用其“本身”.去接触“大众”所得以生存的“世俗社会”在这一层层的去神圣化的过程中,靠着“神圣”支撑的场域在变化,大众文化得以在场域的变化中一次次形成.并在其与之抗争的力量面前角逐着文化资本.获取着反抗的快感.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这一场域埘变化的原因.和在这一场域边和的过程中形成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9.
王思 《东南传播》2016,(2):21-23
怀旧是人类永恒的情愫之一,两岸三地以怀旧为元素的电影创作从未停歇过。特别是近些年,怀旧电影创作甚至到了井喷态势,并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究其原因,在于怀旧电影在带领观众回望过去的同时,使处于现代性压迫下逐渐失去自我与信仰的人们在光影交错中找到了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本文主要选取新千年以来我国拍摄的怀旧电影,通过分析其中的怀旧符号与象征仪式,来阐明电影是如何建构起集体记忆的。  相似文献   

10.
后“超女”时代的大众文化生产呈现出比以往更为躁动的“影响的焦虑”。这是一种媒体和明星等大众文化生产者们对其在市场和受众心目中的受关注程度、知晓程度,及其引导社会风尚、舆论和受众行为能力等影响方面的心理焦虑。新的“明星PK真人秀”节目既是这种焦虑的体现,也是排解这种焦虑的方式。它虽然带来了知名度等数量上的影响,但其伦理水平和精神品质却无法拥有美誉度、忠诚度等质量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盛吉平 《新闻世界》2009,(10):176-177
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何加强社区大众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精神文化水平,创造一种稳定祥和、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已成为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创伤记忆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分支,其构建与转化对实现社会与创伤的和解具有关键作用。档案是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因素,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档案得以更高效地参与创伤记忆的构建与转化。国外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创伤记忆的构建与转化两个维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由于创伤类型、档案来源、传导机制等不同,创伤记忆的转化在实践过程中分化出国家主导下的公共公益路径、组织主导下的个体公益路径、新媒体迅速发展下的公开化路径三条路径。国外构建与转化创伤记忆的案例与路径探索为档案部门进一步探究社会构建创伤记忆的未来趋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如何构筑更加全面的社会记忆已成为档案工作者新的视野和使命,也是社会对档案领域的新诉求。文章从体制内档案记忆资源与体制外档案记忆资源并重、传统记忆资源与电子记忆资源并举、中心记忆资源与边缘记忆资源兼顾、精英记忆资源与民众记忆资源互补四个方面分析,提出新时期档案记忆资源体系构筑的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14.
薄莎 《新闻传播》2013,(8):178-179
通过对近几年来网上购物和注册使用微博的人呈直线递增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简要说明这种大众文化如何产生和流行,同时对其特点及其意义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罗珊 《新闻前哨》2011,(10):43-45
“自然化”现象确实存在于大众传播、大众文化中。西方学界对于“自然化”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研究大众传播、大众文化问题有诸多启发性的意见。本文就对此投入研究和分析,涉及: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野蛮风格;罗兰·巴特的“人性化”;布尔迪厄的“简单化”等。  相似文献   

16.
陈晓璇 《东南传播》2022,(11):31-33
“眷村”是台湾社会的特殊产物,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眷村题材电影为探究台湾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文本见证。在此,笔者试以“记忆理论”的角度切入考察眷村影像的发展流变,从早期个体成长经验的表达,到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建构及后期记忆消散并沦为消费之用,眷村影像的记忆书写终走向一种摒弃反思意味的符号化怀旧,其流变亦辐射性地呈现出当下电影创作的某些现实症候。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一词已成为所有可想象的存储和记忆形式的普遍隐喻。然而,从媒介考古学的视角出发,德国学者沃尔夫冈·恩斯特认为,档案并非专门用于记忆,而是用于数据存储的纯技术实践:我们添加到档案中的任何故事都来自外部。档案没有叙事性的记忆,只有计数形式的记忆。恩斯特认为,在数字文化中,档案实现由档案空间到档案时间的演化,关键在于数据持续传输过程中的动态性。由此,档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喻”,蕴含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邹蕾  欧阳宏字 《大观周刊》2012,(7):230-231,220
网络流行语“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是主流媒体对大众文化的一次认同。根据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一书来探析此现象,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人民日报》选择"给力"作为头版头条标题是大众化的,这说明“给力”这一流行语的出现是《人民日报》对于大众文化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当前考察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路呈现出“重文化、轻交往”的趋势,人际讲叙、家庭叙事、社区传播等集体记忆产生与流通的中观层次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以数字联结传播环境下的新记忆生态作为分析框架,结合情绪的社会分享理论和“假肢记忆”概念,主张考察社会技术、记忆主体和行动者参与记忆重建的多元实践,以个体记忆为基点,通过家庭记忆、社区记忆的人际和群体传播,缝合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之间的理论缝隙,为勾连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集体记忆研究提供可能的理论资源和未来议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眼于微档案的特点和普遍性,分析微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过程中延续历史、刻画细节、彰显活力、拓展深度的能力,并从挖掘信息、把握时机、利用传媒等方面思考微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途径,旨在表明“微档案”在建构立体多元的社会记忆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