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菲 《声屏世界》2022,(1):11-12
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建设集体记忆必须以现实情况为蓝本,讲述史实,弘扬核心精神.媒介是建构集体记忆不可或缺的路径.文章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报道为考察视角,对媒介建构抗美援朝集体记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冯馨可 《今传媒》2024,(3):122-12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3.
杨静仪 《新闻前哨》2023,(14):14-15
红色文化是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仅是一种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更是激发全民共同追求的精神动力。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各种文化遗产的地方,更是一个将个人记忆与历史叙述紧密联系起来的场所。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探究博物馆如何从符号、仪式及空间等方面加深个人记忆,从而形成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达889篇,年发表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题涉及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仪式与集体记忆、媒...  相似文献   

5.
收看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方式,春晚是华人在农历新年最关注的文化盛宴。春晚作为文艺展演属于媒介事件,在媒介事件中观众对春晚的解读和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为集体记忆增添素材。本文试从媒介事件入手,从媒介事件界定;预热记忆;互动构建记忆几个方面对央视春晚的集体记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政论专题片一直以来都是宣传主流思想重要手段,在融媒体时代,政论专题片也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表征。8集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通过图像修辞、声音修辞、宏大主题的个案切入、融媒体跨屏传播等路径,从视觉到听觉、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家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实现了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跨越全面再现,而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记忆的参与、回顾和创造,国家意识形态得到深刻认同,这正是政论专题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玉姗 《今传媒》2020,28(5):35-39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重要议题,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发布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起着重要作用。主流媒体的新浪微博通过一系列话题讨论引发了网友们对纪念改革开放的回首与期盼。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新华视点微博、《光明日报》微博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帖内容较为丰富,互动内容引起受众共鸣,具有构建集体记忆的效果。三个微博不同主题的话语设置,多样的纪念视角共同形塑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公共记忆。本文将通过具体的话语分析,探讨主流媒体在微博领域建构改革开放集体记忆的文本策略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媒介记忆被书写、承携和消费的过程,以受众为出发点讨论春晚和媒介记忆,即春晚是谁的和什么样的集体记忆,同时透过受众记忆讨论春晚长期社会文化影响,与现有关于春晚如何建构"家-国"意识形态的观点对话。研究以动态、实践和流变的视角认识记忆建构,强调大众传媒既是行动主体也可能是记忆实践的途径和对象。笔者区分"中介化"(mediation)的集体记忆实践和"集体记忆化"的媒介实践,认为春晚内容单独不构成集体记忆,作为记忆实践的春晚是形成记忆机制的关键。春晚在受众主体的记忆实践中,成为记忆之所,记忆唤起和记忆操演的承携者,以及讲述和理解家庭、民族和阶层身份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地名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在传播地域文化、凝聚集体记忆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徽文化作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尝试从媒介记忆的视角,在"黄山改回徽州"讨论中所提到的三种媒介记忆的代表:古诗词文献中的徽州形象记忆,报纸中徽州改为黄山的报道和《人民日报》引发的微博讨论文本,去分析徽州的媒介记忆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引发情感共鸣和记忆重叠的。  相似文献   

10.
苏新宇 《视听》2023,(11):70-74
在媒介与记忆研究的视角下,纪录片《无穷之路》的记忆文本对贫困群体、扶贫工作者和节目主持人陈贝儿的个体记忆进行了细致呈现。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的讲述,《无穷之路》展现出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群体影像。借助纪录片这种数字媒介,多元群体在彼此交流间实现了个体记忆的互动、分享与传播,对构建塑造社会认同的集体记忆有促进作用。《无穷之路》这部作为纽带、桥梁、平台的纪录片,见证、记录并储存了关于脱贫攻坚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发挥了数字媒介的记忆功能,是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的急速创新深度改变了媒介传播的原有生态,使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视角和叙事手法不断被扩容与丰富.场景化、故事化、共识化,逐渐成为品牌宣传的趋同策略.本文以百雀羚《一九三一》广告为研究样本,梳理其传播特征,探究长图叙事、集体记忆、媒介表征、镜像呈现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旨在为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王聃  黄幸子 《传媒》2023,(14):88-90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性,仪式性的媒介事件,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凝聚着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仍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用媒介事件理论解读中国女排夺冠这一伟大事件,可以看出它具有媒介事件的理论特征。同时,这一事件也构建了“想象共同体”,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认同和媒介事件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集体记忆是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心理基础,它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新闻业的形式及功能,还拓展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因激发受众不同的"隧道记忆"而形成"情绪性热点事件"。本文以2019年4月16日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浪微博中的原创文案中受众的记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关联,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情绪值呈现怎样的规律以及公众在此事件中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受众集体记忆的部分,在激发的同时能够大范围地扩大传播效率,受众对于维护集体记忆符号呈现出归属、进取与捍卫的多元行为特征。通过就此事件的研究来反思,在媒介带来一次又一次"记忆潮"的时代,新闻业界如何让对"集体记忆"这一资源富矿加以利用,以建构更好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4.
15.
衡阳抗战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被新闻媒体选择与组织,依托于主流意识形态对其进行"意义定位",纪念性报道被嵌入到对"当下"的描绘和理解之中。媒体在对过去展开集体性的回忆与重构,建构衡阳抗战历史记忆的同时,也承担着增强城市认同感的当代任务。  相似文献   

16.
非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信息社会当中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结合非遗影像的代表形式非遗类电视节目,从建构文化记忆实现情感认同、打造媒介仪式构建符号场域、通过创新融合手段延伸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特色,以此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强化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牢铸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李书娜 《青年记者》2013,(26):18-19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说:"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①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远未能消灭谣言,有时它只是使谣言更加专业化而已。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现在,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谣言非但没有杜绝,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谣言是集体无意识的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谣言产生的原因。本文以芦山地震中的谣言为例,试分析谣言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翻开了端午节在中国节庆中的新篇章。本文对《人民日报》、《海峡都市报》近三年的端午节报道进行统计,从一个方面透视端午节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官方所举办的活动最多,但过于重视政治意涵而忽略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消费市场所展现出来新的现代形式稀释了端午节文化意味;民众活动中所展现出旧传统的兴起,新传统的发明。端午文化的媒体呈现是碎片化的,缺少文化核心。抓住端午的文化内核,创新传播形式,增进民众参与,是消除文化传播碎片化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9.
石岩 《视听》2021,(6):82-83
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受众通过媒介仪式的感召,借助象征性符号与参与式互动,唤起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从而达成一致的民族认同.《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影视剧,在集体记忆的构建过程中,通过象征性的地点、人物、事件构建象征性符号,受众将个人生活和剧情进行链接,集体记忆不断加深,从而达到集体认同.此外,在当前的社交媒体时代,受众通...  相似文献   

20.
曾祥委 《文化遗产》2008,(2):109-115
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族群中,广泛流传着罗贵等九十七人从珠玑巷避祸南迁的故事。此前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认为该故事产生于明代,是少数民族为了取得正统文化身份或隐藏身份编造的故事。本文以集体记忆理论和新发现的材料对故事的文本和流传进行分析,认为该故事产生于宋末元初,是行朝随扈军民和珠三角勤王义民入元后为避祸而编造的身份故事,在长期口传之后,于明清时代被写入族谱,进而成为族群身份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