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体连通、迭代式生长、开放式构建等特点,从目标定位、文化阐释、资源整合、编排展示、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数字记忆项目的架构和要领。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数字记忆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原因,倡导图档博机构在数字记忆构建中拓展职能,增加活力。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2.
档案学界已经开始了档案记忆观的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电子文件与社会记忆关系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以电子文件为栽体的数字记忆研究未受到重视,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数字记忆应当成为档案记忆观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照片的产生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像由以照片为代表的图像进入到拟像和仿真.从仿造对自然的象征性模仿,进入到生产对仿制品的模仿,再进入到对模式的散射状的模仿;商业正是通过对图像、拟像、仿真的制造,让大众沉浸在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像的世界中,商品不再只是单纯的商品,而变成了意义丰富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路径,并以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项目为例,对该路径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数字记忆建构方法的认识,为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开展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建设和深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6.
智能融媒体时代,在以“融合”“互动”“发展”为显性特征的关系/过程本体论之中,结合有关物质、时间、空间、地方、数字化等前沿理论,从物质存在、时空环境、人机互嵌三个维度辩证地分析和理解文博数字影像化理念的内涵。文博数字影像化是一项系统持续性的工程,需结合时代和技术环境重构数字化理念,理性看待人—技术—物质—世界之间的关联,借助融合发展视域建立健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的全链条体系,在明晰数字文博影像的价值基础上勾勒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字记忆是数字时代下信息化浪潮孕育的一种全新的记忆形态,是近年来国内档案学界重要的热点话题之一。为揭示我国数字记忆研究的基本状况,推动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运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档案学界发表的数字记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结果发现,国内档案学界针对数字记忆的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兴起阶段(2010年—2015年),一些学者围绕记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发展阶段(2016年—),相关研究得以加快发展,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理论构建、方法探究和实践总结三个方面。总的来说,研究起步较晚但质量较高,研究议题多样丰富,研究致力于服务数字记忆的建构。建议未来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力度,完善数字记忆建构方法框架,思考政策规范与伦理约束,加快学科融通与协作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为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建立数字记忆概念模型和信息框架,包括“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存在相互交叉互动关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记忆数字人”,目的是更好地彰显虚拟数字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文化记忆机构在元宇宙中参与构建和长期保存“数字记忆”并支撑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调研虚拟数字人发展现状,分析元宇宙中记忆媒介演变,展望元宇宙中记忆机构职能和业务变革,探讨“记忆数字人”模型在元宇宙中对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如何支撑记忆机构的服务创新,以及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9.
在深度媒介化的场景之下,对数字记忆的考察不应该限定在"媒介记忆"的延长线上,也不能固守"媒介如何再现过去"的问题意识。本文从集体记忆的两种文化出发,沿着"记忆的微光"和"中介化记忆"这两条线索,从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传统中挖掘关乎"个体"的理论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社会实践的视角,主张"把个人带回来",以此推动对数字媒介支撑的社会技术实践与记忆实践的深入探究,激发记忆研究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集体记忆是群体共同经历、传承和构建的回忆总和,也是国家、民族构建身份认同的关键。数字时代的集体记忆逐步摆脱空间区域的束缚,呈现以流动为核心的特征,“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厘清“集体记忆”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与数字技术进步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场景,阐述“全球数字记忆”“全球数字记忆场域”的历史缘起及时代内涵,同时归纳其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的特点,旨在审视数字时代集体记忆实践的嬗变与发展,拓展记忆研究的方向,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记忆是对自我认知的重要依据,个体通过亲身实践和媒介这一中介物来累积记忆,并逐步架构出对社会整体的认知框架,媒介作为记忆的记录者和重要来源,媒介的直观化、通俗化呈现也为记忆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结合当下新媒体发展,梳理记忆研究的理论演进,分析记忆媒介化呈现现象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记忆叙事中总是存在或显或隐的情感表达。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过去十余载的微博叙事所进行的属性级情感分析发现:这些大屠杀记忆叙事的演进具有鲜明的“时期性”与“热点时刻”效应;情感的结构与共现网络均以积极情感为主;某些情感类别存在显著的“层级”与“时期”差异;情感的持有者与对象存在一种“具化受害者、概化加害者”的倾向。对纪念馆微博的考察既可拓宽大屠杀媒介叙事研究的视野,也可由此揭示媒介类型与其叙事样态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记忆在数字时代变迁的过程与结果既体现在记忆数据上,也保存于记忆数据之中,因此,数字时代的记忆研究需要关注记忆数据。多元主体进入记忆数据生产与流通的领域,不仅使其呈现复杂的供给图景,而且推动生产与流通处于加速之中,这是数字记忆生态的典型特征。记忆数据的收集与保存面临诸多技术障碍与社会障碍,需要强化个体记忆者的责任。面向记忆数据开展记忆研究,需要反思记忆与遗忘的伦理、记忆数据的质量、记忆数据呈现的争夺与协商、记忆数据的可阐释性等命题,既重视数据,又应当超越数据以回归事实、真相与意义。以记忆数据作为视角,可以重新理解记忆实践与记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档案是建构集体记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数字档案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收藏和开发是构建档案资源的基本途径。根据当代档案记忆观和资源观,有必要大力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建议构建"中国记忆"大型数字资源库,以真实丰富的数字资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提供文献支撑,促进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后,多家媒体推出如"网络吊唁厅""网上悼念厅"等互动式线上纪念活动.同时,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平台上举行线上纪念仪式.以"连结性"和"镶嵌性"描述这一系列线上纪念活动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可揭示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对于记忆建构的影响,即:我们记住了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记忆.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数字技术环境下,媒介技术化平台承载着文本内容的编码解码任务,也在媒介内容生产实践中被认同并延续嵌入,流程化的媒介实践进程赋予媒介记忆在形式感知、内涵赋予、意义再造方面的多元化形塑。数字生态领域的多元感知性嵌入着更多的文化记忆基因,以文化符码、意义生存和价值共识的方式感知数字媒介技术的恩惠。技术本性的内化和文本情感性的回归形成媒介技术与媒介记忆关联的深层感知,被刻画在信息交流的轨迹中,形成完整且不可或缺的记忆逻辑关联现象。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和纽带,在媒介技术观视角展望媒介记忆被书写,逻辑性关联其文本内容符号化意义感知,建构出新型的逻辑演绎关系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动态对话的结果,是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提供了新启示.通过阐述数字人文在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呈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机制:资源建设机制、数据关联机制与记忆活化机制,最后从协作与融合、数字项目驱动、构建"记忆场"三个方面探讨数字人文视角下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记忆研究是一个不具备特定范式、无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相互过渡交织,而媒介记忆作为媒介和记忆交叉的概念,被视为记录、建构和互动的记忆实践过程.对过去纪念得越多,思考和研究反而越少.鉴于此,文章对媒介记忆下视角个人与集体的追忆、失忆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一,记忆成为常态,失忆成为例外,但个体记... 相似文献
19.
20.
数字时代,出版业的技术革新对出版叙事的影响深重,在跨媒介移动和流变的背景下,数字出版叙事呈现可视化、互动化和沉浸化三种主要趋向。可视化使出版叙事更加趋向多维和强调体验;互动化消解了出版叙事中作者的主导地位,将受众参与纳入故事世界的整体构造;沉浸化则通过深化出版叙事在技术、情感层面的双重体验激发大众的阅读潜力,重构出版的社会价值。数字出版叙事的发展趋向预示着一种动态、多元且充满创意的叙事逻辑正在生成,在此过程中,数字出版既要致力于叙事形式的外部打造,又不能疏于对故事本身质量、价值的考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