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凌 《新闻爱好者》2023,(11):43-48
对于死亡、哀悼与社交媒体平台之间关系的探讨近年来逐渐增加。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纪念账号”,将逝者社交账号的可供性重新分配于数字哀悼实践,以此回应已故用户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纪念和情感需要。以“实践中的互构”为导向,探索数字平台与哀悼用户的动态协商过程,包括平台设计“纪念账号”的动机;不同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参与式文化催生出的可供性差异和平台方言;用户对消极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纪念账号的物质稳定性将逝者社交账号从临时档案转化为“永生不朽”,使其重新成为社交关系网络中的活跃节点,由此激发了多元的记忆策展和情感分享体验,推动哀悼活动融入数字日常生活。这虽然削弱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哀伤色彩,但也带来了必须应对的新问题。为了让数字化生存(死亡)更有品质和尊严,平台应不断将用户对新增功能及其局限性的回应纳入技术架构中,充分尊重个人信息自决权和哀悼社区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2.
姚争  徐学明 《传媒》2024,(4):13-15
口语时代,人与人的交流需双方同时“在场”,纸质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状态,使得人在传播过程中得以“离场”;及至大众媒介时代,广播传播人声、电视呈现人像,“面对面”的沟通再次回归;而数智时代,AI主播以及ChatGPT、文心一言等软件的大规模应用,让真实的人“再离场”。但正是由“再离场”所引发的人类隐忧,使得口语传播活动对于具身性的原初关怀再次得到凸显和呼吁。“具身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回归与强化,真人之间的在场交流感更加不可替代。人们更多地期待身体的“在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信息碎片化”这一议题,发现源自现象学技术哲学的“技术意向性”思想为数字阅读研究揭开了一个新的面向,即数字技术的偏向体现为人在使用技术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塑造,最终结果将取决于人对其所在媒介环境的看法。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在“中介”关系中具身了读者、诠释了世界;在“它异”关系中作为“准它者”被识别和指出;在“背景”关系中其意向性体现为一种历时性的影响和塑造。一方面碎片信息延展了更为广阔的阅读场景,提供了深度交谈的可能;另一方面,碎片信息为意义的充分阐发与深入思考后的提炼升华,开辟了在交互与反馈中凝聚共同体的讨论空间,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不同的看待技术的方式所具有的能动性和指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昊 《东南传播》2022,(4):12-15
2018年,中国的传播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身体转向,长期以来“缺席”与“离场”的身体开始受到重视,并初步产生了一些理论成果。本文基于2018-2021四年间北大核心期刊的7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提炼归纳出具身传播研究的五个热门话题:传播研究中身体的缺席回归及内涵探析、具身理念下的理论考古、智能传播下的新型在场与具身批判、作为研究与分析方法的具身性和具身传播研究范式探寻。以期在梳理总结我国具身传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后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新哲学》是汉森思考数字时代身体的代表作。面对数字化发展对人类具身存在的瓦解以及媒体理论家对数字时代人类感知的质疑和担忧,汉森在书中从信息与意义的关联中挖掘身体的位置,于“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艺术实践阐释身体“过滤”、选择信息以及跨空间虚拟综合的能力,以此论证身体与知觉、人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于技术监控的研究普遍遵循福柯“圆形监狱”的路径,将监控摄像头看作“权力的眼睛”,剖释背后的权力关系。本文旨在“忘记福柯”,超越“技术监视主义”,研究监控技术在异地亲情中的作用机制,为理解技术监视提供另类视角。研究提出“媒介化亲情”的概念,发现家庭智能摄像头在异地相隔的亲人连接中,扮演着亲情联结、远程照看、健康监护与数字记忆功能,生成一种深度媒介化的数字亲情。同时超越“媒介中心主义”的乌托邦式想象,提出“去媒介化亲情”的概念,指出智能监控摄像头为空间离身的亲人提供了云尽孝的媒介工具,却无法替代具身的陪伴,故此应该省思对“媒介化亲情”的习以为常,以至于将赛博亲情的“对空言情”视作具身亲情,反而忽视了应该超越媒介区隔,让亲人走出智能手机与监控摄像头的玻璃屏幕。  相似文献   

7.
陈奥妮 《视听》2022,(2):142-144
媒介成为人类身体的各种延伸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技术也能改变传播方式并影响着身体的存在意义.在传播和身体的关系中包含了许多逻辑.从身体传播的视角看,Live house所构建的传播空间允许观众忘记规训,沉浸参与.在这个传播关系中还包含在场与离场、具身与离身、精神和身体等二元对立的关系,呈现出传播学领域以及哲学领域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身体成为传播学的前沿热点,研究身体甚至被视作一种学科创新。论文指出传播学真正缺乏的不是作为研究对象的身体,而是作为研究视域的具身性。正是由于学界对身体与具身在一系列元问题上的认知偏差导致了当前具身传播研究领域呈现出繁荣中的混乱局面。据此,对具身性进行思想溯源,发现其深刻根植于现象学脉络。而在当代,具身性进一步在后现象学路径中从“身体-世界”的知觉具身结构被拓展为“身体-技术-世界”的技术具身模式。与此同时,指出传播学引入具身性预示着旧有离身知识型的解构和新的具身知识型的正在生成,并意味着将传播学导向一种媒介存在论及(后)现象学方法论的全新视域中。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平台的纪念账号不仅作为逝者个人数字遗产的重要载体,生者在纪念账号下的哀悼行为也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记忆实践,延续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本文通过爬虫获取B站平台的纪念账号数据,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B站纪念账号的媒介记忆建构基础来源于逝者生前的媒介记忆内容,建构过程始于个体书写哀思、与逝者建立数字对话和表达情感,由此形成集体哀悼空间,用户在其中的社交互动最终将情感从负面悲伤情绪延展至正面鼓励祝福。纪念账号在实现媒介记忆功能的同时,通过延展性情感空间书写了多向度的记忆图式与情感框架,使生者在多维的媒介场景中共话死亡议题,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时代普通公众在死亡、哀悼和记忆等实践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教育教学的视角,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不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肉体,它是认知和情感形成的基础性核心,是我们和环境互动交流的支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身”体验,将身体、动作融于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效果。科普场馆中的一些互动展品,是真实情境的直接反映或模拟,是典型的具身认知环境。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和活动设计为主线,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分析具身认知理论对科普场馆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挖掘其教学价值;其次通过阐述具身教学的基本内涵,分析具身教学的要素并提出具身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第三,以仿生机器人制作活动为例呈现出一个完整清晰的具身教学活动案例。  相似文献   

11.
科幻小说《假人》是苏珊·桑塔格试图在技术时代中重构新主体的小说实践。从仿生人诞生并作为“我”的生活替身,到“我”与仿生人的共存景象,小说不仅揭示了人类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固有的自我复制倾向,也在打破“意识统一性”幻象的同时,重思了技术时代的主体基础,为拓宽主体范畴的“具身意识”埋下了认知转变的铺垫。最终,小说通过身体的媒介化以及非人的具身化,衍生出了容纳人与非人的共同主体概念“具身媒介”,为我们在技术时代下重建主体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郝丽君 《今传媒》2023,(10):17-20
数字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正在重塑“身体”的概念,具身的传播方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虚拟演唱会、沉浸式艺术展也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基于此背景,本文概述了技术对身体在场概念的重构,分析了具身视角下虚拟消费的发展与转型,并提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消费方式呈现更多可能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不能缺乏人类的慎思。  相似文献   

13.
萧萍 《现代传播》2022,(9):155-161
在智能人机互动关系中,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音乐生成和传播各环节,催生出智能化的音乐生成、传播和审美范式。这不仅拓展了人类音乐创作的既有模式,也凸显出人工智能音乐技术现象学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在跨学科交叉视阈下,“技术具身”是智能机器对人脑音乐创作神经网格规律的镜像学习,智能音乐的技术突破则是人类敢于对“技术想象”的必然结果,而“技术共情”则实现人工智能在艺术认知领域的拓展,连接音乐艺术的听觉情感,建构智能音乐传播和音乐审美的人机互动新生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个体成为“技术具身”的赛博人,场景、身体、在场的概念发生了变迁。异地恋群体通过专注、便利、亲密的在线互动,以及双方的联合活动与共享任务,重新实现了“数字亲密”式的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媒介技术进行了“双向驯化”:媒介技术推动异地恋个体重塑自我边界,转变媒介使用惯习;异地恋个体则使技术“为我所用”,体现了物理身体的不可替代,确认了“数字亲密”的真实性。随着个体回归“在场”,异地恋群体克服了由“脱域交往”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重新搭建起安全感与亲密感,建构起以认知型信任为主、情感型信任为辅的人际信任,以及以媒介技术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运作规则为基础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5.
肖瑶  吴耀辉  王之纲 《传媒》2021,(17):87-90
身体观念的返场与技术意向性的提出,是新媒介时代下重新定义传播主体与强调技术中介化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本文的研究路径基于伊徳技术意向图式中"(人-技术)-世界"的具身关系图式,提出具身交互情境中"(身体-具身关系)-交互场所"的认知图式.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于实践维度下,技术意向具有指向主体沉浸状态的能动性,并中介化于以主体身份认同为目标、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映射、从文化认同到情感吸纳的具身交互过程.正确理解参与者、技术意向与叙事空间之间的建构关系,才能正视技术媒介的传播效果与意涵建构中可能存在的文化折扣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邵鹏  王晟 《中国出版》2023,(1):22-27
数字媒介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人类记忆载具的更新,还塑造了兼备开放性和冲突性的新记忆生态。数字记忆看似改善传统媒体时期英雄记忆的遗忘与束缚,但事前把关、事后删除机制的缺失也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从特点上看网络空间的英雄记忆是流动的、碎片的,也是联系的,而草根式的书写、拉锯式的博弈与协商式的融合正在使英雄主义精神面临解构的风险,需要从情感、空间、叙事和仪式的不同维度来延续和强化英雄记忆。  相似文献   

17.
记忆叙事中总是存在或显或隐的情感表达。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过去十余载的微博叙事所进行的属性级情感分析发现:这些大屠杀记忆叙事的演进具有鲜明的“时期性”与“热点时刻”效应;情感的结构与共现网络均以积极情感为主;某些情感类别存在显著的“层级”与“时期”差异;情感的持有者与对象存在一种“具化受害者、概化加害者”的倾向。对纪念馆微博的考察既可拓宽大屠杀媒介叙事研究的视野,也可由此揭示媒介类型与其叙事样态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当档案记忆和信息时代邂逅,数字记忆无疑是其最美的结晶.扔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脱掉“正襟危坐”的旧外套,数字记忆展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新面庞.数字技术是保存传播记忆的高效手段,要求档案编研记忆顺应其进步进行创新;网络信息时代碎片化的数字信息与连续化系统化的记忆之间的矛盾需要档案编研——有选择的档案记忆来解决.数字记忆传承下档案编研的创新实质上就是选择契合时代需求的数字记忆,以更喜闻乐见的数字技术将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19.
集体记忆是群体共同经历、传承和构建的回忆总和,也是国家、民族构建身份认同的关键。数字时代的集体记忆逐步摆脱空间区域的束缚,呈现以流动为核心的特征,“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厘清“集体记忆”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与数字技术进步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场景,阐述“全球数字记忆”“全球数字记忆场域”的历史缘起及时代内涵,同时归纳其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的特点,旨在审视数字时代集体记忆实践的嬗变与发展,拓展记忆研究的方向,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云不只是辅助性的存储介质,还是可以“复活”电子媒介的基础设施。云也不只是后勤型基础设施,它具有居间属性,能够接收和传输信息,因而本身是一种传播媒介。这种位于后台的新型媒介通过网络连接与位于前台的电子媒介结合为相互依存的“媒介共生体”,共同实现复杂的传播功能。在云的加持下,电子媒介自动记录大脑和传统媒介难以记录的生活点滴,形成更为完整的数智型传记。对于个体而言,这有助于追溯过往、建构记忆、纾解情感和开展自我反思;对于社会而言,云的普及意味着芸芸众生的经历和整体的社会生活都将被记录留存,成为永久的、具象化的“数字第三持存”,这或能为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提供帮助。在将来,人类甚至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云存储,创造出具有真实记忆且不会死亡的“数字人”,进而消弭生死界限。云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如泄露隐私,使“遗忘”成为奢望,也可能削弱人的主体性。如能保持智慧创造与积极反思,人与云这样的新媒介有望实现“共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