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不感到困难,困惑主要集中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的算理理解上.学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师可以突破难点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徐琴 《学周刊C版》2011,(8):148-148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下) 教学目的:1明确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页。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模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会乘法竖式的简洁有效,渗透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由于缺乏直观图式的呈现,造成学生只是表面上会算但不理解算理。在教学中借助点子图,不但能让学生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体验算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算理的探索和理解是难点。怎么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真正实现以理驭法?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5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借助几何直观与先前学习经验,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2.使学生通过建立方格图与横式、竖式之间的联系,体会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第五册“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4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之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这节课除继续巩固乘法竖式、乘的顺序、乘积的写法外,重点应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含义。教学时,教师宜根据进位法  相似文献   

8.
课前思考 在和老师们一起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乘法”单元进行备课时,大家对“队列表演(一)”的教学设计有一些疑问,问题聚焦在“为何不出现竖式”.是啊,教材为何用这么大的篇幅让学生利用点子图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处理究竟对学生理解算理有什么帮助?会不会对学生理解竖式有帮助呢?为此,大家争论不休,特别是:这节课是否应该出现竖式呢?  相似文献   

9.
<正>【课前思考】“队列表演(一)”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探索。教材在这节课的展开上,重点采用了点子图模型探索算法,进而理解算理。点子图的应用看似是为了方便学生得到计算结果,实际上其重要的价值则是鼓励学生借助点子图探索计算的方法,解释计算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乘法算理为乘法算法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乘法算法需要乘法算理来解释。通过借助点子图、依托拆数法、妙用巧算法来阐述乘法教学中的算法建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口算和笔算乘法的算理,从而掌握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一、温习旧知促进迁移1 口算训练。(口算卡片)6 78 35 275 84 934 8(指名学生口述出5 27、34 8的口算过程)2 两位数加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出示例3 :34 28=(1)引出课题师 :34加28怎样笔算?怎样写竖式?(投影)指名学生口述 ,教师在黑板上写竖式。(边写边强调 :个位和个位对齐 ,十位和十位对齐)师 :从哪一位加起?指名学生口述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说出个位上4加8得12 ,手指竖式问 :12已满十了该怎样书写呢?(投影)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进位加法。(板…  相似文献   

12.
<正>课前所思“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后的学习内容,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系统学习整数乘法的笔算。学生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整数乘法运算的理法知识,那么,作为最后一节整数乘法笔算的新授课,该承载怎样的教学目标?1.引入“层数”,猜测验证,理解理法从已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层数引入,让学生猜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层数。通过自主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较好地掌握口算步骤,打好口算基础,形成口算技能,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摆学具说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道理;2会说口算步骤;3能正确口算;4培养学生的操作、语言表达和计算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难点是会说口算步骤。一、以旧引新加强联系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是20以内进位加…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30页的例题,第31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①会正确地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②理解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归纳并掌握算法,正确计算。③会写出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知道为什么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④会利用交换乘数再乘的方法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⑤能够主动地参与探究算法的过程,学会交流与思辨,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教学是孩子正式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步竖式,是除法竖式教学的最基础一课,其计算过程除了牵涉到多步口算、心算,更需要把计算过程格式化、顺序化。从知识学习分类角度看,竖式教学就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站在教材的立场,站在教师经验的立场,竖式教学要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教材内容:苏教国标本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方面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并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现实情境呈现个位上乘积满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算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运算教学则贯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主题,运算能力是本单元的关键核心素养。本单元主要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个部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探索算法的过程,体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的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是在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基础上学习的,核心知识基础是20以内(不)退位减法计算。在当前的笔算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每一种算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每一种算法从学生中来.注重每一位学生亲历每一种算法的思考过程,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学具操作。但由于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沟通学具操作、口算与竖式表示的笔算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求积经过,初步掌握笔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理解算理,学会"用旧知解新题"的策略。这一种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