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科研团队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载体,对其合作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资源配置与优化来提升创新绩效。【方法/过程】以WOS数据库中医学信息学领域2011-2020年合著论文识别出的1418个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科研团队整体层面视角出发,筛选出4个合作网络特征对科研团队进行聚类并分析各类型科研团队的特点,利用决策树深入挖掘特征因素组合对各类型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基于合作网络特征可将科研团队划分为二人合作型、流线型、网状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各类型科研团队的合作网络特征差异明显。除二人合作团队外,其他类型科研团队中,网络密度越小团队越容易产生较高的创新绩效。【创新/局限】基于数据证据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有效捕捉合作网络特征的组态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复杂关系,展现团队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决策路径,为科研团队建设和提高科研绩效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飞  毛进  李纲 《情报科学》2022,39(1):166-175
【目的/意义】探究国家之间科研合作的倾向性、不平等性及空间集聚模式,为促进国家间科研合作提供理 论依据。【方法/过程】以 WoS中 1978-2018年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合著文献为基础,通过合作强度、合作强度相似度 反映合作的倾向性,基于基尼系数提出合作不平等性测度指标。同时借助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科研合 作的空间集聚模式。【结果/结论】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集中趋势;合作不平等性与合作频次呈递 减关系,合作频次越高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地位越趋于平等;全球范围的合作强度与合作广度均呈显著空间正相关。 欧洲与北美形成了两大科研合作的高-高集聚区,非洲形成了多个低-低集聚区,而亚洲形成了多个低-高或高-低 的异质集聚区。【创新/局限】本文相较地理距离更进一步探究了科研合作的空间相关关系,后续研究中将加入时间 维度分析科研合作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有助于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共享科学资源、降低研究风险,提高科研成果生产率,本文从六个时间阶段分析中韩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路径,为两国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发展提供新的启示。【方法/过程】采用中韩合著的SCI论文进行产出力、影响力的分析,构建其学科网络、机构合作网络,深入挖掘中韩科研合作模式,绘制中韩科研合作演化路径。【结果/结论】最终发现中韩科研合作的模式先后经历了被动分散、“一对一”较为单一的合作模式、以人才流动为纽带 “一对N”、“N对一”的自发式合作模式、海外办学平台建设的“面到面”的平民化合作模式到从学院出发以学科发展为目的的“点对点”的任务型合作模式及“战略联盟”、“校企合作”、“地方合作”等自由化多样化开放化的“N+N”模式。  相似文献   

4.
吴巍  曹茹烨 《情报科学》2017,35(12):102-107
【目的/意义】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科研团队信息共享模式,以期帮助科研团队优化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科研 创新,提高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以社会科研院所研发团队为研究对 象,使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方法,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科研团队信息共享的4种典型模式,并对比分析它们的异 同点。【结果/结论】针对每种模式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信息共享策略,分别为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多元化知识 结构、提高科研群体的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构建完备的信息库与运行机制,以及灵活运用云平台的自动化管理 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金年  罗艳 《情报科学》2021,39(8):86-93
【目的/意义】学术合作有利于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加速科研成果产出,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融合。 【方法/过程】以2017-2019年图书馆学领域7本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义、提取作者关键词现实关系、 作者关键词潜在关系;运用共现分析识别、排除合作者数据,基于耦合分析界定作者间潜在关系并建立矩阵,构建 基于研究内容的作者潜在合作网络;运用聚类分析、结合聚类效果归纳潜在合作团体,并通过文献内容研究析出潜 在合作主题。【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学领域有72位潜在合作者、8个潜在合作团队,1个整体合作中心和 多个区域合作中心;潜在合作主题按集群分为7大类、按个体分为若干小类。该发现为科研人员的合作提供可借鉴 的参考。【创新/局限】该发现为科研人员的合作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Incite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北京大学理工科院系科学家科研合著网络,并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探讨了合著网路资本对学科认可、政府认可、市场认可等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学家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将更有利于提升科研绩效,但不同的社会资本维度对学科、政府、市场不同方面的科研绩效影响方向、影响程度不一。并建议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要将合作从增量向提质转变,要引入组织协调平衡和优化合作内部结构,要完善科研绩效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杨思洛  江曼 《情报科学》2023,(5):181-190
【目的/意义】对国内外新兴技术概念和识别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对比各方法的特点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新兴技术识别研究提供多维视角和方法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新兴技术与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概念辨析,明确新兴技术的内涵与特征;然后从数据源、识别路径、识别指标、有效性验证等四个层面梳理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特点及优劣。【结果/结论】总结得出新兴技术识别的4方面数据源、2大识别路径、5类识别指标、4种有效性验证方法,未来可进一步探讨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多源数据的融合,改进基于术语的新兴技术识别路径、更细粒度的自动化识别方法,加强识别指标与技术特征的关联解释,完善识别结果的有效性验证等。【创新/局限】全面系统对新兴技术识别方法进行归纳梳理,从主题和术语两类识别单元归纳新兴技术识别路径机理及方法模型,有利于为新兴技术识别提供不同维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为帮助学者省时省力地发掘出更多潜在科研合作者,建立高效科研合作。【方法/过程】本文提出基于多维决策属性的科研合作者推荐模型,将学者选择科研合作者的因素划分为可合作性和易合作性两个维度,其中可合作性包括学者研究方向度量、权威程度和活跃程度;易合作性维度侧重考虑目标学者对科研合作者年龄、性别的偏好以及彼此建立合作的难易程度。【结果/结论】通过获取“情报学”领域实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创新/局限】本文在精确表征学者研究兴趣的基础上,从认知等层面挖掘多维科研合作者决策属性,为科研合作者推荐提供了可行思路,对构建高质量科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面向的是发表论文层面的科研合作,未考虑学者联合承担项目等其他方面的合作,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全球创新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拓展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伙伴、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科技论文构建主题词共现矩阵,筛选二阶共现主题词对作为潜在国际科技合作主题对,通过定义主题对的国际合作潜力指数以及主题路径的国际科技合作路径强度指数,判定主题对的国际合作潜力并寻找有效的主题合作路径。【结果/结论】以中俄人工智能领域的SCI论文和CPCI-S论文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该领域潜在国际科技合作主题的识别和分析,证实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创新/局限】本文提出一种识别潜在国际科技合作主题的方法,并利用中俄两国论文进行实证研究,但未考虑不同国家研究产出规模差异,未对关键词进行语义分析,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新明  丁敬达 《现代情报》2018,38(8):172-177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有助于发现科研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关系以及评价不同合作模式的科研绩效,为进一步的科研合作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过程]从作者属性和科研众包的视角对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结果/结论]基于作者的机构、地域、年龄、性别、职称、研究方向等属性和科研众包对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的研究进行归纳和论述,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著者合作模式综合视角下的科研绩效评价;作者贡献声明视角下的著者合作模式及合作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回归分析,从关系态度、合作实践和共同能力3个维度检验影响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绩效的因素。研究表明:关系态度、合作实践和共同能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正向相关;合作质量对于关系态度、合作实践和共同能力影响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合作形成的科研绩效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基于实证结论,从科研团队组建、研究过程中合作质量的监测等角度,提出优化重大科研项目合作绩效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科研团队社会资本及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确定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进而提出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假设,并将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分为嵌入在学术交流圈与政企联系圈中的社会资本,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行为与创新结果两个维度。实证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各维度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影响不同;嵌入在学术圈与政企圈中的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以往研究,从团队层面对科研团队稳定性进行测度,同时聚焦学科多样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2009年和2010年的69个美国国家科学院生物学领域院士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在通过作者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方法识别主要成员和团队的基础上,以团队生产力和团队影响力衡量团队绩效,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团队稳定性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以及学科多样性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团队稳定性对团队绩效呈倒“U”型影响,表明团队并非越稳定越好,适当的团队成员流动更有利于团队绩效的提高;团队的学科多样性对团队稳定性和生产力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因为学科多样性可以降低团队成员流动带来的学习成本和磨合时间成本,使成员流动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而学科多样性因容易造成团队的知识冲突以及团队资源分配分散等问题,导致对团队稳定性和影响力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为提高科研团队绩效,要关注团队成员的流动情况,优化团队进入和退出机制,同时开展更多的跨学科人才合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效能的影响因素,拓宽虚拟学术社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帮助科研人员拓宽合作渠道,也对提高虚拟科研团队合作效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团队效能IPO模型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效能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虚拟科研团队支持、虚拟科研团队沟通、自我效能感会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效能产生正向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也能在虚拟科研团队沟通对科研合作效能的影响作用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吴春明  朱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57-160
科研团队绩效对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指出科研团队的绩效影响因素有四个基本维度,即变革型领导能力、团队凝聚力、团队学习能力、科研制度匹配。这四个维度综合起来可以构成一个科研团队绩效提升的理论模型,阐明了学习型科研团队绩效提升的三种作用机理:变革领导能力与团队学习能力共同作用提升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团队学习能力作为中介,提升科研绩效的促进机制;科研制度对团队建设和绩效提升的匹配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InCite科研绩效分析平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北京大学理工科院系科学家科研论文合著网络,并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动态面板高斯混合模型(GMM)探讨网络资本对科学家的学科认可、政府认可、市场认可等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学家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将更有利于提升科研绩效,但不同的社会资本维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一:从结构资本来看,网络关系和活动能力对科学家学术认可有显著影响,但对政府认可、市场认可仅在部分方面有所表现;关系资本会对学术认可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但对政府认可、市场认可不产生影响;认知资本对科学家学术认可、政府认可有部分影响,但对市场认可无影响.建议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将科研合作从增量向提质转变,引入组织协调平衡和优化合作内部结构,完善科研绩效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刘虹  李煜 《情报科学》2023,(3):119-126+144
【目的/意义】研究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发展特征、科研合作态势与研究向度,为我国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从国家、学科、作者三个视角对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力量展开研究,综合分析其科研合作态势,提炼目前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向度并总结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国际学术社交网络研究呈现围绕多个权利中心聚集的多国家合作、多学科融合特征,中国、美国、英国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国家,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学科;科研管理评价、用户采纳、信息推荐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学术社交网络交互的学术评价和人才发现将是新兴研究热点。【创新/局限】借助可视化工具,从国家、学科、作者、主题等不同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合ICT产业及制药产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基于网络特征差异及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和验证专利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同组合的四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中,虽然高合作广度低合作深度、低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以及高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三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曲线效应作用差异。企业网络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吸收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通过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的作用差异。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优化专利合作行为来动态调整专利合作网络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在高校等科研机构与基层单位之间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实现编辑工作关口前移,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服务科研工作的职能。【方法】 介绍了《中国学校卫生》杂志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背景、形式、方法、人力资源支撑及效果。【结果】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保证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期刊编辑关口前移,组稿和约稿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高被引论文增加。 【结论】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使编辑工作关口前移,有利于高校、基层单位和科技期刊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研团队领导的行为基础、行为模式及行为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春花  杨映珊 《软科学》2002,16(4):10-13
实证研究表明,团队领导与团队绩效有显著的相关性,团队领导是影响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科研团队领导如何影响科研团队绩效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科研团队中领导可以运用的权力基础、领导模式、领导过程和有效领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