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6,(2):63-67
广告产业的进化与广告技术的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一次广告技术创新都会带来广告产业的新发展,计算广告新业态的产生也是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而计算广告技术体系主要由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通用技术体系和计算广告的具体技术体系两部分构成,通用技术体系使得具体技术体系具备了产生的条件,具体技术体系则满足了计算广告特定的需求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产业现实。当然,计算广告的技术体系在定量研究方面推动了广告产业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定性研究不再重要,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广告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武晓丽 《青年记者》2017,(11):92-93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产业的驱动因素 1.技术发展驱动 按照广告产业的运作流程,广告技术主要涉及广告调查技术、广告制作技术、广告投放技术、广告终端媒介技术等几个方面.广告调查技术的驱动力量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市场调查方式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得样本容量从抽样变成了全体、从短期变成了长期、从延时变成了即时,利用大数据样本数据加以统计和分析可以使广告更了解消费者.广告制作技术的驱动力量一方面来自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种精彩的富媒体广告形式.程序化购买技术是广告投放技术的主要驱动力量,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程序化广告的投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100.2%.①广告终端媒介技术的驱动力量表现为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24):43-46
当前,中国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迅速发展,程序化广告交易日益成为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占主导的交易模式,这对于广告产业和媒介产业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对广告产业而言,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发展无疑会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广告主更倾向于选择程序化交易形式来执行数字广告投放。对媒介产业而言,传媒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传媒的程序化广告交易提供了条件,未来中国数字媒体广告将会进入程序化交易市场,对于传媒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研究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处于起步期的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程序化广告是计算广告的典型应用和主要表现,它主要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提升用户画像的精准程度,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的定向广告投放。提升广告投放效果需要打通不同企业、不同维度的数据,并在数据闭环的基础上创新新零售业态、打造新服务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媒体开始加快组织数据资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通用技术基础,以通用技术基础的发展对生产系统的改造为内容,以基于生产系统重构的个性化生产与消费一体化发展为特征的智能革命,是一场嵌入在广告产业生产要素中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刻的经济范式的颠覆性变革,将重新定义广告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变革之下也蕴藏着巨大的产业经济效应,已陷入高成本、低收益的传统广告产业,必须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化的艰难转型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需求与限制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广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分析了传者需求与受众需求,技术限制、政治限制、经济限制、竞争限制等因素对我国广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7)
广告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门类,广告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而制度、资本、市场、技术和受众是广告产业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发展广告学的框架对影响广告产业发展要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广告产业分析框架、受众与广告产业发展的关系、广告产业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指出我国广告产业将沿着业态、时间和空间维度,呈现出融合、集聚、产业转移的趋势,并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黄杰 《新闻知识》2015,(4):58-60
本文对程序化购买广告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业链以及RTB和Non-RTB分析,探讨程序购买广告运作模式。在研究程序化购买广告的数据化、精准化和人性化的传播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程序化购买广告的传播策略,分别是:以受众为中心,迎合需求和引导需求;广告内容以创意和技术作为双驱动;广告投放需考虑内容营销和多屏互动。  相似文献   

9.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出机器化生产、程序化投放、自动化匹配的智能广告产业。伴随广告产业不断升级的是高校广告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方面的滞后与脱节。从产业创新与产业需求的结果导向出发,高校广告教育应以智能技术为核心,重组知识体系、串联学习能力、精细培养目标。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典型代表,广告教育必须始终与广告实践相结合,才能持续为产业创新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程序化购买对网路广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程序化购买广告的定义、特征的叙述,对程序化购买广告模式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程序化购买广告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对其发展做出客观的预判.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开始步入数字社会,数字技术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行业更是如此。技术要素嵌入到广告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成为广告重新构造、高效运作的核心驱动力和主体性因素。但由于技术所固有的两面性,在推动广告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算法歧视、隐私侵犯、过度消费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数字社会对广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告向善成为广告行业向着更加美好的行业愿景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广告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平  赵高辉 《声屏世界》2016,(12):13-16
本文基于中国视频自媒体的爆发性增长,分析了其类型特点和发展的内部动因,并认为目前国内视频自媒体主要有三种盈利方式,即广告收入盈利、线上粉丝经济和线下多种经营.而未来随着资本市场与自媒体自身品牌形象的构建,运营模式可能演化为:原生广告植入及电商模式,程序化广告交易模式和融资及再投资模式,其将与整个视频产业一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AR技术是实体与虚拟相结合,实现定向增强的技术.嵌入AR技术的儿童图书产品设计打破传统图书形态,模拟三维动态视景,定向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系统,用互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重塑儿童图书的媒介形态和知识传播格局,有效地推动了出版业向智能化、技术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子怡 《东南传播》2022,(1):137-139
在技术浪潮驱动的大变革时代,作为传媒经济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广告产业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型和进化,在技术、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计算广告新业态也随之出现.通过对计算广告兴起与演化的逻辑规律、新媒介技术演化下的广告业态、计算广告对广告产业产生的正向作用以及计算广告背后的隐性风险样态四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反思,尝试为未来...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域,本文对广电新媒体发展路径展开分析,认为其媒介形态的演进遵循了技术发展的逻辑规律,实现了对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功能满足;其发展前景表现出对既有政治因素、政策行为的建构主张,并试图在对行业格局与行政级别的多重突破、意识形态性与商业性制度性悖论的双向破题中,谋求市场主体与国家意志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6.
林翔  张慧玲  谭辉煌 《传媒》2021,(2):78-80
智能广告的发展引出了广告创意程序化的概念.本文引入拉波夫叙事模型,将广告的社会学属性凸显于智能广告技术逻辑当中,完成广告创意程序化过程中广告叙事结构的重构:编码与解码框架下的协同叙事结构,群体话语相关性下的内生叙事结构,传播语境匹配下的外向叙事结构.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智能环境下广告创意生产范式,关注广告创意程序化过程中的本源问题"创意思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姜帆 《新闻爱好者》2011,(23):47-48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形态发生了变革,导致广告产业形态也相应改变。本文探讨数字传播技术对广告产业形态的影响,主要从广告公司业务形态、广告产业结构状态和广告产业发展业态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程序化购买诞生,随着广告和营销技术领域对于数据驱动营销变革的推动,中国的数字营销行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过去的5年中,数字和程序化营销支出逐年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自动化以及数字驱动广告购买将是进一步市场营销的趋势。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  相似文献   

19.
技术资本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并优化生产关系之后,开始作为户外广告产业发展新驱动因素,重构了户外广告的生产和服务模式,并促进业态的整体转型.2010年以来,是中国户外广告发展的关键变革期,也是以技术资本为驱动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化发展期,整个产业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伴随着传统户外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程序化技术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通信技术峰值已经到来,与传媒科技产业发展周期出现错位的问题。5G依托原生态的边缘计算技术,从技术治理走向产业共识,从技术连接走向价值连接。为了促进传媒产业和通信技术的协同发展,逐步解决水平化的通信技术和传媒的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从5G边缘计算技术能力与传媒通信的市场需求维度提出建议,为5G边缘计算后续技术研究和传媒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