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面对新教材呈现的略有调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读懂学生、研读教材作为源头活水,传数学思想之"道",授解题技巧之"术",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倡的"四基"。  相似文献   

2.
符号的运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及回顾反思,使学生学会运用符号描述和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面临各种数学问题时,是否具有策略意识直接关系到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为例,给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假设策略意识的基本过程,即以问题为载体,为感悟假设埋下伏笔;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感悟假设策略的特点;呈现多样问题情境,丰富假设策略的经验;注重反思比较,实现假设策略的内化。  相似文献   

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于日常教学之中,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使命。在“运用假设法策略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问题设计的典型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让学生在特殊的事例中感悟假设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在问题研究中体会其优越性,从而努力学习好假设策略,接受这一思想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悟和体验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文章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的教学为例,提出“假设”是引子,其根本是“调整”,只有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调整过程,才能助力学生实现思维的进阶。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的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维模型的建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具逻辑性、灵活性,最终实现数学思维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承办的江苏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校祁昌志老师执教了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例2)》一课,给与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是"倍数关系"的假设:小明把96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2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例2是"相差关系"的假设: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课前思考】自从使用新课标教材以来,这节课得到了很多教师的精彩演绎,所形成的"策略"教学似乎已成经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已经成为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价值,掌握儿童的学习心理,遵循策略形成的内在规律,才能让教师运筹帷幄于课堂,才能让课堂真实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解决问题的策略属于认知策略,按照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的观点,认知策略的学习要经过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道该策略是什么、有什么功用、包含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第二个阶段是结合该策略适用的情境,对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进行练习,逐步达到能够熟练  相似文献   

11.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策略。假设就是依据已知条件,通过先设定某一数量或某一情节或某一结果,从假设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推理、计算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策略。一、假设数量有些数学问题条件比较抽象,或看起来"缺少"条件,我  相似文献   

12.
画图的策略是指把现实情境中的条件、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合适的图形表示出来,再利用图形分析、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画图的策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经历比较,体验画图必要性;操作图形,体验几何直观;总结方法,体验图形表征;反思抽象,体验策略本质”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策略形成的关键环节进行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领悟,形成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3.
徐远贵 《广西教育》2013,(45):66-67
苏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l重点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例2重点教学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幸听了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倒推策略一课,他们对教材中例1的不同处理,引起了我的思考。案例A:师:昨天,老师家来了两位客人,我女儿给他们倒了两杯果汁。(出示图片)大家看,公平吗?生:不公平。师:那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发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生长。教学转化策略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策略,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策略的运用,在回顾旧知中体会到使用策略的妙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教学案例的探究,引导学生探讨策略形成的规律,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明霞 《江苏教育》2014,(13):34-35
新课标将模型思想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提了出来,明确指出了模型思想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就"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来说,可以从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四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提升其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以及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将这些要求落实到位,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中关键信息进行多层面表述,训练学生掌握策略中的"工具技能",促使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多维度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策略是在学习者内部萌生的,是对方法的本质认识。它的特征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长于形象思维,不善于抽像思维;教师往往因为对策略问题认识不够,从而把这类问题的教学往往变成教学一种典型应用题。通过建议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特定的场景、有趣的活动、实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受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策略,形成策略。还建议教师选择有对比性的材料,让学生在对比、反思中进一步认识策略,并能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准确、合理地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内容、教材及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3页练习十七第2、3、4题教材及学情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编排专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替换和假设策略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策略教学,以前学习的画图和列表等策略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撑。其他策略单元只教学一种策略,而本单元安排了替换和假设两种策略,其共同点是通过等量替换或假设把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