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这类课文承载着传承革命精神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冲突是学生思想认知上的一种情感表现。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冲突,或者结合课文特点人为设计一些冲突,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要通过还原情境、品析语言、阅读实践等途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对文本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样,能达到提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组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与载体形式,该类型的课文在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比重较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借助阅读、思考与表达来更好地挖掘理解文本的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更好地彰显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最终实现文道统一。文章从文本类型和教学目标两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思路,围绕情感朗读、问题引思、情境促达三方面探讨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提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更好达成该类课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认知差异、教学过程、文本表达,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爱国精神的滋养,从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4.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而且承担着发扬、传承革命精神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从关注学生、关注文本、关注表达等方面展开引导。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学习文章的表达艺术,又能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革命理想的教育,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张颖 《教师》2016,(4):87-88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是小学语文课文的一个类型,对于生活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老师在教学时容易因学生的时空距离感而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以历史眼光观照文本,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品味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育人价值的发挥,要拉近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时代距离和情感距离,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知与认同。为此,需引入"境脉"理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运用的"境脉",主要有知识"境脉"、情境"境脉"、联动"境脉",进而提炼基本的教学流程,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统编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的教育意义深远。教师要克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以情境、问题和表演驱动教学,点燃学生的红色激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与生活实际,内化学生的红色精神;积极开展拓展性教学活动,升华学生的红色情感。这样,让革命文化主题课文伴学生成长,真正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认同、内化和践行。  相似文献   

8.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是落实语文要素和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结合此类文本特点,本文对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进行梳理,并以此为抓手,探索了一条兼顾时代性和人文性,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立足学生本位,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化类课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课文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加之教师难以平衡教学的“语文味”与德育性,导致低年级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应精准定位目标,分解教学要素,结合语文要素与德育价值开展教学实践,依据文本和学情妥善处理“语文味”与德育性这两者的关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统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更适合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在单篇课文的学习中梳理、归纳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在单元中其他课文的学习中迁移运用方法;最后,补充同类题材文本,让学生拓展延读,巩固学习方法。这样,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同步提升,更好地发挥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它们是传承与弘扬我国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项目化学习,引领学生阅读探究,让学生真正经历项目化学习的启动、经过、拓展等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突围,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而且能使学生真正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获得精神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革命人物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比较大,对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等原因,导致此类课文的教学味同嚼蜡。因此,应针对文本特点及学情实际,从时空维度整体建构认知境脉、设计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实施革命人物类单篇课文的整体化教学,提升此类文本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类题材的课文比较特别,那就是革命文化类题材的课文。这一类课文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表达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接受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在继承与弘扬革命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人们对此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对这些误区进行辨析与澄清,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课程中的革命文化教育在凝聚信仰、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应以历史的、辩证的态度面对文本,以教学创新破解重点难点,唤醒学生的感知体验,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品析人物细节、对比阅读、讲述故事、辨析思考等形式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立足学情和文本,通过建立学生与文本的链接点、探寻学生阅读鉴赏的落脚点与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共鸣点,精心挖掘红色经典课文的言语价值与育人因素,把爱国情怀内化于学生心中,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追寻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黄勤 《小学语文教学》2022,(Z1):130-133
<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资料滥用、人物脸谱化、重意轻文等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优化教学路径。一、那时为什么有这样的事,学生不理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跟现在的学生生活实际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不理解那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教学此类课文的重要方法。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两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中,分别提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语文要素训练。实际上,这一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  相似文献   

1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助力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从找寻语言文字、思想价值的融合点出发,探寻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单元教学策略,力求使学生在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培植革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革命文化题材类的文章,这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传承革命文化的有效载体。教学时,教师既要充分解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语文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素养发展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自觉学习、理解、传承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将作业设计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使得作业设计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在革命文化类文本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作业评价一体化”的维度,彰显课程育人的整体性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进行学情考量,探寻革命文化类文本的教学之难;要关注评练交融,明确革命文化类文本的教学之向;要通过作业巩固,开发革命文化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