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巩霜 《新闻前哨》2021,(3):78-79
传播适应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由霍华德·贾尔斯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语言学相关的课题研究中。用“打工人”自嘲,是目前网络上较为热门的表达方式,用传播适应理论来解析“打工人”自嘲语言现象,对理解网络自嘲语言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文  温玲英 《传媒》2022,(19):90-92
在新媒体环境中,以流行语、缩略词、表情包为代表的新兴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日常交际和现实生活,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种媒体奇观。2020年,B站用户发布的“早安,打工人”系列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并成为年度网络热词。文章借助模因理论,系统分析网络语言“打工人”作为模因的出现、传播与变异,并就“打工人”传播现象做出合理反思,用以厘清网络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成杰  林仲轩  罗炜 《新闻大学》2022,(9):73-88+119-120
从被视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打工仔”到流行语中人人争做的“打工人”,话语表征着打工主体,也建构着打工主体的身份认同。基于此,本文提出话语的“认同互构论”,通过深度访谈探究“打工人”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群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研究发现: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使青年群体呈现出矛盾且摇摆的“打工人”心态;成员身份标准的分歧,使认同话语的群体建构极为脆弱,全民“打工人”只是非体力劳动者群体建构的单向度共同体想象;认同话语的社会建构一方面遮蔽了传统劳资关系的对立,另一方面彰显了青年“打工人”和传统“打工者”身份联结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最具特征的是有声语言传播,文字语言传播是其次要或辅助手段。进入网络文化以后,仍然以此特征与报纸、书刊相区别。在这方面,我们的规律性认识还有许多尚未涉及的问题。当有声语言传播过程进入了。信息共享”的范围之后,若就此止步甚至故步自封,恐怕难免进人“快餐文化”的囹圄而不能解脱。说到底,这只告诉了人们“说了什么”,至于“为什么说”,便披悬置起来。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有语境的作用5“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有对象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播符号。正如某位外国哲人所说:“SpeaksoIknowyou.(说话,使我可以认识你)。”在我国,人们也常用“文如其人”比喻文字和语言可以揭示人们的思想。这些都反映出语言具有直接表达思想的特性,它能使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跃然纸上。语言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文化性和心理性。这三大属性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同时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又对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的心理或思维产生反作用。新闻媒介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无法脱离语言这三大属性。主流媒体的报道语言必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流的、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和文化。从语言的基本属性出发,新闻报道语言在社会、文化、心理上应把握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丁国蓉 《新闻界》2006,(6):124-124,56
2006年初,流行于网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案件》短片使得“恶搞”成为一个流行语汇和行为,再加上网络上的诸如“芙蓉姐姐”“、猥琐男”等现象,这一切令众多的“老一辈”迷惑不解。有人捧腹大笑,有人担忧,有人愤怒。其实,这意味着一个“恶搞”时代的到来。如何看待“恶搞”文化,如何在这个“恶搞”时代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是研究者和实践者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一“恶搞”文化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表征:无厘头、戏仿、ACG、网络。①其一,无厘头。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  相似文献   

7.
吴侬软语话苏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为独立的地域性语言,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这句俗话,足以形容苏州方言的悦耳动听。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依软语”,是吴方言的代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柔”、“甜”、“温”、“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舆论相比于以往生成能力更强,具有更多的主体和开放性,不仅意义更为复杂、多元,其表达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网民参与网络舆论事件既有言语层面的,也有行为层面的,数字技术将这种舆论参与的“元传播”实践推向前台。正如“元传播”的第一公理所说,“人不能不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不表达也成为一种表达”,并影响着后续的舆论走向。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元(语言)理论”的角度对数字媒体时代下网民参与舆论表达的“元传播”实践进行阐释,同时分析了网络舆论表意的衍义性和层控性,指出了网络舆论治理应当关注的重点,总体上为理解当前的舆论本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的“丧文化”具有习得性无助理论所阐释的表征,其心理诱因则来自生存环境和生活压力.除了颓废、麻木之外,“丧文化”同时也具有更为复杂的“亚文化光谱”,蕴藏着自我强化、狂欢、戏谑、抗议、消解、反思、自我否定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丧文化也呈现了“反讽”的形态与功能,并把反讽指向了自身,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反讽”,从而成为当代青年阶层网络文化的公约数之一.  相似文献   

10.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逐渐脱离语言中心而转向了形象中心.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带来了“视觉文化”的二次转向,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在人们的眼前.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出现了同质化、低俗化、谣言频生等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将在“视觉文化”的视域下,分析当前我国网络直播及短视频的兴起、乱象及矫治,探究如何使我国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把关人”依然存在, “把关人”变为了“引路人”;网络传播仍需要“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呈多元化;网络传播的“培养”作用依然存在;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却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变体,以其形式新颖、形象简洁、传播迅速、时尚流行之特点而倍受网民喜爱。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网络流行语也毫无例外地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从近10年的情况来看,网络流行语具有丰富的语用意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在谈论5G,但它与人们日常数字生活的连接却笼罩在迷雾之中,以至于5G基站的位置对公众来说都并不清晰,甚至形成了一个分析盲点。本文对5G基站进行“寻址”,通过基础设施的文化倒置,实现“图形-背景”的转换,以此探索当代基础设施实践所体现的文化逻辑。研究发现,5G基站在不同经验尺度(宏观-微观)与经验形式(物质-符号)上呈现出多维交织结构,它们的位置呈现为区域差异与不均匀的地图,在人与媒介交织的场景中凸显和隐藏,同时又叠加在基础设施地形学中,不断地建立网络并隐藏网络。寻址5G基站构成了基础设施的“分析时刻”,实现了从“背景”到“图形”的文化倒置,将5G基站位置背后所隐含的技术过程与文化效果展露开来,也进一步反思人在技术化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网络传播》2007,(5):1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网络上形成了一套专用语言。网民们可烈随心所欲地创造网络文化语言,个性充分得到彰显。” ——网络文化研究学者 李钢 网上离经叛道、怪异另类等文化现象比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更多,网上求同和求异并行发展,个性更加鲜明,差异更加细化,群体更加丰富。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现象,在网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宽容,高雅与低俗同在,传统与另类共生,这就是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文汇报》发表王磊的文章提到:从“打酱油”、“宅男宅女”到“圙”、“槑”,一份“2008年网络流行热词”这几天悄然流传。排名靠前的“热词”折射出市井文化的智慧和生活新变化,却也面临“危害”正统语言纯净度的争议。而相关学者却宽容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另类,认为网络用语的“对垒”成为网民“自我成熟”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赛博文化”与人类的孤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器用”与“道统”的结合,传播手段一定会“内置”为文化要素;网络文化所建立起来的虚拟世界使人类距离“物本”越来越远,因此产生了两种“主体间性”感性孤独将带来感受能力的蜕化,破坏主体的完整存在,影响人的自然质量;网络也会影响人的社会质量,信息崇拜破坏有意义的相对封闭状态,使人类文化失去理性孤独,“速度”将高于“深度”,成为社会智慧主流,包装的文化快餐将更进一步地排挤精致的文化大餐。“文化轴心时代”的学术大师与艺术大师在未来社会很难产生。  相似文献   

17.
孙瑞 《青年记者》2016,(9):53-54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是201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行的流行语.“吓死宝宝了”是2015年开始在网络上流行的流行语.“小伙伴”句和“宝宝”句的共同特点是:都模仿儿童语言进行表达,有特殊的表达效果,可统称为“童化”语言.目前,“童化”语言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流行潜力,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本文以“小伙伴”句和“宝宝”句为例,探讨“童化”语言的表达功能及功能实现机制,同时考察其流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本质上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生存、活动和交流的呈现方式。互联网使每个人都连接进一个“网阵”,每个个人的话语和行动,通过网络的放大,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引起远在天涯但同处网络的无数人的反应;反之,处于网络之中的每个个人,在不经意间也部深刻地受到网络中其他个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热词在诸如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占据流量比重,互联网语境下的语言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取向。以“马保国”“丁真”等人物衍生的网络新词为例,基于信息传播路径中网络新词的媒体表现、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新词话语权力的建构、社交议题赋能下网络新词传播的支点呈现这三个方向对网络新词进行探析,以期促进网络新词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文化从“文化边缘”进入“文化主打”的角色,这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对当代文化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日渐凸显。理性地清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辨析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取向,探寻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意识形态建构方式,是网络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