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作文,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桎梏。这是习作教学的无序造成的。对此,教师要顺序而为,注意横向思考,纵向联系,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2.
3.
写人是统编语文教材习作教学的重点,它以不同的要求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在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主题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如何审题、搭建支架、完善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化指导,以使学生写人的习作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吴沙沙 《教师博览》2022,(33):28-30
写人类习作是小学阶段习作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写作类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该类习作编排时,突破既有模式,写作对象贴近生活,提供写作方法指导,对学生能力要求梯度提升,以期稳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人类习作教学应从教材编排特点出发,直面当前习作教学的困境,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习作教学中评改形式单一,修改动力不足等现状,统编教材对于作后评改提出了明晰的方法和建议。把握评改特点,促进思维进阶,引领儿童与自己的作品或他人作品在评改中再次相遇,在儿童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延伸搭桥,必将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思维进阶提供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语文习作教学的编排具有整体性和体系性。为让学生从二年级的写话平稳过渡到三年级的习作,教师从梳理、整合统编教材资源入手,在充分关注学情基础的前提下,将不同的习作话题任务分解、转化、激活,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支架,达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稳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小学阶段必学习的一门功课,小学教师一直都十分重视习作教学。小学的习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教学价值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教学设计内容和教学要求相统一。文章结合作文教学的写、评、改相关流程,探讨了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黄清兰 《学苑教育》2022,(9):62-63+66
新统编语文教材具有显著的单元编排思想,习作教学也成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围绕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来设置,这就要求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文章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为例,对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习作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提出围绕单元主题明确习作训练要素、回归单元阅读学习习作方法、迁移习作策略到习作实践和在习作评价中强化单元习作策略的四个方法,以达到单元整体关照,实现单元要素的落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语文习作教材,对各年级习作的“导、写、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给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明确的“落脚点”或“触发点”。针对习作教学中评改形式单一、修改动力不足等现状,统编版教材对作后评改提出了明晰的方法和建议。把握评改特点,促进思维进阶,引领儿童与自己的作品或他人作品在评价中再次相遇,在儿童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延伸搭桥,必将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思维的深度进阶提供广阔的舞台。本文以四年级习作评改为例,对做好思维进阶的保障、提供思维进阶策略做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步入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段的写话过渡到中年段习作,普遍反映无话题可说、无材料可写。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结合习作能力的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力;启发他们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事物,激发思考力;挖掘学生的想象因素,提升想象力,从而激活学生习作思维,打开他们的习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郑铱林 《辽宁教育》2023,(13):50-53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习作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习作活动中感受习作的快乐,树立习作的信心。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课“国宝大熊猫”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多个渐进式的学习活动,推进整合信息类习作的教学实施,促进学生习作思维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郑雪琴 《中国教师》2012,(21):65-68
<正>一、缘起笔者根据3—6年级的学生习作调查发现,学生写人习作中泛化、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概括而言,容易出现四类"变形人":小人:此类小人,不是指道德品质存在缺陷的人,而是指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没有抓住人物凸现性格,反而是东拉西扯、笔走偏锋,写着写着就只见事情不见人,事情记叙完了,人物也走丢了。美人:此种美人,不是指美丽动人的人物形象,而是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习作单元"。以六上习作单元为例,探析"习作单元"的整体教学策略。具体表现为:内容编排,突显单元教学特点;目标落实,突显阶梯化层递特点;过程推进,突显整合化版块特点;过程全息,重演整个教学过程;评价实施,突显核心化要素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郭伟 《文科爱好者》2023,(5):128-130
读写结合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小学语文教师对某单元中的课文、习作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写作知识和手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此助推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文章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展开,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六个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习作成果,学生的叙事能力在这次习作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习作单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新增的特殊功能单元,教学时一定要发挥其教给学生习作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功能。我们要用心研读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发现写法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并通过及时的练习加以巩固。在"初试身手"栏目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笔尝试表达,为完成本单元的习作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习作例文不能当作课文来教,要用好例文,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从而提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话教学不可忽视,关系着学生习作素养直至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依照《新课标》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要求,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及写话现状,从课内教材到课外阅读,从课堂指导到家长引领,从评价激励到全科训练,全方位指导学生写话,打好习作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童木秀 《教师》2023,(3):18-20
习作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融合和落实语文要素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写作技能的必要前提。文章采用教学案例分析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多彩的活动”为例,从立足教材、基于学情、聚焦大单元和实践探究等层面,引领学生关注要素、解读要素、融合要素和落实要素,将语文要素真正融于习作教学之中,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写作手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习作素材和灵感,进而改变“难下笔”的习作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