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诱发各种制约发展的因素。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道德经》博大精深,源运流长,作为前人留下的一座思想智能库,较早就从天人关系、修身、治国、道德、伦理等方面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人类面临日益深重的现代文明的危机之际,汲取和弘扬《道德经》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西方哲学家、科学家推崇《道德经》的现象给出一种解释:《道德经》通过哲学思辨,对宇宙的把握有了高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与现代科学的主张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尤其是:(1)"道"的概念与能量的概念,高度吻合。(2)"道"和万物的关系与能量和万物的关系,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道法自然”句,一直以来都解读为“道”效法“自然”,然而我们通过对“道”的内涵探讨,从人与道、道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发现,“道法自然”难以自圆其说,非老子原意。老子想表达的是“王或人效法自然”,人作为自然界的行为主体,应该顺随自然而为。  相似文献   

4.
吴媛 《文教资料》2011,(13):4-6
《论语》中多处记载了孔子关于诚信方面的话语,说明孔子非常重视诚信这一道德品质。诚信是人之根本,是人之为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人类由于相互需要而进行交往活动,而诚信是人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点,只有诚实守信才可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诚信能够维持社会存在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统治者若要很好地治理国家,稳定社会,必须先"取信于民"。本文从立身之道、交往之道和治世之道三方面来说明诚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符蓉  关昕 《现代语文》2014,(4):153-154
典籍翻译表现出明显的伦理特征。"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有着丰富深刻的哲学内涵。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研究《道德经》中"道"的翻译,发现译者的伦理取向对其翻译行为有重要影响。翻译伦理研究对提高典籍翻译质量和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社会理想不能定性为保守和反动.他的社会理想分为“小国寡民”与“至治之极”两个阶段.“小国寡民”是指诸侯国无限地分小,实质是取消诸侯国,这在秦汉时就已实现.在“至治之极”阶段,人们严格地按规律办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极度发达,道德极其高尚.老子所谓的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不是反对文化,而是指暴力国家的消亡.老子所谓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指人情冷漠,而是指舍弃浮华的“礼”,代之以厚实的“道”,老子倡导的是只奉献,不索取的崇高品德.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第八十章新释——重评老子的社会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社会理想不能定性为保守和反动。老子的社会理想分为“小国寡民”与“至治之极”两个阶段。“小国寡民”是指诸侯国无限地分小,实质是取消诸侯国,这在秦汉时就已实现。在“至治之极”阶段,人们严格地按规律办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极度发达,道德极其高尚。老子所谓的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不是反对文化,而是指暴力国家的消亡。老子所谓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指人情冷漠,而是指舍弃浮华的“礼”,代之以厚实的“道”,老子倡导的是只奉献,不索取的崇高品德。  相似文献   

8.
自从《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以来,一直为很多人所误解,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经常认为老子所提出的是一种复古倒退的社会理想。但是,纵观《老子》这本书,其主要内容是"道",而小国寡民也是在老子讲"道"时所构建的社会蓝图。无论从天地之大道、规律之道还是生活准则之道来看,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并没有将人们带回远古时代,它只是老子为统治者所设计的政治蓝图。在今天,虽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空想,但依然有其积极意义在内。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中蕴藏着深厚的自然主义德育教育思想,其"无为自化""行不言之教"等德育思想揭示出德育之道的精髓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发人的潜能、彰显人的个性。《道德经》以"道"作为遵循客观规律的最高范畴,提出"道"是"德"的内在属性,要求人们"惟道是从""行于大道",揭示出德育教育应在"道"的引导下施行"德"的准则的本质属性。这些思想对当代德育教育中以教育名义对学生强制说教、以人为标准规范学生品德养成、压制学生自然天性、违背德育本质及规律的异化教育现象的矫正,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经》美学是在以“道”为美这一思想核心之上建构起来的一个美学体系。本体层次上的道在经验现象界则表现为“无”,即无言之美,无声之美,无色之美。以主体空诸一切的“无”去认识对象道的“无”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妙”,因而,老子的这一美学体系包含了道为美、无为美、妙为美这三重内涵。老子美学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并开辟了人本主义美学的先河,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以德为基础,在论德中阐述修道之义;德为道之基础,欲修道则应先修德。《道德经》从多方面阐述宇宙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从论物中与本我产生连接,将自然之中的奥秘融入现实的人、民生、社会与国家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发生重大变革。新旧更替,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充盈人们生活,为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选择。看似丰富的表象背后,是人们不断地将注意力投放在自身享乐上,注重于短期的情感收益,忽视精神世界的自我消耗与人生抉择的空虚、迷茫。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读《道德经》,在挖掘圣人之智中重塑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第二章中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该书的灵魂,以后各章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在阅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句时,许多文本均断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均将“处”、“行”二字当做动词,这样理解不能算错,但断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将“处”、“行”二字视为名词,强调了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言之教,更为妥当,更能体现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德经>中的认识论思想,分别表现为"为学"和"为道"两个方面的内容.虽然"为学"和"为道"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活动,它们各有一套自己的范畴体系,但是,在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共同构成老子<道德经>中的认识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经》的三个最早英译本中,湛约翰、巴富尔和理雅各通过语法注释、语义注释、引言注释和篇末按语等注释方式辅助翻译。这些注释一方面帮助读者疏通文意,给予读者适当的文化解读,以使《道德经》英译本更好地融入目的语文化,从而为《道德经》在西方的传播和西方的汉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三位身份相殊的翻译家不同的翻译目的;同时,这些注释方式在现代汉学西渐与翻译实践中也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体悟常道、金丹正途、应世之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黄裳所著《道德经讲义》的诠释思想。通过气的概念和玄关一窍理论,将老子之常道落实到修炼丹道,言丹道又不离治世之道,这就是黄裳诠释《老子》的内在理路。这一诠释理路,既体现了道教老学解《老》的一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近代道教学者在诠释《老子》过程中所作的新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似乎已经忘了自己的本真,变得一味去追逐、去索取,物质几乎占据了人们所有的感观、心理空间,而心灵生存空间却在极度萎缩。在人们向前狂奔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停下脚步进行思考,为现代社会处于精神空虚的人们寻找一个精神出口。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圣经》中的"上帝"作为东西方文化、心理的终极追求,充分体现出东西方对于人生价值的诠释、定位。通过比较《道德经》中的"道"与《圣经》中的"上帝",来对比中西方精神的实质内涵,以期找到人们心灵的依托和归属,为当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寻找一个歇脚站。  相似文献   

18.
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思想,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一韵之转即是李子。老的甲骨文就是一位拄杖老人,其责任是传承生命和文明。道是世界观、宇宙观,德是人生观。道、德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体系。中国传统思维特点就在于"玄",是一种重全局、重变化的全息思维。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是一个基于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既是生命哲学,也是行为哲学。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蕴涵丰富的学术伦理思想,对学术规范、学风建设等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对学术共同体而言,少私寡欲是应该树立的学术目的,自然无为是应该坚持的学术方法,相互尊重是应该遵循的学术平等,诚信奉献是应该倡导的学术责任,去除杂念是应该具备的学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