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新闻——因人而生动”,而图片新闻因为有不同的人物特征、丰富的表情、生动而感人的瞬间,会更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新闻摄影要体现“以人为本”,即注重拍好新闻图片中的人——这一新闻主体。  相似文献   

2.
翻开报纸,人们的视线往往很自然地会落到照片上,因为新闻图片不受语言、职业、学识、年龄以及民族和国度的限制,是靠形象语言说话的,雅俗共赏,很受读者的喜爱和青睐。但是,现在报纸上出现的一些新闻图片,却画面平淡、人物呆板、形象虚假造作、故作姿态,有的就是一个场景,加上一大段文字说明,难以冲击读者的视觉,读者不屑一顾,更谈不上感染力了。这种情况,新闻图片何以在报刊中唱主角,怎能发挥两翼齐飞的功能作用呢?改变这一状况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是以图片自身的形象说话为原则,强化新闻照片形象动感的表现力,让瞬间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从概念上划分属于新闻学范畴,与艺术似乎还有一段距离;然而在理论研讨中,我们看到一些谈论新闻摄影特性或评介新闻照片的文章,常常又会遇到“艺术性”、“艺术价值”、“艺术表现力”等术语。读者看到一幅新闻照片,犹如亲临现场,目睹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直接从摄影形象中获得信息,那些优美生动的新闻图片还能激发读者的情感波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生命在真实再现,摄影的魅力在视觉震撼.新闻摄影等于事实加刺激眼球的画面?我们说“是”,只要这个真实不血腥、无暴力、无损公序良俗,对当事人和受众无伤害.反之,我们说不!尺度如何把握?就是融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统御新闻真实和表现手法.“一图胜千言”高质量的新闻图片,对报纸起着活跃版面、吸引读者、证实新闻的作用,有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当前传播媒介形象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报纸刊登形象生动的新闻图片,把“情感诉求”和“可视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新闻摄影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同其它新闻一样,要写出它的动态感,同样要求我们首先从事物过程的动态变化中准确地提炼出参与新闻表述的动态因素,然后用运动式的表达技巧来表现事物的变化和实质,使写出的新闻活而不滞,充满动感。一、抓住现场,用生动形象的写实手法,活生生地再现新闻发生的氛围和场景,通过动态的外在表现,深刻地反映内涵。这种写作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寓意深刻的现场情景,感人的场面或精彩的人物对话,以绘声绘色的动态描写:“引人入境”。这种动态描写,可以将经济事件对人对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得更加鲜明,让读者看到一个经济活动的活现场,以感染读者,增强读者的接受效果。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这批箱子该不该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了的语言俄罗斯作家杜勃罗留波夫曾说过:“我们的感情是被生动的形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这位作家谈的是文艺创作,但是对我们新闻人物的写作,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记者笔下的人物应当是“活的”,“生动的形象”。一篇人物报道,只有记者笼统的叙述、介绍,或者只有“我说”、“你说”、“他说”之类,这样的写法,人物是活不起来的。文稿里根本没有形象,“生动的形象”更是无从谈起了。而采用了体态语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笔下的人物手托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很多报纸注意运用新闻图片,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许多省报以及一些地市、企业小报都开辟了《图片新闻》专栏。报道形象、生动,使版面增辉,为读者乐见。《图片新闻》既然标明为新闻,就应该讲究新闻性。可是,一些图片新闻却昨日黄花居多,时间性差,内容陈旧,说明动辄“几年来”、“近年来”,有的干脆模糊了时间概念,使读者不知道报道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简单  相似文献   

8.
著名记者穆青曾经说过:“要在读者心目中立起一个形象,报道也必须是形象的。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达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但是,我们目前的一些经济类报道在“形象”上却不尽如人意。一些重大主题经济报道仍旧没有摆脱沿袭已久的呆板模式,有的作品与工作总结无异,有的简直就是一堆干巴的数字和概念,令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卒读。生动鲜活、富有说服力、影响力的作品十分鲜见。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报道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赵录贤 《新闻知识》2003,(12):50-51
提起拍摄领导活动,记者和读者的脑海里大多出现的是领导“铲土奠基”、“亲切握手”、“颁发奖牌”、“在田间地头车间班组指指点点”、陪同的各级领导则“排排站”……呆板老套,领导不满意读者不爱看。 贯彻中央精神、改进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用图片报道好领导同志的政务活动,让新闻图片这一直观的形式,为树立党委政府和领导同志的形象,密切党群关系,已成为媒体改进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温斌 《今传媒》2016,(10):112-113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拥有职业的敏感性、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和娴熟的摄影技能,这是新闻摄影记者必备的能力。凭借职业的敏感、灵敏的新闻嗅觉,能及时发现新闻,正确分辨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抓住新闻点;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能使摄影作品新颖、独到、有思想、有深度、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从视知觉层面产生强烈地期待感和阅读探究的欲望,还能触发读者对新闻图片形有尽而意无穷的丰富联想;娴熟的摄影技巧,使其能迅速发现并凝固住新闻事实生动典型的瞬间。用简洁表现复杂,以形象揭示内涵,凭形象说话,运用艺术手法使新闻图片主体形象生动、鲜明、突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达到“以图揽胜”、“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引起读者发自内心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靳军 《记者摇篮》2005,(8):51-51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传媒手段之一.以其所具有的可视形象传播信息而受到受众的青睐。新闻图片有着“新闻”和“形象”的双重属性。要让一幅(组)新闻图片使读者从中获取一种信息.同时又得到某种程度的审美享受,需要研究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活,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新闻人物是写人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向“写活”这个最高境界奋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在脑子中树立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来。这样才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如何把新闻人物写“活”?一、典型细节法所谓典型细节法,就是选择典型细节来写活人物的方法。细节是新闻人物的血肉,新闻人物的特色和新鲜感,除了作者的描述外,还必须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现。1988年9月27日,自贡日报刊登了一篇新闻,题目是:《在高敏家里》(获四川省优秀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县报优秀新闻特等奖),文中多处运…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闻容易写得呆板枯燥,这可谓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是,《湘江水清江豚乐》却写得生动形象,別开生面。“奥妙”何在?从读者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好就好在站在读者的角度写科技新闻。首先它从读者最感兴趣的事实入手:在“铜官渡口的湘江水域中人们突然发现10余条江豚逆流而上。有趣的是,这些江豚还不时地一对对跃出江面,抖动着黑褐色的躯体,给两岸等待过渡的行人作‘杂技表演’。”作者抓住新近发生的“江豚戏水”一事作导语,以真实生动的描写引人入胜,仿佛给读者再现了一幕动物表演,然后再把要告诉读者的事情娓娓道来,吸引读者一口气把消息看完。作者还善于从读者最为关心的“饮水”问题用笔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从各级领导到平民百姓,包括编辑、记者,都喊新闻要“短”。可是,喊是喊,做还做。广播里,报纸上,“长”风始终剎不住,“短”风就是形不成。或者,“短”一阵子,又“长”了起来。中国记协倡导写现场短新闻,在我国新闻界吹起了一股清新可喜之风。相比之下,那些洋洋洒洒的长篇新闻稿越来越不受欢迎,袭用已久的新闻写作技法也越来越显得呆板、枯燥、模式化。在这种情况下,“散文式新闻”、“立体化新闻”,“目击新闻”等等,顺应改革大潮和受众的普遍要求脱颖而出。现场短新闻出现之后,很多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就现场短新闻的界況、特点、采写、写作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尽管各执一说,莫衷一是,但为我们深入探讨现场短新闻问题拓宽了思路,提供了启示。其实,新闻要短、要活,要生动形象,并非最新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平面印刷媒体和新闻通讯社对图片新闻和视觉新闻越来越重视。其实,在中国新闻界最早提倡写“视觉新闻”的是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先生。他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写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穆青的人物通讯中有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这些文字很好地运用了视觉的因素,读来栩栩如生,就像是一组组的电视镜头,因此,我们不妨称…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翻阅报纸时,图片新闻往往首先映人眼帘,那些视觉冲击力极强,蕴藏深刻内涵的图片新闻,确能抓住读者。新闻摄影是用直观形象来报道新闻的,这个“直观形象”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心灵的冲击,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图片新闻的细节表现。 在图片拍摄过程中,如何运用细节表现内涵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新闻界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党报社会新闻反映的是活人活事活道理,它以生动形象、有情有节的故事而为读者广泛喜爱。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都市类报纸社会新闻不同的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更注重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和舆论的导向作用.“是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新闻”。这也许就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报刊上的新闻稿件,为什么有的生动、吸引人,读者很爱看;而有的写得平平淡淡、不吸引人,甚至单调、呆板、枯燥,读来真让人头疼?吸引读者的精品、好稿,为什么可读性强?因为文章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有声有色,而且通俗、有趣;写得活泼,有现场感,让读者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文风好,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给人以知识。  相似文献   

19.
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具有简洁、形象、生动、可信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訚洪 《新闻窗》2009,(3):51-52
当前,平面媒体都在纷纷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运行模式,以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与竞争,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强,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当读者打开报纸,往往被一版那鲜活灵动、赏心悦目、充满“动”感的大幅新闻图片所吸引,这些动态新闻图片因其真实、简洁、形象、生动、冲击力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对于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理应做到无论遇到各类采访题材,都能及时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