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数学体验,养成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探究式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已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精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本文拟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出发,探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使学生在未知的事物面前能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讨论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体系,并结合教学实例讨论了探究式教学的五种策略,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上,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目标,把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寓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探索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应当努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及自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创造与发展的过程,充分开发出他们自身的创新意识.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服务于学,并非是学服从于教.所以,当前针对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探究式学习上,将探究学习开发为教的根本出发点.在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同时在各个学科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当前国内的基础教育中,非常重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容选择、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方法,以求从深层次掌握和使用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牵庆有 《考试周刊》2013,(44):53-53
<正>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我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征1.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所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的特征上,并能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与符号表示出来,方便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这个过程正是数学抽象的过程。在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教学价值日显重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注重问题解决,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的思考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具体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经历分析、思考、表达、交流、批判、反思等活动,从而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推动数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努力探索研究的.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探究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使学生在未知的事物面前能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讨论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体系,并结合教学实例讨论了探究式教学的五种策略,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上,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目标,把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寓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探索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通过探究式教学得到一个有心圆锥曲线某个结论时,通过类比推理,引导学生得出其他几个有心圆锥曲线也有相关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晏有华 《成才之路》2020,(9):108-109
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核心素养理念下,数学教师应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知识技能、自身情感以及学习态度等,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在剖析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综合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的有益探索。改革的宗旨是力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式,但在如何处理数学推理证明、学生学业负担、教师业务培训、民族教学传统等方面仍有争议。高中数学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加强课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刘天玉 《成才之路》2021,(15):84-85
对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要重视独立探索,倡导合作交流,贴近现实生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玉翠 《成才之路》2020,(9):110-111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认知感悟、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合作探究、编创数学游戏、组织实践活动等方面,探析打造体验式学习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逐渐意识到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在学习以及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进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其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自愿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同时,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学习中的数学问题,进而获得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大忠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128-130,144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组合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数学模型教学来教授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组合数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从而产生好奇心,形成探究愿望。从一道简单的计数模型出发,研究了组合数学的模型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叶芗 《天津教育》2021,(9):187-188
问题驱动指在教学中紧扣数学学习中具有关键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系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探究、感悟和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借助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我们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孝梅 《科教导刊》2021,(1):105-106
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逃避的情况,提出6+1高等数学教学法.6+1高等数学教学法改变了传统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且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相吻合.通过"导""议""展""评""理""研""思"七环节,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新一轮教学改革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在6个方面予以重视:一是注重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二是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三是注笪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探索精神;五是注笪相关数学史的引入;六是注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以美丽的苗族、侗族建筑为数学教学情境,把苗族、侗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来进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苗族、侗族的建筑物让学生从苗侗建筑图中寻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何图形,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类.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丰富联系,并感受到苗侗人民的智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