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教师必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知”“信”“行”三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有效实现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教育目标,进而培养有信仰、有理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及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能强化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及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并外化为国家认同行为的重要阵地.反思当下学校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微观具体价值取向的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构建基于积极体验与真实体验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社会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工匠文化认同,对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劳动能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和工匠文化都以现实劳动为依托,二者在价值取向、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职业院校在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工匠精神”培育切实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劳动教育中强化工匠文化认同的培育路径,增强学生对工匠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代洁  邓礼 《人民教育》2024,(1):73-75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度直接关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落实。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找准统编教材这个重要抓手,遵循“个体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从建构国家认同知识网络、扩充国家认同教育资源、探索国家认同教育教学高起点与低落点等方面开展了长达7年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1本2场3层3步”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大学生专业情境状况调查问卷》和《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对254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大二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最低;高考自主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专业认同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具体情境构成要素中的专业价值、学习环境和培养目标能正向预测专业认同感。受上述结论的启发,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善于创设专业情境,提升专业吸引力;加强专业价值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功能;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质量;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方略。而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对其价值观的认同感,成为教育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目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教师能开拓思维,进行教学改革。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动态,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湖北师范学院155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师范生进行访谈,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介于“一般”和“比较高”之间;(2)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专业选择情况、是否教师家庭等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提出了以下策略:(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2)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3)在平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6,(6):106-111
以黄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性别、年级、家庭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维度出发,开展实地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受多重因素影响,对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存在不合理现象。由此,需要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以广东四所高校716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被试,结合测量法、访谈法考察学生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较低;不同高考志愿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有不同影响;随年级升高,学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不断下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存在不少问题。应优化专业教育内容与形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  相似文献   

11.
赵静 《现代语文》2013,(7):36-37
当前我国母语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国外却很重视母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对我国母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等课堂活动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亲近母语、热爱母语,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依据现代心理学的“自我认同”理论,在社会环境和个体反思上,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存在自我认同危机,要优化社会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社会地位,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培育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隐性教育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适当融入“品格教育”。如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教学点开展隐性教育,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礼”“礼治”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而且可将其延伸至整个语文课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卓有成效。它主要通过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中以英语为中立语言及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许多经验富有教益,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若能重视并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尊重、热爱和关怀学生,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殖民时期,西方文化传播下的港人存在身份迷惘;后殖民时代,中西文化冲突下的港人深陷矛盾之中;新时期,中西文化融合下的港人需要树立国家认同感.2010年,特区政府正式计划于两年后在中小学设置“德育与国民教育科”,旨在促进香港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提高身份认同感,增进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识.然而,由于中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教育传统的差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问题.其出路在于:了解冲突根源,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关注学生诉求,避免“政治手腕”,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国外国民教育的相关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理解和把握问题的特殊方式,合法性叙事指征着一种必不可少的价值立场,它以“追问”的方式寻求对于某种价值存在的积极有效的辩护力量。合法性概念所蕴含的“反思式”叙事以及对“认同感”和“尊严性”的价值诉求,从“检讨”和“建构”两重维度提供了一个现代性语境下分析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有效诠释视域。在合法性叙事的分析框架内,面向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质疑,构成现代文化深刻的主体转向的一部分;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危机揭示出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权威被扭曲和被贬损的状况;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重建要求某种忠实于自己同时也得到他人承认的尊严的获得。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认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但是国家认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共同体感觉丧失的困境。一方面,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利己主义教育不利于国家认同感的形成。要解决国家认同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培育共同体感觉,通过启蒙心智、扩展心智最终实现健全心智,实现对国家的认同。本文从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基础、价值困境、实现路径等方面阐述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现状,概述了共同体感觉对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研究了关于人的教育的三个层次,随后从启蒙心智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健全心智的途径,最后从国家认同教育的培养途径方面总结出要加强共同体感觉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俞小丽 《文教资料》2021,(3):129-130
朋辈教育满足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需要,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策论,是增强思政教育创新性和政治认同实效性的必经之路。朋辈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推动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通过实践完善思政教育方法,将培养政治认同感落实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调整和优化朋辈教育制度;通过选拔和培训,增强教育人员的先进性与专业性。  相似文献   

20.
认同一般是对"归属感"和"身份"的双重鉴定,专升本学生作为本科院校的特殊群体,在对其就读学校与自身定位两方面的认同感普遍较低。本文结合专升本学生的群体性质,从"学校文化"、"学科专业"及"自身定位"三个方面进行认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专升本学生认同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开展方式,更好地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