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曹慧芹 《考试周刊》2012,(68):36-36
要想让学生重拾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2007年秋季开始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掀开了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一、"会做人、能做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和能力,而在所有的习惯和能力中,"会做人,能做事"是最需要培养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4.
周俊峰 《甘肃教育》2009,(18):10-11
学校若想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全国现已有1200多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也占到了全国高校学生人数的近乎一半。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而开展“名师讲堂”活动,正顺应了这一要求。它不但为广大高职师生提供了.发展的舞台,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而且还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动力,不失为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要给学生充分的阅渎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充分的说话时间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认识归认识,行动归行动,不知不觉中教师又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这个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那么该怎样尽可能多地还时间于学生,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呢?笔者根据近几年对语文课的随堂听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还须实行“五个优化”。  相似文献   

7.
师资老化、力量薄弱,教育观念封闭、思想僵化,文化积淀相对贫乏,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生源困难重重……2007年8月,当特级教师康永邦接手电子科大附小这所合并才一年多的“烫手山芋”时,学校的起步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8.
胡明利 《异步教学研究》2009,(3):120-120,F0003,F0004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  相似文献   

9.
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不仅培育了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及其他科技人才,在教育教学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船政模式,其办学体制及措施与经验对当今的职业院校发展仍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学习积极性差,  相似文献   

11.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学习积极性差,教师经常埋怨学生“太笨”,学生反感教师“太酷”,师生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学科,它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一门“工具课”。既然是工具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活动应压缩到最低限度。尽管我们大多数教师也都想改变这种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的教学方式,可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放心,唯恐有一点讲不到,学生就会不明白。结果,教学陷入困境。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摆脱困境,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大胆改革,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富有创造性,才能让教学常教常新,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练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4.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校企双重培育"工匠精神",注重文化育人,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利用好、建设好“道德讲堂”,让其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基于此,对高校建设“道德讲堂”的意义和原则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有效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生存密切相关,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更离不开高职教育。本文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梳理了工匠精神与当前职业教育的关系,提出高职院校应从专业文化的培养、榜样文化的引领、校园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的实践等方面,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已在我校经过了四年的使用。我认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与原用统编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它更适合学生自学。我在使用这套地理教材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也正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要适应九年义务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教师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出发,通过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等进行对比,试图从教师培训的途径揭示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