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喜欢幻想.在大人眼中,被称之为发呆。我喜欢畅游在自己的世界中,望着自云发呆,望着电视发呆,甚至望着作业发呆。  相似文献   

2.
发呆的时间     
《新读写》2009,(9):15-15
即使埋头于作业堆中,仍会忽地停下手中的笔傻傻地望着,若有所思。 即使奔波于繁忙的补课中,仍希望能小小地发一下呆。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变性     
《成长》2006,(3):1-1
如果词语有感情的话,那么“小姐”和“同志”这两个词现在一定对自己的处境咬牙切齿,它们一个本来位属“宽富人家的宠儿”,一个曾经明证“兄弟姐妹们的齐心合力”,  相似文献   

4.
笃信自由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新来了一个经历过非常时期的年轻老师,他给我们讲自己学生时代经历的很多新奇的事情,鼓励我们多看书看报看新闻。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几乎被重击了一下,慌乱地走进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房间。初中时,原本在糖厂工作的舅舅下岗了,  相似文献   

5.
汉字新解     
邓毅富 《中学教育》2005,(11):58-58
众:只要有三个人,总有一个是要爬到别人头上。爬上去的是少数,大多数总是垫底的。  相似文献   

6.
多种鲜花     
唐金龙 《师道》2006,(5):42-43
最近,一位激愤的家长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为此,上初二的儿子正跟她闹别扭,觉得妈妈“既LT(老土),又DC(独裁)”。其实,让这位家长生气的,是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聊完了,一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母代”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家里包饺子,他一个不吃,我问他,他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都不抬:‘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这位家长气愤地说,“我瞪眼儿听不懂,他还吃吃地笑,动不动就对我说‘矮扶了油’(I服了YOU)。正经的东西还没学会,…  相似文献   

7.
娱乐至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家长面对自己孩子成天泡在网吧,或在歌舞厅疯狂而不能自拔,或乐此不疲地追星,在心急如焚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口头禅,常常是“你玩得死啊!”就这么一句看似荒唐的骂人话,实际上却蕴涵着真理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书生     
作家池莉曾在一篇《新一代书生》中写到她女儿不知道司马光砸的那个缸是什么,而在这“新一代书生”的笔下,也出现了老师读不懂的东西了。笔者一直教的是一二年级.虽然有时候小家伙们的嘴里也会蹦出“恐龙”、“青蛙”之类的词语,但毕竞是在口头上。我还没有太注意。没想到现在,这些网络论坛用语能跑到作文里面去。一次,到一个高年级办公室拿资料。几个老师正围着一本学生作业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9.
没有终点     
龙勋 《成长》2006,(2):17-18
刚刚忙完校对,就立即赶赴书市前线,周末的计划也随之全面泡汤。这种活动对于本职工作当然是“大有裨益”的,理由可以有一二三……但是对于我所追求的那个“人”的丰富并无意义。稍微有点意思的是在这个人流涌动的场所观看各色人等。  相似文献   

10.
圣城遐想     
终于如愿以偿,但又心存遗憾。接到《教育文汇》笔会的邀请,得知要去圣城曲阜拜孔庙,瞻孔府,游孔林,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可是,当我行走在圣人的故乡,满目的喧嚣、纷繁和错杂,却又让我少有神圣之感。  相似文献   

11.
拒绝贪婪     
郭冬仙 《师道》2006,(1):46-46
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他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欲…  相似文献   

12.
感谢失败     
自考的日子里,曾经多少次梦里雄才大略,醒来却一事无成。失败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字眼常常不约而至。在与失败遭遇的日子里生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无力,曾经在失败的暴风中矗立,也曾经在失败的寒风中狂奔。感叹茫茫天意无法揣测,伤心冥冥定数无力摆脱;  相似文献   

13.
流行是时代的标志和烙印。流行代表着进步,常常也包含着倒退。时代发展趟快,流行来的也就越凶猛,去的也就越迅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就是流行。风不可系,影不可捕,这就是流行。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束灭后波生,这就是流行,流行是最不安分守已的东西,总是肆元忌惮,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诚实难得     
魏宏岭 《成长》2006,(2):1-1
又到了“集中过节”的日子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情人节……顺手在互联网上查一下,居然发现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盛世国度里,现在还有网友节、豆腐节、开渔节、香包节,我居住的城市附近近期还发起了“菜心节”,以一种特产的粗壮菜心为由头进行庆贺。  相似文献   

15.
合格     
有个搞心理学研究的人去美国访问,他以“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为题问一些孩子。孩子们有的说长大了想干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有的说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朋友又启发他们说:“你们长大了想做怎样的人呢?”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更多的人说“做个合格的孩子”。美国孩子所说的“做一个合格的孩子”.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原则。合格似乎是一个“最低”的标准,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巴金走了     
曹保印 《师道》2005,(12):18-18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我想,在写下这句话后。巴金先生一定长吐了一口气。将胸中滞留已久的痛苦、耻辱、愤懑,用他那使惯了的笔,蘸着他生命的汁液,一无保留地写成了珠玑字字,意图通过字的力量。真挚忏悔自己曾因“讲过假话欺骗读”,而欠下读的“还不清的债”。  相似文献   

17.
凸凹 《中学教育》2005,(10):44-44
名漫画家丁聪先生,跨越两个世纪之后,依然思维前卫,佳作迭出,可谓艺术之树常青。有人说,丁聪不竭的创造能力缘于他的天分,他是个千年一出的天才。跟丁聪接触密切的人说,这真是见而不见人的冬烘之论。他年近九旬,还自称“小丁”,待人接物率真坦直,毫无机心——他的创作激情,缘自他始终不肯长大,始终不肯一息消泯的童贞和天趣。  相似文献   

18.
《成长》2005,(11):1-1
听朋友说,他住的某菜市场,几个月来经常见到很多穿着寒酸的青少年,下午三四点后拿着蛇皮袋子,捡菜贩们扔掉的烂菜叶。朋友说这个情况时,是当作好玩有趣来讲的,我却想起了一些其他事情。后来有人把这个当作新闻线索告诉了省电视台,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时,正如朋友说的那样,当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少年从身边走过时,记者拉住了他,那孩子显得有些慌乱,不过还是回答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黑色火焰 《成长》2006,(2):15-16
醒来之后,没有赖着床,今天开始执行昨晚上制定的时间表。起来后还得写一篇读书笔记,关于《电影理论名著选读》,洗头发。  相似文献   

20.
为学须静心     
柯文 《现代教育》2005,(11):1-1
古人说:“为学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意思是说做学问的毛病有万种之多,只要有一个静字就可以医治了。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十分精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