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以及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中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批判的策略,引导翻译研究从语言的层面迈向了广阔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给予翻译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揭示。我国的翻译研究要全面反思中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从而找出一条基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借鉴到西方先进翻译理论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和各种译学理论思想.后殖民翻译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翻译界较热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人们获取关于信息的主要来源。新闻是有不同语言来书写的,不管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都需要译者针对不同语言、不同背景的读者来进行翻译。在近代,一些新闻带有后殖民主义色彩。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新闻反映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带有不同的宣传目的;新闻翻泽则成了追求民族和文化身份,反对霸权主义的战场。本篇论文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新闻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新闻翻译涉及到的翻译主体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转播源语新闻,从其本质和目的而言,是对源语新闻的再传播。作为再传播主体和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后殖民语境下,不仅承担着源语电视新闻受众和再传播者的角色,还担负了解殖民主义、抵抗文化霸权、为弱势文化表达诉求、确立本土文化地位的重要任务,应该发挥其主体性,以再传播为宗旨,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完成新闻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作为后殖民主义在翻译领域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赛义德、斯皮瓦克、尼南贾纳等后殖民主义学者对该翻译理论进行了崭新视角的研究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后的两种文化问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理查?雅克摩德将其定义为译者使译文产生的"权力的失衡";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学者们试图通过揭露翻译在政治角度的这种本质体现,探究权力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翻译研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和各种译学理论思想。后殖民翻译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翻译界较热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韦新建 《红领巾》2005,(4):45-48
翻译研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和各种译学理论思想.后殖民翻译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翻译界较热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燕 《文教资料》2009,(28):55-56
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关系与交流。本文旨在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观察分析译者在归化与译化选择方面的文化与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近些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的概况,深入分析后殖民主义对整个翻译理论体系造成的影响,并试图通过探讨其尚且存在的一些不足来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本文阐述了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对"consider""think"与其中文翻译"认为""考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此说明运用语料库的方法能使"翻译对等"这个在翻译理论中颇具争议的概念明晰化和可操作,并发现扩展意义单位视角下确定翻译对等词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沈从文离开上海赴青岛。在青岛,沈从文内心经历了一次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辩。青岛时期创作的《月下小景》中的诸篇小说,超越了上海时期的《龙朱》等篇,表现出对自然人性中"神性"和"魔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沈从文"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语言注意是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焦点/背景理论是研究语言注意有效的切入点①。从焦点/背景理论的视角,对网语中含谐音词和英汉混合词的语句进行了详细的认知解析,发现网语在句法上的凸显,与传统语言规律相同;而在词法上,网语词汇的焦点/背景凸显更加复杂,即在词典词义的显性的、正向的一次凸显的基础上,往往需要(由词典义向网络义)隐性的、逆向的二次凸显。焦点的凸显具有主观性。当说话人(或作者)的凸显瞬间被听话人(或读者)接收,凸显成功;否则当听话人(或读者)对说话人(或作者)言语中所含的(网络义)不了解时,凸显失败。焦点凸显的正向或逆向、成功与失败往往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西方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斯皮瓦克的作品集多种理论于一体 ,涉及题材广泛 ,语言晦涩难懂 ,因而对中国的译者是严峻的挑战。王丽丽同志在翻译斯氏的《三位妇女的文本与帝国主义的批判》一文时出现了一些误读和误译 ,王文的误译大多是由于译者对斯氏的论点以及她讨论的三部作品缺乏了解所致。另外还须注意斯皮瓦克作品中具有特殊含义的Subaltern一词在汉语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田霞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43-146
作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词,考察了《圣经》中的God与中国的“上帝”和“神”各自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后发现,God在宗教形象和文化内涵上并不等同于中国的上帝或神;在这种跨文化词的翻译中,所谓的“神”已不再具有它原始的文化内蕴,而是演变成了西方的God和中国的“上帝”和“神”的形象复合体。由此可见,这样的跨文化词的解读和翻译应该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论文指出文化词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性和交际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异化翻译的策略,这有利于加强本土意识,凸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在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避免卷入到文化殖民霸权的意识中去,在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和互补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刑事错案在整个司法进程中均可能发生,但审判阶段发生的刑事错案危害最大。通过刑事错案防范机制来避免具体的错案理当是可行的。以案件在法院审理阶段的进程为对象,通过审理前阶段的严格审查受理案件和适时召开庭前会议,审理中阶段的严格贯彻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逐步扩大证人、鉴定人出庭的适用范围以及通过庭审旁听、直播等监督审理,审理后开展案件评查和审务督查、判决书上网和加强审判管理机制等措施,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错案因素进行梳理和探讨,以避免刑事错案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