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学会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进行组合与搭配的方法,知道搭配方法和"乘法"的关联,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获得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钱阳辉 《江苏教育》2012,(Z3):85-86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理解搭配过程中的规律,并能运用搭配规律思考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归纳、抽象、论证能力,逐步学会数学地思维的方式。【教学过程与意图】一、情景引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情景:同学们经常喜欢玩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1.同桌间自由游戏,体会两个人出不同的形状,形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律。2.运用规律的特性,进行正确、合理的推理,体会运用规律的价值。3.初步渗透"符号化"意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规律图"感悟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学习过程,探索发现用小棒摆图形中的规律,进一步体会探索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和运用。2.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唤醒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吟唱感知,体会幽美凄凉的整体氛围。2.推敲斟酌,感受平易精准的遣词功力。3.形象诠释,理解含蓄真诚的古典情怀。【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诗词主体的形象化诠释,体会中国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传统。【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很多同学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个豪放旷达的  相似文献   

7.
不少同学感到英语写作难,句子不好写,容易出错。有时在写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结合一些例子浅谈一下同学们平时写作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借鉴。一、句子主要成分残缺不全【误】Thepriceshouldn’ttoohigh.【正】Thepriceshouldn’tbetoohigh.【误】Pleasetellusyousawandheard.(从句中缺少宾语)【正】Pleasetelluswhatyousawandheard.二、修饰词错位,不合英语习惯【误】Tomverylikesfootball.【正】Tomlikesfootballverymuch.【误】Theboyisenougholdtogotoschool.【正】Theboyisoldenoughtogotoschool.三、搭配不合英语习惯【误】Thepriceofyourcoatismuchmoreexpensivethanthatofmine.【正】Thepriceofyourcoatismuchhigherthanthatofmine.【误】Thespeedofthecarisveryfast.【正...  相似文献   

8.
【课题】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2.通过观察、科学猜想、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过程】一、寻找排列的规律1.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师:我这里有一些乒乓球。我准备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姚华 《考试周刊》2013,(88):85-8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课题】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物体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优化的过程。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  相似文献   

13.
陈玲 《新教师》2019,(11):74-75
【教学目标】1.认读德、扁等生字,书写扁、师等字。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了解斗笠、不料等词语的意思。2.通读课文,领会领袖以身作则、同甘共苦之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佩。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4.初步培养学生懂得抓关键词进行复述故事的能力。【教学重点】感悟革命精神,体会伟人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教学目标】1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抽象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初步应用。2援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3援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会归纳思维。【教学过程】一、趣味谈话,引入课题师:老师说一句话,请你们把它变成两句话,并且意思不变。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校本课程《新思维数学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水杯琴的制作过程,理解水量多少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2.通过将音调高低转化为十进制数字的活动,体会编码的数学化过程,促进数学与生活的融合。3.体会"1"作为标准在编码过程中的重要性,体会数的产生和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水量多少的关系(出示有红、粉、蓝、浅蓝、绿纸片罩住的杯子,杯子里装有水分别从低音到高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仔细观察一组图画,根据情境提示,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大胆想象,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组织语言,表达所思所感,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3.体会图画中蕴含的情感,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具体表达。【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2.体会诗歌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3.体会诗歌严谨的结构。【教学过程】师: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宜早思",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理解基本意思。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认识“用典”,异中求同,把握用典在怀古词中的价值。2.体会“用典”这一艺术手法给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来的启发。【课前准备】1.结合课下注释、查阅资料,搜索、梳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涉及的典故,体会内涵。2.查阅资料,了解苏轼、辛弃疾二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两首词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耀4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以及类似现象的规律。2.经历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个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