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中国古代杂技和舞蹈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舞台或剧场对于他们而言是奢求。当杂技和舞蹈称之为艺术供人欣赏的巅峰之时也还没有舞台的概念,论文目的是要勾勒出杂技与舞蹈演出场地的发展脉络,从而分析中国古代杂技与舞蹈的发展与演出场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中国杂技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有文字记载的夏朝。4000多年以来,杂技是在不断借鉴和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程式和技巧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同时,杂技在体现社会人文精神方面,始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哲学、人文学科的深刻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杂技艺术受到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传统宗教和文化艺术等的影响、制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杂技艺术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可以说一直是从社会学中吸取精神和思想,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借鉴内容和形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杂技艺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杂技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充分表达了人体机能的异化和延伸。杂技的发展与人类劳动技能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备受人们瞩目。本文结合杂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趋势与走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镇庙会是一个杂技庙会,它随着吴桥杂技艺术的发展而形成,它的兴盛又促进了昊桥杂技艺术的繁荣;黄镇庙会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杂技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解珊 《华章》2013,(31)
作为一门多元荟萃、历久弥新的传统艺术,杂技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吸收、借鉴与学习。杂技艺术工作者要正视杂技艺术的这一开放特质,探索实现杂技艺术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不断丰富杂技作品的表现形式、提升杂技作品的审美层次,为推动杂技艺术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的杂技艺术发展迅速,影响到了许多年轻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对于杂技的基本功训练来说,我国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将传统化的杂技模式与现代化的创新形式相融合,创造出新的杂技基本功训练法,传统的杂技是演员做一些较难的动作去吸引观众的眼球,而现代化的杂技艺术不仅仅有着基本功的完美展示,同时还加入了一些道具对正常表演做辅助作用,并在整场表演中加入了艺术化、情感化的元素,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好感染力。本文就杂技的基本功训练进行阐述,从而了解杂技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刚 《华章》2013,(31)
当代杂技艺术体现出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推动杂技艺术事业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可或缺,而创新则是杂技艺术事业发展的灵魂,这些归根结底仍需要专业人才的汇集。同时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为杂技艺术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杂技艺术是一种很神奇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杂技表演者的表演看到力与美的结合,杂技艺术通过技巧来寻求和抓住观众的眼球,并用优美、感人、凝练的技巧展示,把表演者深厚的感情、生动的形象、完美的技巧统一并融合起来,随着杂技艺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杂技人员的培养和发展趋势等相关方面来谈杂技艺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原大地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濮阳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历史悠久的濮阳杂技在不断的协同创新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也走出了一条集教学、创作、表演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对探索中原杂技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史志、考古和文化遗产中寻找佐证,对上党地区古代的音乐歌舞、百戏杂技、说唱艺术、地方戏剧的发展,衍变及历史轨迹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达的时期,杂技艺术也呈现出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局面,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它不仅在《全唐诗》、《全唐文》等诗赋文章中有具体生动的描写,而且唐人传奇以及笔记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杂技名目繁多,内容新颖,形式别致,变化多端,既有中国传统的杂技娱乐项目,也有从周边地区和外国传入的项目,可以用争奇斗艳来形容,其中很多杂技项目一直流传至今。倒立伎,俗称“拿大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倒立。  相似文献   

13.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北京美术实验教材第四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内容是:了解中国杂技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培养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通过记忆、分析、了解人物动态变化,并且表现杂技的场面。  相似文献   

14.
“科学体能训练理论体系”是应对世界杂技艺术发展之要求而提出的。“高、难、险,新、奇、美”已成为世界杂技界追求的目标。现提出这一杂技界十分关注的话题,意在寻求杂技演员在心理上、生理上、形体上如何更科学、合理化训练的钥匙,以求得中国杂技与世界杂技同步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舞美是杂技艺术的重要构成,也是影响杂技节目演出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是杂技发展的最快时机,也是杂技舞美发展的最佳阶段,如何做好杂技舞美工作,充分发挥舞美对杂技艺术本体的完善与烘托作用,是广大杂技舞美艺术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彭睿 《华章》2013,(31)
杂技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当代杂技的创新可以从杂技本体、艺术创作以及道具等方面得到体现。而且杂技创新不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同时还兼具发展的任务,发展也是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相信置身杂技艺术花圃里的每一个园丁,只要大家追踪着时代前进,以杂技理论研究探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去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使理论研究在指导艺术实践中有所作为,杂苑之花定会更加鲜美夺目,芬芳满世!  相似文献   

18.
唐代百戏杂技种类多样,表演技艺高超,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造就唐代杂技百戏艺术繁荣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政治环境的宽松、统治者的倡导、对传统杂技百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外进行杂技百戏艺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了人们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精神需求。人们在观赏艺术表演时,不在只注重其表演形式,而是更加注重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杂技表演亦是如此,因此在进行编排杂技节目时,不仅要不断刷新动作难度,更要不断增加舞台表演的艺术内涵。为此,文中对杂技舞台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说:"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杂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当代杂技创作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主题晚会的兴起,与戏曲、舞蹈的嫁接,都使杂技的文化含量在不断提升。杂技人牢牢把握"技"是杂技的本体、"艺"是杂技的神韵的创作理念,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点,传统文化精神才是中国杂技的生命。当回顾近年来的精品之作时,不难发现,那些作品中闪烁的不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吗?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杂技这个载体体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能够理直气壮地向全世界宣布,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