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运动盛会、文艺晚会、国庆阅兵作为实践案例,从仪式传播的视角探究了媒介事件中音乐的功能、效果和话语的表征实践,以突出音乐的社会意义建构及其在媒介仪式的"巨大话语系统”中所体现的文本特点、现实价值及主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类节目制作的重要使命。《经典咏流传》大型原创诗词文化音乐节目,在媒介话语的进路上通过故事性媒介话语场景建构、意义性媒介话语内容呈现、多元性媒介话语表达策略,开启文化节目制作传统经典与时代流行结合,轻赛制、重互动、强传播的2.0新时代,对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制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嵌入程度上,媒介庆典作为一种意义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因而在表征价值信仰、粘聚社会方面被赋予重要的角色担当。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互动的仪式性模式,媒介庆典亦留存明显的局限性,在话语实践上易于走向仪式陷阱,成为附庸化的形式,仪式化更可能成为价值传播的社会控制形式,对庆典仪式的过度商业开发也会消解其社会公益性。本文重点以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为实践案例,从仪式传播视角探究媒介庆典的话语表达实践及社会认同空间的建构,以突出其作为具有社会建构意义的巨大话语系统应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社会科学形成了"空间转向"的热点话题,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空间实践"的产物,不是单个、孤立存在的。本文将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福柯的"话语、空间、权力"理论为基础,将华莱坞艺术电影置于整个电影生态环境中,从话语实践与空间生产的角度,试图探寻华莱坞艺术电影在话语实践中如何能动地建构"表征的空间",其中有何隐喻?电影本身作为一种"空间的表征"又如何参与到媒介生态的建构中?与福柯所认为的权力有何联系?空间维度为我们理解华莱坞艺术电影提供了一个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学者,其媒介形象建构不仅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人士的生活情貌,同时也折射了媒介本身在文化人物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意图。本文从"教育界"专栏对鲁迅私人生活和鲁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鲁迅作为文化表征的媒介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得出鲁迅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媒介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层意义的结论。专栏对鲁迅的报道在丰富专栏内容,提升专栏文化品位的同时,背后深藏着专栏创造及诠释鲁迅作为文化表征之共享意义的媒介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6.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7.
李鲤 《今传媒》2015,(2):162-164
《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的传播实践呈现出集新闻性、仪式性与参与性为一体的三重庆典传播结构。文章借助媒介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尝试揭示"影响人物"所表征的价值符号,以及媒介对中产阶层身份生产的多重相面。以此为基础,厘清这一话语实践对社会认同空间的建构方式,探寻其价值认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吴斯 《东南传播》2023,(4):104-107
社交媒介中女性话语从抵抗“女德”到制造“男德”的系列话语实践引发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当前社交媒介中女性话语的生产逻辑是以父权话语作为参照,构建一套与之相对的话语体系。其隐含的性别二元论不仅使女性话语不仅无法摆脱潜意识中的父权话语阴影,还使女性陷入主体性缺失的危机。通过对两性间的平等与差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女性话语需要以性别公平原则为指导,建构多元话语体系。而为了实现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女性间需要进行视角互换和“横向政治”建构,还需要男性加入,共同重塑当下仍由父权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交媒介“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9.
媒介话语建构通过系统性符码创造传递给受众,与受众个体原有认知系统发生交互反应,再由受众本身对媒介符码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建构新的意义。媒介与社会事实以及媒介与个人意见和公众舆论的关系既是媒介话语建构的体现,也是媒介话语建构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档案管理话语、国家政策话语、多元学科话语分别是档案治理话语的基础性、指导性、启示性建构要素。不同话语通过话语筛选限定变化可能、明确互文建构表征、话语隐性互文影响内核,从而搭建起话语建构过程。档案治理话语的实践向度嬗变规律为建构自身获取场域准入身份,确定话语定位助力持续发展,建构独特身份谋求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和广泛应用,社会实体及其延伸的不断媒介化,人们的性别观念与实践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生微妙的变迁。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相呼应,多元价值取向的互联网场域也在不断解构并重构相关的女性话语,"反剩女"话语随之应运而生。同时,立足于媒介化社会的现实语境,女性主义及话语及其表征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场域中也面临着被异化和被殖民化的双重可能。本研究将从"剩女"的话语建构路径出发,以互联网场域中的"反剩女"话语为考察对象,揭示媒介化社会语境下女性主义的现实困境和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12.
苏蕾 《当代传播》2013,(1):39-40,67
学界普遍认为媒介无法通过话语生成验明社会真实的“正身”,因此有价值的思考在于媒介应运用何种规则生成话语,建构媒介真实.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危害性、突发性、应急性语境,对媒介话语客观性、全面性、公共性的诉求,均使媒介话语生成规则的思考更有意义.本文认为在以“客观性”为底线的媒介话语选择模式中,媒介危机话语生成应重视三个关键概念,即新闻格局、主题和言语反应.本文针对危机的特征、性质、影响,对新闻格局的完整性,主题的设置与选择,言语反应功能等问题给予探讨,以促使媒介实践更具理性的话语行为,塑造具有公共性的媒介真实,增强媒介社会真实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磊 《出版广角》2019,(4):42-44
媒介已成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新媒体技术发展促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审美经验的现代转换,使传统民间艺术主动回应媒介文化力量的召唤,转型为媒介景观化的民间艺术,演变为文化消费品或审美欣赏的对象。文章重点论述媒介化社会,传统民间艺术现代转向的历史逻辑以及跨媒介创作与传播的实践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提出建构现代民间艺术审美话语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批判语言学理论认为,话语具有社会实践功能,媒介话语不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还体现着媒介对客观现实的努力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会,也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本文以<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以话语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对奥运活动这一客观现实积极建构,国家认同这一"潜台词"是如何借助媒介话语的文本得以表达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15.
伏静怡 《东南传播》2021,(10):27-30
传播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小镇青年通过影像实践在积极建构自身话语的同时也塑造着新的"地方"文化和认同.本文从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媒介化实践框架切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小镇青年是如何将地理实体与人们的想象联结起来,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帮助乡村完成文化失落地到文化根源地的转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西方文艺思潮纳入费尔克拉夫的媒介文本三向度的框架体系内,找寻在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范畴内的建构媒介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兴晨  刘雨 《新闻传播》2023,(16):42-44
移动媒介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转向,突破了传统媒介对城市形象建构的表征范式,创造性融入城市形象传播。进一步讨论如何讲述辽宁故事,统筹多方话语力量,锻造辽宁文化软实力,使其更易于理解、便于传播,对于辽宁城市形象重塑与传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梳理辽宁媒介意象的流变为切入口,总结出辽宁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移动媒介时代下辽宁城市形象的重构及传播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3):2-7
媒介话语深刻地影响着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对13份大众报刊近三年有关西北地区多民族的624篇新闻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本文发现,媒介话语在隐喻、范例、流行语、描述四个维度建构了"民族团结"的报道框架,并表现出强化多民族文化共通性、淡化民族差异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媒介动员中还需创新隐喻话语,增强心理劝服;拓展符号话语,建构集体记忆;增加隐性权力话语,形成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文章立足于媒介记忆对社会的建构性作用,以党史纪录片为考察对象,在媒介记忆作为总体关系的认知前提下,分别就媒介记忆的形塑模式、底层逻辑与话语实践三个维度,对党史纪录片中的媒介记忆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再现模式、沉浸模式、口述模式是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形塑的三种基本模式,而情感介入则是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底层逻辑。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的形塑建立在社会话语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影像化纪实的手法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完成了关于记忆框架的锚定与认同,并最终依据党史纪录片的媒介记忆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0.
卢美宇 《声屏世界》2022,(4):98-100
随着社会生活的加速,人们对短视频媒介也愈加依赖.在媒介文化场域中,不同文化通过争夺话语权来谋求权力,短视频摒弃了宏大统一的叙事话语,以其后现代文化特质,解构了传统媒介叙事体系,释放了大众话语权,改变了传统媒介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权力格局.短视频通过对主体进行全新的"惯习"建构,使大众深度参与社会文化景观的建构中,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