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交往愈加广泛,善于与人交际可以说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单纯的听、说要求更高,它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大纲不再袭用“听话、说话”的提法 ,而将其改为“口语交际” ,这样的修订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 ,首先是认识上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里 ,人们的交往愈加广泛 ,善于与人交际可以说是社会人赖以生存的需要。因而 ,我们要十分地注意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比单纯的听、说要求更高 ,它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和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目标.新《大纲》要求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一般的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这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听说能力.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阵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交往、乐于交往,形成善于应变的交际能力,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的国际性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善于创造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往,教学中借助手势,表情及语调变化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往效果,注意遵守交往习俗,注重中英文化相融,克服交往困难、设法继续交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与他人合作,通过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语言的机会.以听说为突破口,通过多种途径的训练,整体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往能力,在双向互动的动态环境中,使学生形成真正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杨玉顺 《考试周刊》2011,(91):56-57
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作为重要任务。在低年级中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言谈,发展学生的对白语言和独白语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因此,听说训练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也是以后步入社会进行交际的基础。所以,作者认为在这个时期,通过"看说结合、读说结合、听说结合"来加强低年级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和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蓉 《中国教师》2009,(20):25-26
<正>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阵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使学生积极参与交往、乐于交往 ,形成善于应变的交际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开辟英语交际阵地 ,营造语言环境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往 ,培养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良好的交际环境。交往的范围越大 ,环境创设得越好 ,氛围越浓 ,学生使用英语交往的欲望越强 ,交往的内容越丰富 ,效果越显著。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英语教师应充分开辟交流阵地 ,激发学生用英语交往的兴趣 ,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 ,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2.
詹影 《小学生》2013,(3):1-1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不会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生活中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根据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求,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不仅包括原教材中"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  相似文献   

13.
<正>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口语交际要求在对话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那么,在大班额的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课前预习很多一线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让学生预习语文园地的内容,学生往往只看"日积月累"栏目,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交往也日趋频繁,在这些交往活动中,口头语言越来越显示出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小学阶段是人生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际、思维的工具,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的四大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信息的传插与交流越来越频繁。听说能力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向高层次发展。本文分析了听说能力高层次建构的时代意义,阐明了听说能力高层次建构的必备要素。帮助人们从时代的角度、语言的角度、思维的角度,以及生理机能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听说能力,以期更好地适应信息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人的语言素质极为重要,人们常常习惯于把一个人的语言谈吐作为衡量其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信息社会里,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交往越来越广泛,无论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人们的语言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强化听说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训练,打好语言基础,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的这个阶段是幼儿语言形成的阶段,所以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语言是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向外部传递信息的唯一工具,语言也是获得外部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本文特就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青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然而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弱的要数说的能力了,学生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杨光听说教学是以听说训练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听说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和说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进行的口头交际活动,听说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语言教学的传统观念认为听说能力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不仅是人类必需的基本技能,更是人与人交流的情感需要,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应该说,口语交际是听语、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