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出生于奴隶主骑士家庭,自幼在罗马接受教育,年轻时便开始学习法律,在早年还曾游学雅典。出道不久,西塞罗在律师界就名声大振,旋即在政界崭露头角,最后官至总揽罗马军政事务大权的执政官。他为后人留下了《论共和国》《论法律》等著作。现今政治法律思想著作都不能不提到西塞罗,西塞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原子唯物论虽然在米利都派那里已经可以找到其思想萌芽,但其直接先驱则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它的真正创史人是德莫克利特。是德莫克利特最早提出原子唯物论体系的。这个哲学学说,经过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的丰富和发展,使古希腊原子唯物论达到最高成就。本文仅就古希腊原子论的进步性及局限性谈点看法。在希腊,物质结构理论是德莫克利特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  相似文献   

3.
西塞罗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是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教育家,其主要著作有《论国家》《论法律》《论演说家》《论友谊》《论灵魂》等。西赛罗出身于骑士阶层,家道富有,先后在著名的修辞学家、法学家以及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所办的学校接受教育。学成后,他起初从事律师工作,不久即从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是人类文明重要发详地之一.在荷马时代,原始社会已趋解体,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开始出现,到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在希腊半岛上已经出现了一百多个以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乡镇所构成的奴隶制城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最为强盛.然而、由于经济、政治方面的矛盾日趋激化,这两大城邦集团之间,竟然爆发了一场持续二十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还是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不仅加速了古希腊奴隶制的危机与衰落,而且还暴露了雅典奴隶民主制的严重弊端.在这种复杂动荡的历史条下,古希腊先后产生了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其中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尤以唯心主义哲学家和贵族派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5.
<正> 一卢克莱修是古罗马杰出的诗人和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生于公元前99年,卒于公元前55年(一说约生于公元前95年,卒于公元前51年)。有关他的生平,几乎没有资料。据不完全可靠的材料说,他服了他妻子卢西利亚给他的媚药后发了疯,在44岁时自杀了。他留下的唯一作品——哲理长诗《物性论》(共分六卷,未写完)共7244行,内容丰富,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重大问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  相似文献   

6.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不仅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国文艺美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奠基者。孔子的文艺美学观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主要渗透在《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中。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也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集中表现在美学专著《诗学》、《修辞学》中,此外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中也时有文艺美学思想闪现。孔子文艺美学观与亚里士多德文艺美学观的相似点,主要表现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批评的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卢克莱修作为古罗马时期一名伟大的唯物主义原子论者和无神论斗士,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无神论思想.他的无神论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物性论》中.本文以《物性论》为依据,从卢克莱修哲学的本体论、意识论、认识论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理想国》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主要代表作。在西方哲学史上,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教育史上,它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艺、美学等内容,而对教育又论及得最多。因此,《理想国》既是一部重要的哲学和政治著作,又是一部重要的教育学著作。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整个幼年和少年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希腊奴隶制开始崩溃,雅典奴隶制社会也危机四伏,每况愈下。新的生活方式正在  相似文献   

9.
卢克莱修的哲学诗篇《物性论》,是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原子论最系统、完整的杰作,堪称唯物主义原子论的百科全书.本文力图提奥钩玄,概括其要义,加以述评。本文认为,第一和第二卷分别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上下篇,第三卷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意识论,第四卷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第五卷从宇宙生成论到生命起源论,再过渡到社会历史观,第六卷是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的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0.
木文认为西塞罗在政治上代表骑士和意大利中等阶层的利益,他提出的“等级联合”政治主张符合当时罗马历史发展趋势,他的政治行为也基本上是现实的.在政治思想方面,西塞罗在继承希腊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对国家观、政体论和自然法等理论都有很大发展,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要求.总的说来,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一位现实的、杰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集百家思想之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他师承儒家思想,但法家最大的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皆为他的学生。他著作颇多,现仅就其教育心理思想进行一些论述。荀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有三:1、形具神生的形神论;2、化性起伪的性恶论;3、人定胜天的有为论。这三论奠定了荀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唯物主义基础,并使得  相似文献   

12.
罗·塞拉斯是美国现代哲学产生的一位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家。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美国哲学产生的影响。塞拉斯从自然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知觉理论的探讨,以及对近现代主要唯心主义派别的失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关性是其知觉论的—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其知觉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绪论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名称,虽是从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开始的,但对美学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美学有悠久的历史。外国最早的美学思想出现于古希腊。开始于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到公元前四世纪发展到高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370)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哲学界,长时期都把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的反省经验判为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或者说它是洛克在哲学基本立场上向唯心主义的让步和妥协。一九五九年商务印书馆在出版洛克的主要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的前言中也是这样论述的:  相似文献   

15.
罗·塞拉斯是美国现代哲学产生的一位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家.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美国哲学产生的影响.塞拉斯从自然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知觉理论的探讨,以及对近现代主要唯心主义派别的失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关性是其知觉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其知觉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思想来源的多元性及人类认识发展局限等因素影响,毕达哥拉派哲学具有二重性质既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因素,又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局限,是科学思想的萌芽和宗教迷信的结合.这种矛盾现象在数论、灵魂论、和谐论中都有所体现.科学地把握这一特点,对于深刘理解古希腊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汪强 《师道》2007,(6):50-50
曾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有关对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西塞罗的《论演说家》的评论,引发了笔者对西塞罗的兴趣。近来通过网上资料和其他杂志上的阅读了解到对他的介绍: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前43年)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生于罗马的一个骑士家庭。曾赴希腊求学,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派思想的影响颇深。公元前77年,回罗马担任律师。公元前63年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为元老院元老。公元前51年赴小亚细亚任奇里乞亚总督。  相似文献   

18.
人物性格塑造问题是典型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它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0)首次提出艺术作品描写人不仅要描写外形,还要表现“精神方面的特质”,描绘“人在各种活动中的情感”和“心理”,刻划人的“性格”以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历程中,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当时唯物主义美学巨擘狄德罗和莱辛,在丰富前人的“性格说”,发展典型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拉奥孔》和《汉堡剧评》这两部素负盛名的美学论著为  相似文献   

19.
<正>马克思主义是一座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其思想基础也是纷繁复杂的.当我们重温马克思早期的学术著作时,不由不对其法自然历史观产生浓厚的兴趣.马克思的法自然历史观萌发于他在学生时代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在这一时期的著作(尤其是博大论文《论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及有关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笔记)中,马克思讨论了人与自然历史(环境)相互关系的辩证法,自由意志与客观实在性的关系问题.这一时期马克思的自然历史观带有强烈的无神论色彩,但尚未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束缚.显然,马克思的法自然历史观的形成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事.这在《巴黎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中均有所体现.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自然历史观和费尔巴哈等人的机构唯物主义自然历史观,用人与自然在劳动或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代替黑格尔的主体客体的理论中统一的唯心主义观点,代替费尔巴哈所制造的人与自然或社会与历史分离和对立的、机械的、非历史的和抽象的唯物主义观点.在这一时期,他使法自然历史观摆脱哲学思辩而把它放到社会历史和经济学上去考察,法自然历史观开始立于经济学的基础上.在晚期成熟的经济学著作尤其是《资本论》  相似文献   

20.
一、元素论的萌芽 我国古代学者在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的作品《尚书·洪范》中就明确提出“五行”的概念,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初始物质。如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40~546)说水是万物之源,阿克西米尼(Anaximens,公元前560~500)说空气是万物之源,赫拉克利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