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絮语     
科学与和平,是现代人类焦灼的期待与渴望。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与和平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的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本期将会议的发言摘要整理,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时代高校创新能力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创新能力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21世纪确定为“创造教育世纪”,世界各国也纷纷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经济的主力军、知识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有无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弱,是事关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因此,发展创新能力教育,造就新一代大学生,已成为教育领域迎接信息时代挑战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6)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21世纪的中国对新时代国际社会的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它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导,对以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好的发展、同其他国家更好的合作,更好的担当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对个人、家庭、学校、国家还是社会,都离不开集体的发展,发展离不开共同关系、离不开共同文化、离不开传统习俗,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与共同关系、共同文化、传统习俗紧密相连。文章认为加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名为《学无止境响报告中.论述过这样的一种观点: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使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造这个关键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21世纪在本质上是一个更强调创造的时代。面向流世纪的教育.在实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调整中,不能不将“学会创造”作为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中的重要构成。教育界的一些学者认为,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以适应当前及…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路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现代教育问题,思考未来教育路向,提升大学教育理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生态化”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基本路向。所谓大学教育的生态化,是指大学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见识,致力于优化地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发展的时代性矛盾和人类与“体外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大学教育理念,通过对“本体自然”与“体外自然”的适应和超越,推动世界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正回响着两句具有客观效应的口号:一曰“未来世纪将是大脑文化世纪”;二曰“21世纪将是亚太区域的世纪”。前者,说的是全人类的未来:大脑智慧文化的未来;后者说的则是区域变迁的趋势:21世纪的世界发展中心将从西欧北美转移到亚洲太平洋地区。由此可见,全人类对自己双肩上扛着的大脑文化已十分重视,悟识到大脑文化是人类文化(文明)之龙头和中枢,且对亚太地区寄予了厚望、关注和信任,相信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中国,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且是亚太地区的大国之一,亚太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中国对21世纪的亚太发展尤为关注,且更应着力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研讨会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未来研究会暨“未来与发展”杂志编辑部于1988年5月6日邀请了首都教育界以及有关部门的部分专家和学者,会聚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为题的小型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就21世纪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各种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展望21世纪的世界,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世界教育将呈现社会化和多样化趋势,在我国,作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期的“二十一世纪之窗”栏目中,刊出了赵营波同志的“走向21世纪的大协调策略”一文。作者近年来研究的新方法论——“大协调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在本文中,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未来研究,指出现代各种全球性问题的交叉,导致了现代人类的困境,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的不协调,人类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摆脱现代困境。人类必须进行交叉成因的综合预测,并建立台旨促使人、社会同自然界全方位协调的政治、经济、伦理机制,建立全球多方面大协调机制,才能最终走向美好的大协调时代。同时,本栏继续介绍21世纪的教育的新预测、新构想。程方乎同志的“21世纪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文预测了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新技术将使下世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人类教育史掀开新的一页;刘西琳同志的“面向21世纪的技术教育”一文则预见教育的一个特殊门类——技术教育将进入一个重大调整阶段,并将出现广义化、科学化、终身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1989年为11月6日—11月11日)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各个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会议围绕21世纪科学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发展对人类和平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并从21世纪的主人——少年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已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行业、企业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 ,提高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素质教育的涵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早在1 989年 1 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 ,中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 :“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 ;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翘首未来,我们不由地会问:未来的教育怎么样,应当怎么样? 教育的未来会怎么样,21世纪中国的教育应当怎么样?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落人“遐想”的话,它就需要一个支点来支撑。支点的选择,可以是多样的,关键是哪一个更符合教育的本性。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教育,多是从政治、经济的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即以社会的发展指标为支点,根据21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来预测和推断21世纪的教育。这种社会本位的倾向,致使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事业,成为附属于政治、经济、文化要求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13.
编者絮语     
在发达国家跨入后工业化社会的今天,“增长的极限”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如何在人类的未来发展历程中,谋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摆脱“极限”的困境,是全世界为之焦虑与忧虑的难题。然而,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未觉察到单纯追求发展必将产生的危机。赵营波同志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大协调策略》分析了改革开放10年来的中国所面临的极限、各种问题的交叉关系及其潜在的危机,指出中国应如何在向21世纪迈进的历程中,回避发达国家追求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寻求整体协调,以得到普遍的富裕、幸福、安全、秩序。近年来,关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与港澳台21世纪发展的港台学者们提出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所以土地的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科技》2006,(12):6-23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21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本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艺术与科学在当代  相似文献   

16.
“科教兴国”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确处理好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并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教育对科技起决定作用,没有教育科技也无从谈起。所以科技与教育密不可分,只有科技与教育共同发展才有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着21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在2001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与清华大学发起举办了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推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高校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指导实践。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反映了三个规律首先,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又强调生产关系、意识形…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决定把本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减灾活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也提出了减灾防灾。这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保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纳米科技是影响未来人类生活的世界三大新科技之一.是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能源科学并重的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领域。纳米技术对未来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纳米科技异军突起.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