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研究深埋直墙拱形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极限分析有限元方法并结合强度折减理论对深埋直墙拱形隧道围岩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并作为判定隧道围岩是否稳定的依据。将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最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分析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太达村隧道稳定性,分析结果用来指导隧道施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估隧道围岩稳定性,所选择隧道围岩需要额外支护措施以保证开挖隧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中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区段不同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法和综合安全系数法等方法分析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对支护材料及结构内力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比分析选出最合适的支护设计方案。首先,针对木寨岭软岩隧道建设提出弱支护、中支护、强支护3种支护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每种方案下的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其次,定量评价软岩蠕变下支护结构灾变发生,并对支护设计参数进行合理性评价。最后,分别评价3种方案下支护结构在大变形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软岩隧道,中支护设计方案结构内力分布更加合理,安全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一土钉支护边坡工程实例进行详细分析 ,给出边坡侧向变形、土钉应力随边坡开挖过程的变形 ,并且在各个开挖阶段中都进行土工安全系数计算  相似文献   

4.
某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以140m超长大管棚作为超前预支护.为探究隧道开挖过程中管棚与围岩的相互作用,采用测斜仪和水平测斜管对超长大管棚的变形进行测试,得到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各点的位移的分布规律,应用双参数弹性地基梁中的巴氏(Pasternak)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分析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与管棚支护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隧道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利用通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开挖岩体使用生死单元,进行隧道开挖模拟,从而获得隧道在各个施工开挖阶段隧道围岩的内力及支护结构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图。从有限元分析结果来看,设计方案所确定的开挖顺序是可行的,围岩能够自承稳定。本工程初步设计合理,支护设计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依托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珏山隧道工程施工,详细介绍珏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包括施工原则、洞门及明洞施工,超前支护与洞身开挖方案,初期支护与防排水施工要点,阐述供风计算、供水等主要辅助作业,实践表明,该隧道施工技术安全可靠,可为同类长大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的混凝土湿喷工序完成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该隧道开挖进度,进而影响到全隧的开挖进度,优质、高效地完成初期支护混凝土湿喷工序是隧道施工快慢的关键控制性要素。本文以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隧道施工为背景,通过对湿喷台车和喷射混凝土性能分析,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最终既能按期完工,又能达到更好的初期支护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开挖、支护以及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等围岩力学问题,是"隧道工程"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了"隧道工程"课程中主要围岩力学问题及其教学难点,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模拟和分析了围岩初始应力场、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重分布情况、支护结构受力情况以及特殊地质背景下的围岩力学问题,将模拟结果制作成视频和图片进行可视化教学,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工程中,管棚支护是控制地面沉降和限制隧道变形的有效措施。以晋祠隧道穿越大运高速公路段为例,采用水平测斜管对管棚支护的变形进行监测,通过内设的钢筋计获得管棚支护的受力信息。结果表明:管棚的垂向位移沿隧道开挖线呈凹槽形分布,且沉降量随开挖面的推进不断向前和向下运动,隧道开挖一部和三部时引起的沉降量最大;管棚的内力也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且内力值在开挖面通过后产生明显的回弹,表明管棚超前支护作用显现,调整了围岩的压力。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的管棚超前支护设计和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中超前支护及预加固施工要求,包括超前支护要求以及注浆要求,其次分析了施工技术中隧道开挖方法以及监控量测,最后提出了隧道防排水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双孔并行隧道双洞间距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不同线间距条件下的隧道安全系数和围岩及支护结构内力、位移、塑性区的结果分析,对嵩山隧道的线间距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最佳、最小线间距.  相似文献   

12.
管棚法在隧洞施工中用于极破碎地层、坍方体、岩堆等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隧洞开挖的方法应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支护方式、工期要求、施工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选定。中、小隧洞应优先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暗挖施工具有很高的风险,为确保此类工程安全施工及量化评价施工可靠性,以南昌地铁3号线通道暗挖工程为依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别模拟上下台阶法施工和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仅交叉中隔壁法能够满足安全施工和有效控制地层沉降的要求。针对交叉中隔壁法施工,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无风险因素作用和风险因素最不利组合作用下的安全系数,由点估计法计算通道暗挖施工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无风险因素作用时,通道暗挖施工失效概率仅为0.17%,当通道左上导洞开挖遭遇极端降雨天气时,失效概率达到99.7%。强降雨导致通道上覆土体强度降低,此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否则通道施工安全和沉降控制将大概率无法满足要求。通道暗挖施工期间应高度重视监控量测工作,风险因素作用下通道围岩有显著的特征点位移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和采取相应技术手段,可避免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总干线7号隧洞开挖和蓄水运行的几种工况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分级堆填过程模拟风积黄土层的初始应力场;应用:Duncan释放荷载思想和弹性理论面力公式进行开挖卸荷计算;采用Goodman节理单元模拟衬砌管片的接缝;应用Terzaghi松动土压力理论施加管片上压力;确定土的Duncan-Chang模型参数时,分别取原状土进行了卸载和加载试验,并比较了用2种试验获得的模型参数进行有限元变形分析的结果,多种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一些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Road tunnel excavation often traverses coal strata,which is at risk of firedamp explosion that usually results in disaster.Airtight concrete grouting is popularly used in this kind of tunnel project,Based on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mechanics of fluids in prous media,the principle of improving concrete airtight property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investigated.The proportioning tests and monitoring method for airtight concrete are introduced,which is illustrated by a case study applied to the project of the Huayinshan Tunnel.It is proved by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research work is beneficial to tunneling project across coal strata.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测系统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手段,以栋梁坡隧道工程为实例,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素描调查相结合,先对隧道全段范围内地形、地层岩性等进行全面核查,然后结合核查结果运用地震反射波法预报掌子面前方的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围岩完整性等地质信息。开挖后验证情况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为后续预防突水塌方等隧道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撑,有效保证栋梁坡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铁半坡站出入口暗挖隧道下穿纺织城铁路专线,设计采用桩基础进行轨道加固。应用计算软件,通过铁路专运线在加固前后,受下穿暗挖隧道施工影响所产生的沉降大小的数值计算分析,讨论加固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P laxis有限元程序对内撑式围护结构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的开挖方式对于地表沉降、基底隆起、挡墙位移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出“先撑后挖”的开挖方式较为合理,对基坑工程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矩形隧道中的电磁场损耗问题。分析了电磁波衰减受相对介电常数、隧道壁粗糙程度、隧道壁的倾斜程度的影响。随着无线通信系统频率的变大,无线电波在巷道内传输的衰减越小,巷道壁粗糙所引起的损耗也越小,但巷道壁倾斜引起的损耗因素将加大。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电磁波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