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主要群体,他们不仅是成人教育的对象,也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在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公民教育层面,成人教育尚有缺失,没有把公民教育纳入教育目标。在全国倡导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推进国家发展的浪潮中,成人教育应该改善自身不足,在把公民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自身教育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波 《农村教育》2007,(4):14-15
实现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1)保护了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让每个公民接受公平的教育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一种保障。(2)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通过教育公平的战略实施.促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政策,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通过教育公平的战略实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以自发、自主、自由的方式,自觉走进生活的世界,主动地在多样化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争发现、实体验、细探究、真解决,在社会公共问题的研究中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与小班化教育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精神相吻合,因此,南昌路小学结合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的教育优势,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公民意识(公民状态)是指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政治或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即一个人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政治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多管齐下,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应肩负起相应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区教育的理想是打开公共领域的封闭状态,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社区教育则是公民社会中公民养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通过社区教育作用下的公共事务的学习和训练,公民的视野才能真正得到提升。通过公民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调节和深化,使社区教育成为整个公民养成的重要过程,使社区教育真正融入公民生活与意识中,体现出社区教育的广泛性,有效地使社区教育更好融合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6.
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求全面教育,而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于一个人思想政治的教育。新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对于公民教育必将发挥政治导向、人的道德素质培养、政治社会化三大重要作用,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7.
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教育就是全民教育,是一个公民的终身教育.要真正加快现代化进程,就要通过专门的公民教育来提高国民的素质,使他们以一个合格的公民的身份去积极的参与国家和社会的事务,使每个人"成人",学会"做人",最终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公民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德,科学的生活态度与文明的行为方式、遵纪守法的合格的公民.因为公民教育是全面教育,终身教育,故公民教育不只在学校还要求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开展各种运动,使公民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因此,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必须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公民及公民教育之所以成为社会和理论关注的焦点,正是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发展对参与这些发展的实践主体——公民的素质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这就是要求创造一个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公民教育要特别突出权利意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在学校中建设包括公民教育和公民训练在内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终身学习是每个公民的需要,因此,终身科普、或谓终身学习生存所必须的科学技术思想、知识、方法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要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崇尚科普的社会,让每个公民特别是青少年都具备终身学习科学技术的态度和能力,小学科技教育尤为重要。然而,单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是不够的,实践证明,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凝聚全社会在青少年科技素质培养上的“合力”。让学校科技教育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面向信息社会的创造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社会里,每个公民是否适应社会变迁和科技、经济竞争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创造性品质。公民的创造性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创造性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创造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实际产品,又能使学生精神境界升华,提高精神素养。  一、创造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创造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科教兴国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广的要求,国要“兴”,教应“新”。教的“新”从何而来?只能从创造教育中来。创造教育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是对人…  相似文献   

11.
薛焕玉在1991年第2期《未来与发展》撰文,阐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促进学习化社会到来的构思。文章认为,学习化社会的出现,是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每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地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已的各种手段,学会自我实现,学会将自已置身于社会最适合的地位。在这个社会中,教育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台湾公民社会成长历程的标志性人物龙应台为探索台湾公民教育的路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龙应台主要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路径探索和引导台湾公民教育的建构:不仅在学校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寻找一切可用于实施公民教育的机会,还指导民众如何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的观察和参与中获取公民教育,更善于从家庭教育的琐碎和细节中发掘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公民及公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民主政治的产物.公民教育是社会现代性的表征之一,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度.在我国,公民教育对现阶段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环境营造及公平体系保障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化社会呼唤开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各类社会中,对社会遗产的传承和社会未来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科文组织研究员菲利普·休斯曾指出:教育"标志着每一个社会最珍惜的东西的本质,这种不同社会标志中的共性就是教育的普遍性的表现"。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教育随着社会的时代变迁,尾随其发展、变革。面向新世纪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性,教育将面对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在当今社会里,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材的竞争这已成为共识。赖克提出:"每个国家的基本资产是其公民的技能与洞察力。"这种公民的素质就要靠教育来培养。传统的宝塔式的精英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为它只能培养少数精英,而大多数公民则只能接受基础教育。对于我国来说这个问题表现也非常突出,中、高级人材、初等技术人材所占的比例之少,实在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笔者虽未作调查,但可以说这个比例在全民中是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一个国家公民的公民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当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公民意识状况如何﹑怎样开展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意义和作用(一)如何理解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现代文明人所具有的行为意识。公民意识是现代国家理念、权利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和道德意识等多个层面的统一,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所…  相似文献   

16.
王彬 《华章》2007,(3):33-33
现代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建立在"公民"基础上的社会,公民教育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公民教育的概念和我国公民教育的不足,探讨公民教育的准确定位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少年儿童阶段的义务教育、青年时期的高等教育和进入社会的成年阶段的继续教育等。公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重视。每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国家有意识地培养公民的这种能力的过程就可以被称作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充分地自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公民权利配置的公平机制,实现公民权利的和谐分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基础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首要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因为,受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是造就国家管理者、建设者的基础,教育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又是和谐关系、化解矛盾的最直接手段.公民平等、充分地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能否做到公正,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否稳固,社会的和谐能否实现和长久.  相似文献   

19.
姜有 《中小学电教》2007,(12):50-51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教育的课程。现代与未来社会,都将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存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和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作为教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因此非常强调对未来公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