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儿童入学前的教育,或称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由于不同国家儿童入学年龄并不一致,并且开始入早期儿童养护与教育机构的年龄也有差别,而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有关规定也可能有变化,遂使“学前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别。其中至少涉及三个问题:1.儿童何时开始入学为宜。这既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又同各国的“初等教育”观念相关。所以,单就“学前儿童”年龄的下限而论,“学前教育”概念的外延就不一致,并且难以科学地论定。2.儿童从几岁起入早期儿童机构为宜。有的国家从年满一周岁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2.
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的设定,导致了在同学年入学的儿童中,不同出生日期儿童的实际入学年龄不同。本研究利用上海市中小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小学入学年龄对儿童学校表现的影响,探讨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对年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小学阶段的相对年龄效应显著,直到初中后这一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入学年龄对夏季生儿童的学校表现影响将从小学持续到初中;相对年龄效应对男女儿童的学习成绩均具显著影响,对女童的社会交往也具有显著影响;家庭资源对相对年龄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初等教育的入学年龄问题就目前来看,各国接受初等教育的起始年限大多为6岁左右,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初等教育的入学年龄存在着逐渐下降的趋势。前苏联初等教育的入学年龄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较迟缓,但也在不断地、逐步地降低起始年龄。20世纪的前半期,苏联小学的入学年龄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都维  相似文献   

4.
一、幼小衔接问题的重新提出  众所周知 ,自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独立到现在不过短暂的几年而已 ,如果我们孤立地研究这几年的俄罗斯教育 ,将给人们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因此 ,本文在探讨俄罗斯幼小教育的衔接问题时 ,有意重温一下它的历史形成 ,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在前苏联教育史上 ,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是在四十年代 ,它是与维列鲁学派的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渗透和儿童入学年龄由八岁改为七岁密切相关的。由于入学年龄的提前 ,儿童对小学生活和学习的不适应现象趋于严重。针…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云南省六个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和2010年的调查数据,以小学净入学率和小学完成率为指标分析了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普及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因素。研究发现,在2010年,若以7岁或8岁作为入学年龄,那么这些地区可以说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但若以6岁作为入学年龄,则普及小学教育远未实现。同时,女童与男童的受教育状况不存在差异,但处境不利的儿童(如少数民族、身体状况欠佳以及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儿童)在接受扣完成小学教育方面仍然面临障碍,学校距离的远近也是影响儿童入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敏 《教育导刊》2010,(1):95-95
一份有关英格兰40年小学教育情况的评估报告建议,儿童入学年龄应推迟一年,延至6岁。这是迄今对小学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评估。  相似文献   

7.
家长要摒弃“孩子越早入学越好”的错误看法。小学入学年龄一般都在六七岁。这一年龄规定考虑到了儿童生理、心理和智力水平、小学学习内  相似文献   

8.
1984年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的决议,其中决定普通学校的学制由十年改为十一年,儿童的入学年龄由七岁提前到六岁,于1986——1987学年度开始逐步实施。由于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做到所有六岁儿童都入小学,因而六岁儿童入学的四年制小学与七周岁儿童入学的三年制小学将同时并存一个时期。据有关报导,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在着手新编四年制小学各科  相似文献   

9.
国际     
正瑞典政府提出强化义务教育三项政策瑞典联合政府四大党主席针对瑞典义务教育重大改革措施召开了记者会,提出了三大重要改革政策。分别为:将九年义务教育延长为十年,入学年龄下降至六岁;协助教育弱势学童,视其必要性,延长义务教育至第十一年;义务教育学校设立暑期辅导。目前,瑞典的九年义务教育年龄从七岁开始,义务教育九年均设立在小学(等同于我国小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关于改革中学教育的辩论在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辩论.其中一些改革美国中学教育的意见,是引人注目的。如:降低小学入学年龄,年满四岁的儿童便开始接  相似文献   

11.
儿童入学年龄的依据是心理年龄而不是生理年龄.原则上,女孩的入学年龄应比男孩提早1—2年.本文以初步的试验证实,提前招收5岁至6岁半的小龄女孩入学,教学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2.
<正>德国实行12年的义务教育。未成年人必须到校接受12年教育,这个法律规定很厉害,萨尔州就有几个父亲因未送子女入校学习被判入狱。德国儿童的平均入学年龄为6.7岁。德国小学是全日制学校,基本理念是"快乐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生活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德国小学尽力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知识,但尽可能避免用分数刺激的功利导向。通常,小学一、二年级不设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年限是衡量国家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各国对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有较大的差异性。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义务教育年限为12年对学生科学、数学及阅读素养成绩有最大的正向效应,义务教育的年限是造成学生素养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的国家在儿童入学年龄上较晚,入学年龄为6岁对学生科学、数学及阅读素养成绩的正向效应最显著,城市学生和女生素养成绩受入学年龄的影响更大。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的国家在生均经费支出上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对于生均经费低于5万美元的国家来说,生均经费支出对学生科学、数学及阅读素养成绩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国北爱尔兰家长及教师呼吁修改入学年龄规定 据英国BBC国际新闻网9月11日报道,北爱尔兰的家长及教师将组织游行,目的是向政府施压修改现有的入学年龄规定。北爱尔兰规定儿童4岁入学,是全欧洲法定入学年龄最小的国家。现在北爱尔兰的家长和教师将向教育大臣约翰·奥多德施压,呼吁其实行欲修改的入学年龄政策,让其更为灵活。欲修改的新规定中将允许家长等到孩子5岁时再将其送入学校。  相似文献   

15.
观察实验与科学教育安名勋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自然科学呈现日新月异的面貌。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把培养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列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小学自然课的观察、实验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自然科学呈现日新月异的面貌。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把培养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列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小学自然课的观察、实验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6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非洲各国都比较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试图对部分非洲国家幼儿教育的现状作一综合述评。一、幼儿教育的机构非洲各国的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进入小学,入学前他们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幼儿教育。不同国家儿童入园的年龄、年限不同,如博茨瓦纳对5岁以下儿童施行1年的学前教育;利比里亚的儿童从4岁开始接受3年的幼儿教育。非洲许多国家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语言预期偏差的年龄特点,以及肯定、合作任务对抑制语言预期偏差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年龄:9岁、11岁、13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设置肯定、积极的合作任务情景,对普通小学9岁、11岁、13岁儿童共120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语言预期偏差效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语言预期偏差效应也就越明显;相比控制组,在肯定、合作任务之下,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语言预期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前社会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智商水平的逐步上升,小学的入学年龄也不断地提前。然而,孩子过早入学是否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呢?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小学化,让孩子过早接触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的课程,效率会高吗?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9):15-16
特殊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主要教育问题之一,一直以来干扰着我国教育从业者的教育教学思路。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将特殊儿童统一放置于一个单独、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教育,忽略了特殊儿童的社会性,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成长。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小学融合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