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键靠我们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我觉得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都是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体现出来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扎扎实实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成功发展呢?笔者认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强调学生应该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那么这也就是要求要适当调整和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满足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前的教学需要,它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活动中,在互帮互助下共同完成学习,这不仅仅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动力,促进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着中职数学的发展。数学实验教学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浪潮中涌现、在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在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软件助力下,数学实验教学在简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做事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给中职数学课堂增添了无比的生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职数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体系,推动中职数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中职数学学习中,小组学习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为核心的小组学习,对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就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学习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它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求知,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师生的双向沟通,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而且能对师生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并实现了新的教学形式,为提高课堂教与学双方的效率提供了新途径。实践表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应从优化学习小组、备好课堂导航仪、把握合作契机、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四方面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多重发展。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思维认知,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价值,立足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趣味横生,教学效率更高。对此,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并探索了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其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与兴趣的激发。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大部分的小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背景下充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其发挥在教学中的优势,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学生品格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数学文化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体现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这个"新"包含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技术以及新的评价方式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基于当前课改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六个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管顺兴 《考试周刊》2014,(45):68-69
初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在情感、能力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的科学性与概括性,更需要教师个性化、分层次教学,使得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能在这种氛围中提高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就此对初中数学中的个性化教学展开讨论,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深化改革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初中学生即将步入高中学习,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是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负起责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长期以来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可以使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学教材的改革,新课程增设了"数学广角"这一新的教材内容,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把一些数学学习难点,重点加强巩固学习,使学生养成全面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能有条理地分析数学问题,在学习中体现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戴敏丽 《考试周刊》2012,(67):64-6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阵地,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主渠道。因此,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学工作要因时而变,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形势、特点,在教学中选好切入点,从学生能力、学科素养入手,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知识做好学习和思考,以文化教学引导优化数学教学工作。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和运用,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感知,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对此,教师要注重联系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做好数学文化的运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做好科学、有效的引导。本文以数学文化的融入方法为切入,对数学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联系数学文化的融入,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让小学数学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认识到学生的素质提升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为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关键能力和必须具备的品格。本文主要讨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同时,如何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的理念将产生新的课堂教学--把学生从“学奴”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新的面貌,如设计出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数学情境;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形式已进入课堂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形式教师的数学教学都发生了改变,课程改革的实效已经从多方面体现出来。但进一步从微观上对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可以发现,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形式的过分追求,已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质的变化,对学生一些意识层面的培养存在严重的缺失。淡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的深层次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