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定不能忘记对于教师专业智慧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漠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教育被人为的简单化了:我们用“敬业”替代“专业”,用“天然爱心”替代“专业智慧”,其结果是让教师所有的“爱心”被无智慧的劳动所冲散淹没。  相似文献   

2.
现在社会上一再强调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爱心教育,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万物有道,爱也有道;凡事有节,爱也有节。所以,教会孩子“懂得爱的道理”和“学会爱的礼节”,孩子才能更健康、快乐地行走在爱的路上。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心”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心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反应,学校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更是思想品质形成阶段的教育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若对学生充满爱心,富有感情,教师的教育就能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效应;否则,教师态度冷漠,就会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障碍,甚至是意识上的障碍,即使再好…  相似文献   

4.
王红 《成才之路》2010,(15):4-4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是我们教育的真谛。本文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给友情提供一片生长的沃土;教学中自然渗透,帮助孩子学会做有爱心的孩子;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呵护好孩子的爱心等途径,让孩子悄悄在被爱中获得会爱的技巧的四个方面的探讨,最终让孩子获得“爱”的密码,诠释“爱”的真谛,掌握“爱”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高社敏 《新疆教育》2013,(13):39-39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的。人类的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亲情之爱、师生之爱、敬重之爱等等。那么,当前幼儿园的爱心教育现状如何?我们该怎样实施“爱心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教育中的爱心,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但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爱心"。对"爱心"的误解,就是以为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者以为教育之爱是迁就学生,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我认为,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  相似文献   

7.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3,(23):24-24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爱”真正的含义和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微小的“爱”的举止,传到孩子们心里.  相似文献   

8.
“爱的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爱的课堂”是指以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基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为基本理念,以爱的方式和策略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为主旨,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环境中建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过程。学校2008年9月开展“爱的课堂”实验,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1.生命如莲,需用爱心来滋润。当教育将珍贵的生命托付于我们手心,请记住:我们有一颗种子了。生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不管它是干瘪还是丰满,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拥有即是美好。我们要做的,是将种子挂在胸前,系在心上,用爱心去滋润它。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就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认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唯有爱才能唤醒沉睡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陈红燕 《班主任》2014,(5):13-14
谈到班主任工作,人们总会说起教师的N个心:“热心”“关心”“耐心”“细心”……首当其冲的自然是‘i爱心”。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开展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创新不竭的动力之源。这正是“师爱”作为一个经典话题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什么是“师爱”?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时代也赋予其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尹云 《吉林教育》2009,(6):90-90
1.用“爱心”打开心灵。爱胜过一切语言,涵括一切行为。它是教师自觉的人格修养,是教师职业崇高与神圣的核心。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丰富的,神奇的,独特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唐杰  洪霞 《今日教育》2014,(5):43-44
一、爱的类型:教师叙述的爱比较单一 关于爱的类型,教师在文章中所描述的爱的类型比较集中,主要有三类:教师对学生的爱(85.7%)、学生对教师的爱(10.5%)和同事间的爱(3.8%),而“领导对下属的爱”以及其他爱的类型都没有提及。这一方面是与要求教师“围绕爱心呵护童心”的主题作文有关,同时也可能反映出,校领导在爱心教育方面的示范力和参与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一是“童心”。童心无邪,童心新奇且具有活力。青少年学生,天真烂漫,童趣浓厚,与他们相处教师应具有一颗“童心”,主动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到教师可亲,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身边总是围着很多同学,谈笑声不断,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具有“童心”,能融入学生之中。二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黯然无光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只教给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学生的引路人。他(她)必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听从其教诲。因此,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是比较全面的,简言之,即应当具备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平常心。一、爱心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石。班主任的爱心是一种纯朴而又高尚的情感,是刚与柔的结合,是一种无私的爱,学生通过班主任真诚的呵护,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15.
耿风英 《陕西教育》2008,(12):39-39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可学生却恰恰缺少爱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17.
孙超 《教学随笔》2016,(3):152-152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幼儿,为了一切的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刘仕媚 《教师》2010,(20):72-72
“三心”就是爱心、耐心和慧心。爱心是前提,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教育;耐心是基础,没有耐心的教育,只是昙花一现的教育;慧心是关键,不懂得教育的知识,不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爱心、耐心也只能成为空谈。对待“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要有“三心”,甚至要加点“偏心”。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教师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用各不相同的形式对孩子进行着爱的教育。这些爱的经验是教育的宝贵财富。汇聚这些财富使之相互补充、交流融合,是一件极为有益的工程。为此,我们决定共同发起:在上海的小学教师中举行一次“金爱心的故事”征文活动。金子般的爱心可以催发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从小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耿凤英 《教师》2008,(16):53-53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可当今学生却恰恰缺少爱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