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女性主义学者追求性别平等,重视教育在消除性别不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批判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农村女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其教育现状应引起重视.要改善农村女童的教育公平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女童自身的共同努力,具体发展策略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法律法规、改变传统性别观念、构建无偏见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首先要考虑的是平等原则,即所有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西部贫困地区的女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就目前来讲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女童的入学机会,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女童的人学机会。但是现实不容乐观,西部地区女童在适龄儿童人学率指标、辍学率指标等方面显示出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存在三个作用机制,即外部作用机制。内部作用机制和历史作用机制。这三个机制都以一种恶性循环的方式存在,因此要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公平问题就要从打破恶性循环的方向上入手。  相似文献   

3.
李介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5):135-136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我国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确立了女童平等的受教育权,确保女童教育机会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童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进城务工和经商的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留守儿童在教育起点上未达到应有的条件,因此输在了教育起点公平上。必须从改进国家政策、规范学校管理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等诸多方面来改变他们输在教育起点上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女童教育是人口、妇女,民族、宗教、贫困等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女童的入学及在读巩固率、毕业率是女童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当前女童教育问题的焦点是流失与巩固之间的矛盾。笔者以酒泉移民区女童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移民区女童教育现状尤其是辍学情况的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尝试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能为移民区女童享受公平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不发达、封建历史的原因,回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交通和信息严重落后,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回族留守女童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很多回族聚居地区,留守女童享受教育的机会要低于男性,她们长期处于低素质的状态,也形成了恶性循环。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和政县回族留守女童教育的现状和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支撑下,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闭症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的特殊群体,其教育公平状况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基于此,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受教育现状和实施教育公平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对自闭症儿童推行教育公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姜敏杰 《时代教育》2012,(21):263-264
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是因为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不断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更是教育政策中的一个永续性主题。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教育现状的分析,使人们对教育不公进行关注,进而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最大保证,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本文就农村教育现状及改变策略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及其衡量标准.在领会和理解教育公平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失范的原因,针对教育公平在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教育公平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其对于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应对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探讨教育公平的含义,分析农村学校教育的现状,提出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的对策,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武陵山区苗族农村留守女童体质长期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为相关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武陵山区腹地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苗族人口占87%)的锦和镇为长期纵向研究观测点,相同年龄组分别用2005、2010、2014年的均值与2000年的均值进行对比,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显示: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形态指标多数出现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多数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而上幼儿园的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中共有9项指标发生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结论: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形态出现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这可能得力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营养极大改善;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这可能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等高度相关,其中适合于儿童的科学而合理的体育锻炼最为重要,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和父母亲的悉心呵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和导致教育不公的原因,以及解决我国教育不公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其对于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应对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教育现状的纵方向——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以及教育现状的横方向——二元结构、城市化进程和性别差异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公平的发展水平,其结论如下:目前我国教育公平与教育不公平现象并存,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教育不公平现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过程公平研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的公平是自愿的配置,是“物”的意义上的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公平,考虑群体利益。微观层面的公平是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关注个体利益,是“人”的层面上的公平。个体的发展是宏观层次的教育公平与微观层次的教育内部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个体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义务教育的普及使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凸显、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教师的公平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等教育现状需要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问题研究。在教育公平的宏观层面徘徊,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存在问题,为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因此。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将是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教育现状的纵方向--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以及教育现状的横方向--二元结构、城市化进程和性别差异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公平的发展水平,其结论如下:目前我国教育公平与教育不公平现象并存,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教育不公平现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于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但选择将其子女留在农村而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并不断增加,且分布极不均衡.透过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化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三种社会学理论视角,可以看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其正常的社会化途径受阻,使他们成为正经历着生命历程中“累计劣势”的一代,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中受到的“不公平”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根据对中部地区的湖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部分县市的调查,作者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