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子曾为周史官,因而一般认为老子学说出于史官文化和历代帝王经验。但是,老子生于今河南鹿邑,这里春秋时属陈楚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陈楚文化是一种多元化、复合性的地域文化。老子学说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也是由老子原居地--陈楚地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决定的,陈楚地区丰富的巫觋之风和原始崇拜的民间背景,对老子哲学思想和他的"道"的观念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必然的联系。因而老子思想中具有丰富的巫觋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老子思想的陈楚地域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为周史官,因而一般认为老子学说出于史文化和历代帝王经验,但是,老子生于今河南鹿邑,这里春秋时属陈楚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陈楚文化是一种多元化,复合性的地域文化,老子学说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也是由于老子原居地-陈楚地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前景决定的,陈楚地区丰富的巫觋之见和原始崇拜的民间背景,对老子哲学思想和他的“道”的观念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必然的联系,因而老子思想中具有丰富的巫觋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实施了中部崛起战略。2012年以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形成。实现中原崛起,必须有文化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要面向国际市场,就不得不依托于中原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中原文化是中原地区的软实力象征,中原文化的兴盛可以促进中原地区的经济繁荣。文章从根源入手,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了中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制约因素;结合中原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提出了适应中原崛起需要的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原文化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隶属于中原地区的地域文化;华夏文化是指华夏民族在其发展、成长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中原文化不仅具有地域性、包容性、正统性等突出特征,而且中原文化是整个华夏文明之根,是传统华夏文化的主体,是现代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策略,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物质生产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现状下,短期内要进一步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就必须寻求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突破。商丘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状况在整个中原经济区中颇具代表性,其存在的不足如文化消费结构层次不合理、消费意识较弱、专业管理队伍尚不完善等是整个中原经济区文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文化经济格局、刺激文化消费欲望、制定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政策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民族变迁和考古文化与中原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均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认为,形成广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与中原有联系,又有差别且具有地方色彩;夏至战国末,广东地区的民族(含部族)在社会制度和民俗方面比之中原及岭北先进的民族或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但其经济、文化还是缓慢而逐步地向前发展着,华夏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文章还提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岭南文化进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湟地区是西北边防要塞和交通要道,历史上长期受到中原封建王朝的重视和经营以及不断的开发,青海地区的发展以河湟地区为中心。近代以后,在战争的迫使下,国民政府调整政策。同时受西方经济、文化、思想等影响,河湟地区开始走向近代化。反映在河湟地区社会生活方面,就是服饰、饮食、住房、交通等物质生活方式和教育、文化娱乐方式等精神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时也反映在民主、平等、法制、国家观念等思想意识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中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域名称概念.狭义的中原,是指现在的河南省地区;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下游地区,但主要指以河南省为中心,以及周边部分地区.中原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来自于中原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环境.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外来文化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国内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原民间艺术的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加强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早在更新世初期 ,就有人类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活。最先他们生活在以昆仑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在距今 30 0— 2 0 0万年前 ,他们沿着黄河和长江逐渐向其中下游地区递迁和拓展 ,从公元前六千年开始至公元前二三千年的尧舜禹时代 ,城池和居民聚落及祭坛建筑遍及黄河、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形成了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 (即中原 )文化的两大文化区。大量史实证明 :我国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文明史。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源于农耕文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传统和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熟人道德,传统文化精神并不适应现代市场社会理性化、法治化公共生活的文化需要,对中原崛起有阻滞作用,要实现中原崛起,必须促使中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文化反思,引进现代社会所诉求的公民文化和法治文化,从而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获得现代化发展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云南遗民陈佐才以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陶渊明、杜甫、王维等诗人为模范进行创作。他从人格品性、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三个维度紧紧靠拢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文化理念和文学审美好尚,体现出边疆文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其诗歌推动云南地方文学与中原主流文学的交融,促进中原文化在云南地区的传播,可谓明代云南汉文学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牧区学生多是生活在边远高寒的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当地交通闭塞,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如果希望牧区学生在如此条件下也像中原腹地的学生那样,在小学语文学习方面,见多识广,思路开阔,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牧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欲论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必先界定“中原”、“地方”的地域概念及“文化”的范围,否则无从谈起。“中原”这一地域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是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也有人认为禹定九州,九州即中原。本文讨论的中原文化,是指广义的中原地域内的文化。“地方”这一地域概念,本文是指中原以外的周边地区,凡是在这些地方产生的文化,即为地方文化。如说得具体一些,有时以当地的地名来命名文化,如关陇文化、闽文化、吴越文化、赣南文化、潮汕文化、划分得范围更小一些的有武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中原崛起”口号的提出,中原城市以原来的相对“闭塞”逐步走向“开放”,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新时尚,在中小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随之孕育,它在丰富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还引领了一直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风尚.笔者以为,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不应仅局限在经济发展与物质丰富层面,还要以居民幸福感和贴近日常生活的文化角度来衡量.河南省的中小型城市,近年来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因而通过对比,更能体现出音乐文化与大众生活关系的互动与影响,故本文以音乐文化发展为例,详细阐述了也着重提出了音乐文化对大众生活的调节和引领作用,更加强调了当代音乐文化与大众生活要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桂东北多族群区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地区是古代中原沟通岭南与海陆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里生活着汉、瑶、壮、苗、侗等18个民族的20多个族群.各族群操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天然语言生态博物馆和独具特色的多族群生态博物馆.该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族群文化特色与优势,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努力建设多族群和谐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16.
昭通是云南通往内地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与滇文化交流的纽带。昭通早在先秦时期就与巴蜀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并受其影响昭通成为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经济文化得到发展。此后昭通与巴蜀的联系即连续不断,为以后中原王朝对云南开发和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原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文化和主干文化,数千年来它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以极强的辐射力影响其他地域文化。中原文化对其他地域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众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借助中原人口的不断外迁而产生的。这些外迁的中原人把他们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等带到当地,使中原文化与那里的土著文化融合。在中原人外迁的广大地区中,古越地是中原人流向的一个重要区域。越地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接纳来自中原地区的各类人才。中原就是通过人才的不断输出,使中原文化对越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商周时代起,岭南地区的南越文化就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秦汉统一岭南以后更为强烈。中原汉文化的传入,加快了南越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密切了中原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关系。在中原文化的推动下,南越也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一、渤海国时期东北亚政治的总格局渤海国时期,以唐朝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农业文化,在当时,它是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以唐帝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着东方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唐代,中国的封建经济、政治、文化是世界东方的中心,在东北亚,不仅在唐帝国版图内的渤海国等少数民族地区学习中原经济、政治、文化,“与华夏同风”,与唐“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而且东北亚的新罗、日本,亦以唐代经济、政治、文化为学习榜样,与唐频繁地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宣传,目前对唐初以陈政、陈元光为首的87姓中原移民入阂,开发泉潮地区,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民族和睦,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及促进闽南文化的形成方面的意义,已经形成了共识。但也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难以有效地取得突破。二是田野调查的力度不够。三是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对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一)在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研究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大力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二)加大田野考察和文物的收集力度。(三)着力于研究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