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两个物块(质点)A、B,两物块可相对系统质心做简谐振动,这一系统就构成弹簧双振子.弹簧双振子是中学弹簧问题中较复杂的一类问题.在这类问题中,物块受变力作用,相对地面和质心都有运动,如采用牛顿定律处理往往难以奏效.仔细分析,若双振子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是一个孤立的相互作用系统,此时若将碰撞的物理模型应用于该问题上,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基于当下新课改及高考机制创新,本文对建立物理模型在高考中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介绍。同时,以高考物理复习为主,对物理建模步骤及问题影响进行分析,以提高物理学习效率、高考成绩及核心素养增强为导向,对物理建模的实际作用进行阐述,为学生爱上物理、爱上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有关弹簧的问题问题多是一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综合性强的问题.高中生往往对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过程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建立与之相关的物理模型并进行分类,导致弹簧类问题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下面对弹簧问题进行问题归类,有助学生对弹簧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论述了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模型特点、主要功能,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中学物理中常见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模型,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无数种,但从运动轨迹上分,不外乎直线运动模型和曲线运动模型.由于直线运动模型较为普遍,本文就以贯穿高中物理始终的曲线运动的两种原始模型,即平抛运动模型和圆周运动模型为基本模型来谈谈应用物理模型解题.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类试题来看,经常设计一些与弹簧相关联的题目,这些问题往往会涉及物理学的各个知识点,从力学观点来看,由于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的不断变化,往往使得问题难度增大,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弹性势能在中学没有给出计算公式,所以学生对这类问题感觉比较棘手。要想解决有关弹簧的问题,首先耍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技巧和思路。我们可以抓住弹簧的特殊位置对其所处的状态加以分析,把变量转化为状态点间的关系去进行分析求解。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分析弹簧对物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运动形式的一门自然科学.而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现象间有着下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方面反映了必然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为了使研究变得切实可行,必须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将问题理想化,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用来处理某些实际问题.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受力分析时同学们会经常遇到弹簧这个物理模型,并且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常做常错,不能找到一种正确的解题方法.下面就对这类问题进行探析归类整理,并从中找出一些共性的解题规律与方法.一、弹簧弹力的特征产生弹力的物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形变极不明显,其形变和弹力均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发生突变,可瞬间产生、瞬间消失,如钢丝、细绳和轻杆等这样的物体称为刚性体.另  相似文献   

12.
李萌 《考试周刊》2012,(9):135-137
任何物理模型都是采用理想化方法,通过对原型客体(具体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近似而抽象出同类原型客体的共同性而建立的。它是一个主观抽象和客观具体的辨证统一体.具有理想性和客观性、抽象性和可变性。由此决定了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心理机构是想象和迁移.并需要抽象思维与之对应。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达到定型阶段,还不能完全去应用.故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就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可使我们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所以,物理模型在教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深入开展,物理教学方法随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作出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物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解答抽象化物理难题的正确率,则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物理模型能够将抽象化的物理概念简单化,从而帮助高中生掌握与理解物理抽象化的概念,进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素养。本文主要对物理模型的建立进行论述,并分析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是由物理模型的形式展开的,这些模型来源于实践却又比实践深入许多,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很强的普遍性和抽象概括性,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比较吃力,但是如果掌握和理解了这些模型的本质,就不难理解由它展开的物理教学内容,当然也就很容易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16.
数学和物理作为理科的主力军,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二者融合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非常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模式,还能启发学生综合二者的联通之处,运用物理思维和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丁利 《西藏教育》2010,(8):26-27
表象亦称意向,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心理过程,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意识导向,在头脑里显现出相关图像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呈现的图像是基于以前的记忆,是将以前见过的画面再现出来,这种表象在认知心理学中称为记忆表象;如果在头脑里呈现的图像是根据当前的信息提示或者意识导向构建出来的,这样的表象称为想象表象,  相似文献   

18.
物理模型是物理思想的产物,它可以帮助人们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舍弃次要因素与无关因素,使物理过程得到简化.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可使我们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因此,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小平 《考试周刊》2011,(78):175-175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相似文献   

20.
一、物理研究对象和过程的模型化物理问题常常要求我们,找出物理对象、运动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正确确立物理对象模型和实际过程的模型,以便寻找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研究一个铜球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的运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铜球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铜球上不同的点所在空间位置各不相同,很难严格确定铜球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其次影响铜球运动的重力,即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严格地说,它不是恒力,因为引力和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都会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还有空气阻力,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样铜球的下落运动,相关因素较多,但如果我们排除实际过程中一些次要因素的于扰,如整个铜球在一个广大的空间中运动,其线度远远小于所处的空间大小,其大小和形状等特性处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可以忽略,而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