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音像话“三峡”张连茹高中语文第一册的《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的散文名作《长江三日》。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冲程塘、穿巫峡、下西陵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但是,学生们对三峡知之不多,缺乏对三峡的感性认识。那么,体...  相似文献   

2.
《三峡之秋》是一篇颇具神韵的写景散文,作家方纪以其奔放、流畅的笔调,描绘了长江三峡迷人的秋色。朗读这篇文章应把握住热烈而又深沉的基调。下面分段谈谈朗读要点。第一自然段选取橘柚树来总写长江三峡的秋天来临。第一句“三峡已经是秋天了”点出了文题,“三峡”和“秋天”要重读予以强调。“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橘柚树”是本段描写的重点,也应重读。“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  相似文献   

3.
新编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1982年秋季始用本)中的“北京人的群居生活”,是第一章《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中的重点之一。在这部分教材中叙述了北京人生活的环境、社会关系、语言和艰苦的生活。共四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教材与试用本相比,有两点变动。一是第一自然段的小字,改为大字(修订本取消了小字);二是原四、五两自然段,精简合并为一段。下面按课文顺序对教材作些分析并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教例简述] 第一个环节:15分钟。任务: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胳。步骤:①初读一遍,然后按自读提示把课文划分为两大层次,再把第一层次划分为“诗人学者方面”和“革命者方面”两部分。②读第一至第七自然段,把此部分作为一篇完整的短文,划出:第一,“开头”“结尾”互相呼应的句子;第二,文中与“开头”、“结尾”相照应的词、句,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及卓越成果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册语文教参》,在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文时,把第二自然段划入第二部分。我认为不妥,应划入第一部分。划分层次(段落或部分)遵循“单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它要求一个层次只能有一层意思,并且这层意思要完整。既不能把属于这层意思的一些语段“送给”另一层,也不能把属于另一层意思的某些语段“刮”一点来给这层意思。我们可简析一下《讲话》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第二自然段——论述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第三、四、五自然段——论述马克思在科学方面的杰出贡献;第六、七自然段——论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第八、九自然段——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悼念。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如果分层的话,那么,第一、二自然段属第一层(即第一部分),其意可概括为:马克思的逝世造成巨大损失;第三至七自然段属第二层(即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6.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花朵的开放的。(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有了自己的感受吗?我们按照花朵开放的时间顺序来交流一下。师:谁来读牵牛花?生:“凌晨四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师: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小喇叭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资源分别以“文化地理”、“三峡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选出的220多篇文章为基础,并参考了部分专著,应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理论研究、长江三峡文化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长江三峡文化地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梅花岭记》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记事开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写史可法殉难的原因和决心。“知势不可为”,是史殉难的原因。“誓与城为殉”,说明史的决心。“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和“喜曰”,表现史的高风亮节。第二自然段接着写史可法殉难的经过和在梅花岭上埋衣冠的原因,点明梅花岭本题。史先是“拔刀自裁”,然后是“大呼德威”,最后是“大骂而死”。史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自然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理解括号在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列综合算式时能正确地使用括号,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算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教学分四步进行。一、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P.65)问:这段话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些什么问题?学生看书后回答:“这段话有两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列综合算式时,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括号;二是常用括号的种类。第二个自然段讲的是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里面有一个新知识就是中括号。”二、认真观察,判断算式的运算顺序。在学生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出示例题(P.65例2),让学生先观察有哪些运算符  相似文献   

10.
《背影》中的“买桔图”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该文第六自然段描绘的一幅“买桔图”,叙写父子离别之情,尤其感人至深。这个片断,紧扣题目,两次正面“写背影”,与开头的“点背影”、结尾的“忆背影”遥相呼应,是刻划父子情的重点段落。怎样引导学生学好这个重点段落呢?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训练: 第一步:划分层次,理清事件,对学生进行思路训练。这一段以背影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可分四个层次(一是交代看  相似文献   

11.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5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1、2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3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4、5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1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2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体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中的第一节“买食品”,主要内容是关于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简单的乘法计算、加法计算、减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中南五省(区)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分为四个部分。我认为,其中第一个部分的划分是正确的,而第二、三、四部分的划分则是不正确的。这篇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就行了,即把第七自然段以后划为第三部分,写林冲被调去看管草料场,陆谦等火烧草料场,林冲在山神庙杀敌报仇。  相似文献   

14.
《一面》的数字教案四川/许政一、五个“一”标题《一面》;顺序“一种”,即时间;人称,一人称;头发一寸长;胡须如隶体“一”字,很具特色。二、“二”个部分①──(38)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紧紧扣题,后面若干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这既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15.
三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这些都是历代大诗人用来描写长江三峡(theThree Gorges)的诗句。今天就带大家到长江三峡去看一看。三峡全长193km,我们通常说的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大峡谷的总称。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Now,let’s start our journeyby ship.瞿塘峡(Qutang Gorge)为长江三峡的第一峡,它西起奉节的白帝城(Baidi City),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八公里。瞿塘峡的两侧山壁直立高耸,远远看去就好像是打开大门迎客一般。可是这个主人的家里可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会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是三年级上学期阅读训练的重点。自然段既是句子最基本的集结体,又是组成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读懂了自然段,能更深入地理解句子,同时又为读懂全篇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怎样读懂一段文章呢?《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我们观察事物或思考问题,也往往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先从全局着眼,再深入局部分析,然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地多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英语教学。这种方法使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翻译和语法分析上,把中学英语课上成翻译加语法分析课。是否有比传统讲授法更好的课文教学方法呢?有的,问答法便是其中的一种。 以高中英语课本第二册第一课《Portrait of a Teacher》为例。首先把课文内容划分为三部分:前两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第三到第十一自然段,自第十二自然段至课文结束是第三部分,每一部分为一课时教学内容。现以第一课时为例,说明如下: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要求做到:1.记住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九七九年二月我边防部队在对越南侵略者的自卫反击战中,英雄爆破手陶绍文奋不顾身炸毁敌人暗堡,壮烈牺牲的事迹。全文有六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是说在我边防部队对越南侵略者进行自卫反击战时,敌人的最后一个暗堡封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从“激烈”、“新的冲锋”、“战士们象猛虎一般”、“冲过一道道战壕”、“摧毁一个个暗堡”、“疯狂”、“封住”等词语和句子,说明了我边防战士的英勇和敌人的凶恶,从而突出了战斗  相似文献   

19.
杨智慧 《语文知识》2000,(11):34-35
著名作家刘白羽在《长江三峡》中借杜甫《咏怀古迹(之一)》咏明妃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巧妙地点化了王昭君的诞生地香溪。王昭君是我国汉民族和少数民族联谊的历史见证,当“江津号”航行到香溪的时候,作者激起的是中华民族在汹涌波涛中奋勇前进的豪情。显然,“生长明妃尚有村”是一个倒装句,是为了合乎近体诗格律的要求而变用的。这首《咏怀古迹》是七言首句的平起人韵式,首  相似文献   

20.
《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发生在年轻的卖票工人与鲁迅先生之间的一件事。 “书”是联系故事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纽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1)鲁迅先生托人代售书;(2)卖票工人想买书;(3)钱少买不起书;(4)鲁迅先生慷慨赠书;(5)书带来的安慰和力量。其中,第一、四两部分以鲁迅先生为主,第二、三两部分着重写卖票工人,而第五部分,即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则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