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儿子说他带的钱不多,我就借给他200元钱记者:你看到老太太是怎么摔倒的?彭宇:2006年11月20日上午9点左右,在水西门广场站,我从83路公交车后门下车,看到站台上很多人蜂拥着朝后面跑,一个老太太跌坐在离车门约两米偏右位置的慢车道上。我事后才看清,紧跟在我乘坐的83路公交车后面,又来了一辆83路公交  相似文献   

2.
2013年底,一组题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老外扶大妈?大妈讹老外?舆论指责“大妈”之声未落,视频证据已揭示了外国小伙撞到大妈的真相。剧情突然反转。一起事故,两种描述,道德和事实抢道,背后是复杂的公众情绪。最终,外国小伙赔偿大妈1800元,因交通违法被拘留七日,罚款1500元,因非法就业被拘留五日,罚款5000元,并将被遣送出境。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14,(1):100-101
2013年11月3日上午.一则名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的图片报道被多家门户网站采用.引发网友热议。该报道称“一名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旁边时突然摔倒”.并称老外被碰瓷掏了1800元  相似文献   

4.
父亲带着副官赶到东里堡迎接祖母时.看到祖母脸色阴沉,还以为是受惊所致.遂深情地喊了一声“娘”.并欲上前搀扶.可谁知道却引起老太太一顿数落:“你们干的这是啥事?亏你还五短长枪.打了几十年的仗!一不做.二不休.你们既然得罪了他蒋介石.就不该随便放他.你比张学良大十几岁呢.就这么糊涂?!”老太太把拐棍在地上敲得直响.“你们这是放虎归山.是造孽啊!蒋介石今后能不报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早晨刚一上班,就来了一位病人。那是一位老太太,看样子有六七十岁了,满头白发,身材瘦小,穿着一件旧大衣,一进来就不停地咳嗽。  相似文献   

6.
文章何不做到位林小树一家晚报1997年8月4日第一版以《只因没带零花钱如厕老人遭暴打》这一醒目的双行标题,报道南京一起骇人听闻的厕所风波: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晨练,后因肚子疼,去展览馆左侧的公厕方便。老太太刚解开裤带,突然从厕所旁钻出...  相似文献   

7.
张列 《湖北档案》2004,(10):29-29
杨慕兰,一位64岁的老太太,面对着50年前自己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和报道自己事迹的档案资料,哭了。  相似文献   

8.
王盛波 《记者摇篮》2009,(11):19-19
伯母家中的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照片,它为很多人所熟知:雷锋左手拎着包袱,右手搀扶着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太太,老太太的旁边,一位五六岁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拽着老太太的衣角。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日2日,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一个骑车的外国人旁边经过时突然摔倒,女子称被外国人撞到腿部并受伤。双方发生争执,"急哭外国小伙",经过医院检查,这名女子并未受伤,但外国小伙还是支付了1800元"医药费"。这条新闻一出,立刻引起众多网民的热议,"国人的碰瓷文化已经和国际接轨"、"碰瓷居然碰到了外国友人身上"……各种议论将新闻中的"北京大妈"推到风口浪尖。随后,局势急转直下,北京  相似文献   

10.
核心提示: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结果是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  相似文献   

11.
3月27日~4月5日,2005年中国斯诺克公开赛在北京举行,这个本来只有玩李才关心的赛事,因为一位持外卡参赛的18岁中国毛头小伙“搅局”,成为全国人民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朱娜 《传媒观察》2014,(6):10-10
正2013年12月2日,很多网站都醒目地挂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被讹"的类似稿件,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热血青年更是替这位"纯真"的外国人抱打不平。在当前国内环境中,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敲诈的事情并不鲜见,因此网友都一边倒地斥责大妈丢了国人的脸。然而第二天,新京报记者的一番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老外不仅不无辜,还很猖狂,视频中用流利的中文辱骂坐在地上大妈的画面十分刺眼。  相似文献   

13.
天口 《中国广播》2005,(6):21-23
今年5月10日,新华网上登出的一组图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叫好声、指责声此起彼伏。这是发生在厦门大雨中的一幕,记者忠实地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舆论场中出现了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价中,出现舆情急剧反转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舆情反转"的两个案例,即"中年男子马路殴打七旬老太"事件和"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事件,发现舆情反转是新闻失实在舆论场上的表现,其成因主要是记者主观臆断过多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信息处理模糊化以及新闻把关不到位。  相似文献   

15.
智慧与默契     
不久以前,一位来中国观光旅游的美国老太太,用那根曾经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有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月14日,西双版纳州档案局来了4位客人,这些自称是获救老人的家属带着锦旗和感谢信来寻找"救命恩人"。经过州档案局领导询问得知:2012年的最后一天,在澜沧江战备码头附近的一名老太太不慎栽入了湍急的澜沧江中。正准备冬泳锻炼的州档案局职工熊明同志听到有人在大声呼喊:"有人落水了!快救人,有人落水了!"老人很快就被湍急的江水冲出几十米远,熊明  相似文献   

17.
智慧与默契     
不久以前,一位来中国观光旅游的美国老太太,用那根曾经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有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很多个十字路口,都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幅场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却突然在一些慢行车辆后,动作麻利地摔倒在地。司机下来搀扶他,老人却怎么也站不起来……这个老人就是被网友戏称为"碰瓷专业户"的孙林。如今,孙林已经记不得自己重复上面的动作多少次了,从第一次真被汽车撞得骨折到把"撞汽车"当成养家糊口的生计,孙某用了1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读《水浒》,是在14岁那年.其时,报纸、广播仍在不断地公告一位八旬老人的指示.“《水浒》好就好在投降”.所以,从高官到平民,都被要求批《水游》.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听了广播以后弄不懂,就问儿子:“连‘水壶’也是‘坏东西’了么?还准用不?”  相似文献   

20.
事实判断:警惕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某地又见彭宇案",无论网络还是传统媒体,这样的标题既省事,也吸引"眼球".最新的例子就有是天津的"许云鹤案".2011年8月16日,网上出现了一个题为《天津车主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老太反被讹10万》的帖子.之后,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新闻标题是《助人为乐反被讹诈》《讹诈成"善举"绊脚石》《天津再现"彭宇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