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高考政治试题在构成上都包含四个要素:试题情境、试题设问、知识内容和试题立意。在这种"情境一设问知识立意"的结构式试题中,情境是载体和凭据,是决定试题命制成败的前提条件。对试题情境选编的研究一般可从三个维度展开,即情境的呈现、情境的选材、情境的编制。一、情境呈现:落霞孤鹜齐飞试题情境的呈现形式一般有三种:以文字的形式(包括外文和公式、数据等),以图表的形式(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以图像的形式(漫画、实物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从层次上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表现为原创型、发展型、借鉴型和纠正型等四种形态;从要素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表现为前提认定、研究视角、分析逻辑、方法论、思想观点、理论高度以及话语等方面。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途径可以依据表现形态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创设问题情境应建立在合理的平台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数学的各种理论无一不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果.一个好的数学问题离不开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  相似文献   

4.
<正>一、设计真情境,激发真期待从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上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什么是真实情境?陆志平老师认为"创设合适的单元学习情境,保持作品情境与学习情境的协调,不仅能使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也能使单元目标、任务等设计更加自然和谐。"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主题情境: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语文教材的编制模式:从分和合的关系看,有合编(综合)型和分编(分科)型;从教材的组织看,有文选型、单元型、模块型等;从单元的组织看,有文体型、专题型、主题型等;从贯串的主线看,有阅读型、写作型、知识型、方法习惯型和多线交织型等.  相似文献   

6.
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从心理学理论看,讨论是听、说、思的综合训练。提倡语文课堂上的讨论,是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具有群体性、语言性、思想性和问题情境性等特点。而这些又恰是面对全体,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每个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需要。同时讨论学习也是一种人际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改变学生不愿意接受他人观点的态度。现在,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出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语文教学更是掀起了课堂讨论热。课堂上师生对话、学生交流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可以…  相似文献   

7.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情境认知理论到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寓身认知、情境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同时,这些观点又可以从温和—激进维度进行分析.目前较为被学界接受的是温和的寓身认知观和情境嵌入认知观,激进的寓身认知观和延展认知观受到较多批评.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促进个体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心理学的视野,阅读有其无可替代的个体成长功能:从同化学习理论看,阅读有益于个体语言表达结构的获得、语词的丰富化和言语表达方式的重塑;从观察学习理论看,阅读有助于个体生活图式的获得、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品德的内化;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看,阅读可以让个体体验多重生活角色、获得和生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拓展补充现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国际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走向可以概括为:从注重量化表征到更加注重质性描述;从认为评价与情境无关到更加重视与情境关联;从把评价限定在孤立的过程到评价的主体、客体支持合作的过程;从静态判断到动态生成。这些年来,我国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也在进步,但总体上看,对素质教育如何进行评价及指标体系的建立尚在探索之中,更未被实践者所掌握。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材料作文已取代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而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材料作文以其丰富性、开放性和思辨性颇受命题者青睐。从2013年高考作文所选取的材料来源看,材料作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社会时事型,材料主要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闻报道,如新课标甲卷和山东卷;二是文学作品型,材料主要是编自如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成型的文学作品,如辽宁卷、四川卷;三是理论观点型,主要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是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理论观点,如上海卷、安徽卷。这些材料大都充满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11.
吴莉萍 《江西教育》2005,(14):68-69
误区一:虚假的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当然可以是模拟的或者虚拟的,但这一情境的创设须有利于学生真实地、诚恳地、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谓虚假的情境就是指:在这一情境中,学生所说的话往往不是源自内心的,而是表演式的、超过其认识思维水平的.所以显得不真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情境所设的话题过于宏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请看<我的理想>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两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和复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2010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呈现方式的两大特色(一)突出情境引导,考查核心知识2010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除6道时事政治题外的31道题中,绝大部分都需要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  相似文献   

13.
认知冲突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其观点是: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一致性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人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就会力求通过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地设置一些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4.
一国外各种现代教学理论,从所持的哲学观点看是各不相同的。从研究的重点和角度看也是各异的。但只要加以分析和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其主要表现是:一)注意应用心理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研究成果,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科学基础之上。早期的教学理论,多偏重于从哲学观点和历史资料中去进行理论的概括,忽视应用其他科学研究的成果。其理论基础一般都比较抽象和单一,视野也比较狭窄,因而论述也  相似文献   

15.
试题不论什么类型,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要素构成。为了考查被测试者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评价和表达能力,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中考政治的开放性试题无论在情境设置和设问方式上均呈现出多样性。 一、开放性试题的情境设置常见类型 1.理论观点型 理论观点型的情境,主要是在被测试者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新知识的特定境况,考查被测试者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从层次上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表现为原创型、发展型、借鉴型和纠正型等四种形态;从要素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表现为前提认定、研究视角、分析逻辑、方法论、思想观点、理论高度以及话语等方面。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途径可以依据表现形态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误区一:虚假的情境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当然可以是模拟的或者虚拟的,但这一情境的创设须有利于学生真实地、诚恳地、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谓虚假的情境就是指:在这一情境中,学生所说的话往往不是源自内心的,而是表演式的、超过其认识思维水平的。所以显得不真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情境所设的话题过于宏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请看《我的理想》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两个教学片段:[片段一]赵:您好!请问您长大想做什么?孙:我想当一名生物学家,把沙漠变成绿洲,让沙漠种出庄稼,长出果树;让我们生活的空间更大;让那些濒临灭绝的珍…  相似文献   

18.
试题由立意、情境、设问和参考答案四个要素构成,其中,试题的立意代表了命题者的旨意,反映了考查的目的。"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立意是试题的灵魂和核心,决定着情境、设问和答案的设置,也是衡量试题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2012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政治试题从立意看,能较好地反映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与知识的统一,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引领和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但少数试题也存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取向、核心观点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对大学学习研究这一问题的关注已经有近40年历史,而在我国,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时间还很短。要了解大学学习研究未来的发展,就有必要全面梳理和反思其基本方法取向、核心观点及未来趋势:方法取向看,主要应了解学习方法传统和信息加工方法传统;从核心观点看,可以考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从未来趋势看,应强调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研究、基于真实情境改进的设计研究、特定学习规律研究和学生学习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政治高考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核,特别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核,主要是采用新教材、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力图在新创设的情境中考核学生对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不仅不回避热点,而且迎着热点上。据统计,1997年高考政治试题涉及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