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诗鉴赏历来是考试中的难点,教师认真教学之后的效果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诗歌本身的跳跃性、不确定性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诗歌的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打开方式"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提升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攻克古诗鉴赏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发展高度,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普希金之于俄国、李白杜甫之于中国,都是如此。诗歌体裁的独特性,决定了诗歌教学应体现其独特的味儿,尤其是古诗教学。如何教出古诗该有的"味儿"?本文由师生同步观看线上教学《村晚》说起。  相似文献   

3.
"课文"就是引领学生推敲文字,督促学生读书做文章,把教材文本当作写作的范例来教。古诗教学就要推敲文字,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挖掘诗歌的深层含义,捕捉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实情感,并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诗歌所述的道理。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42):61-62
高中生古诗学习的现状不理想。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浓,加上个人的知识存储有限,一遇到理解不顺畅的情况就选择放弃;而教师本身的解读诗词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对诗歌的"文本细读"是重要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对诗词的精细分析和整体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质疑法等教学方法,保证"文本细读"在古诗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古诗教学在高中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均有涉及。但从课堂表现实际看,诗歌鉴赏课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或沉默无言,或词不达意,很少表现出学习的兴趣。从考试情况来看,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不高,且提高困难。  相似文献   

6.
选择《琵琶行》来释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冒险,一首古诗,一首家喻户晓浅显易懂的叙事诗,一首以叙事为主干、而非直接以情感为主体的长诗,一首在新旧教学里被"洗得发白"的典范诗,还能何为?这里至少潜藏着几个对传统诗歌教学极具破坏性的问题:一、叙事诗的教学核心是什么?是情感教学,还是构成诗歌内容主体的事件、人物教学?二、叙事诗如何处理情节教学、语言鉴赏及诗歌吟诵之间的关系?三、长诗如何进行课堂化处理,及诗歌教学如何突破与再生? 本文尝试以"关键词"来领入、破疑.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用韵较宽,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学习古诗,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唱诗、绘诗、写诗等教学方法 ,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古诗和现代诗的兴趣,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张蓉 《成才之路》2014,(32):85-86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最纯粹的语言。俗话说:"歌咏言,诗言志",领悟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对鉴赏诗歌无从下手、甚至畏惧的现状,让语文老师和学生在诗歌的教和学上面临挑战。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以及鉴赏诗歌的能力,交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方法无疑是重要的。本文以《望岳》和《春望》为例,略谈由"题目切入"有效解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艳 《考试周刊》2014,(13):44-4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由于现代化社会中学生接触古代文字、语言的机会日渐稀少,因此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如果仅从解释字面意思入手,则学生将很难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每一首诗的背后都蕴含一幅图画,教师在教学古诗时,把"诗"和"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画面的再现、形象的感染、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为小学古诗教学铺设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诗歌教学要求是:"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所以,运用各种朗读技巧来体味古诗的意韵是高年级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听古诗公开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不禁想起博尔赫斯的警语:"把诗交到一个不懂诗的人手里,就像把一把剑交到一个小孩子手中一样危险。"原本妙趣横生,形象生动,给人无限美感的诗歌,经由教师"引导""讲解",反倒美感尽失,诗味全无,实在让人心痛。教学现场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隆回县六都寨小学有计划地进行了"小学诗歌促读写"的实验.具体作法是:一、启发诱导,引起读写兴趣.结合课文中的古诗教学,简介我国古今一些著名诗人,重点介绍当地诗人;让学生欣赏优秀诗歌,激发学生的诗歌读写兴趣.  相似文献   

15.
古诗以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进入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成分。古诗之美,美在意境,情趣,韵律。古诗重情与景,但以情为重,往往是借景抒情、以景传情,它是诗人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想象力是诗歌的翅膀,通过诗歌"美境"再造,可充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意兴。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诗歌是一种语言最凝练、感情最真挚、节奏感最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更是如此。不可否认,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守住古诗教学的底线,并不断向上走,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特推出“古诗教学”专题,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但愿在我们蓦然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7.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负载着浓浓的深挚情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古人常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来形容诗歌的无尽之美。笔者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朗读教学,应通过形式各异的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古诗的艺术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训练了想象力,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初读解诗题通读全诗,以"指名读"、"自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一种语言最凝练、感情最真挚、节奏感最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更是如此。不可否认,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守住古诗教学的底线,并不断向上走,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特推出“古诗教学”专题,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但愿在我们蓦然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韦云钟 《广西教育》2014,(38):94-94
针对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古诗教学实践,从诗歌的阅读、鉴赏和课外补充三个方面探讨古诗教学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精髓。古今情志相同,我们没有理由遗忘传统诗歌;面对中学新教材古诗文占近百分之八十,学生却不愿意在古诗上花时间,高考诗歌得分率低的情况,本文从实践高中语文古诗"5+3审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解决问题,期望学生热爱古诗、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与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