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知识盘点】一、课标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言运用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  相似文献   

2.
【能力定位】一篇好文章的语言形式的前后联系 ,思想内容的脉络贯通 ,开头结尾的前呼后应 ,体现出一种有机的统一。这种统一就称为连贯和呼应。连贯和呼应的能力是文章结构的技艺。衔接与过渡是使文章的层次之间或首尾之间联系密切的结构文章的方法。培养衔接过渡的能力 ,对提高作文质量至关重要。【要点阐释】文章的连贯和呼应 ,是作者思路有条理的表现。从细致地观察事物 ,正确地理解事物入手来锻炼思路 ,使之活跃开阔又严密细致 ,是提高写作能力之本 ,应当放在首位。其次 ,在结构上也要采用一些方法 ,使文章各部分连贯呼应得更好。结构上…  相似文献   

3.
正一、过渡的技巧"过渡"在口头描述中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其作用不可低估。过渡用得好,可以使口头描述前后衔接,顺畅自然;用得不好,则会使口头描述变得生硬呆板,很不自然。因此,在口头描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过渡技巧。(一)"常语"搭桥"常语",是指拉家常式的朴实话语。在口头描述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是啊""当然""不错""的确如此""毫无疑问""不仅如此"等极其平常的话语来顺接上文,引出下文。也可以用"下面,我来说一说这件事""我可以给大家举这样一个例子"等极其平常的句子做跳板,来完成话题内容的转换,引出一个新的话题。"常语"过渡,虽无"彩桥"飞架之绚丽,却有"小桥"流水之质朴。  相似文献   

4.
文章的过渡,指的是文章意思的前后衔接和转换,层次段落之间的钩连。作者常常用词、词组、句子、句群或段落作为"过渡",使文章的上层意思顺利而自然地过渡到下层意思去。过渡在文章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功能,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恰当、巧妙的过渡,对文章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指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能力定位】文章的层次、段落要前后连贯 ,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需要通过“过渡”的手法使其连接起来。“过渡”在文章各部分之间起连接转换作用 ,使文章上下连贯 ,结构严谨 ,层次清楚。“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和说明 ,目的是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为完整和透彻。总之 ,过渡和照应都是使文章脉络清晰、文气通畅、内容严密、结构紧凑的重要手段 ,写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这两种写作技巧。“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表示各段落或层次间并列、因果、承接等关系时 ,需要适当地过渡 ;在叙事中内容上有转折时 ,需要过渡 ;在总结上文、…  相似文献   

7.
<正>【导引语】表达方式变化中的过渡,是指叙述、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变化交替时使用的过渡。用上一个好的过渡段、过渡句,表达方式变化时就显得衔接自然,文章就气韵流动,严丝合缝,否则就会血脉不畅、难以卒读。具体地说,表达方式变化中的过渡,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由叙入议的过渡。当作者叙述、描写完之后,欲加以议论、抒情时,中间又补入一小段文字用以过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娇,  相似文献   

8.
《动漫界》2022,(20):18-19
幼小衔接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需要相互衔接.之所以用"衔接"这个词,而不用"连接""对接"等,强调的是幼小衔接要具有自然、吻合(无缝隙)、内联、适宜等方面的内在特点.  相似文献   

9.
衔接过渡技能是指教师采用适当方法或形式,引导幼儿从一个活动(或环节)转向下一个活动(或环节),使活动有机衔接、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0.
正【题目类型】半命题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初一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原题再现】家乡的景,美不胜数;家乡的人,热情有礼;家乡的情,纯洁无瑕。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生活在当地的外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人,谁不对自己的家乡有份难舍的情怀。请你以"家乡的_________"为题,写写家乡的景物、风情、人物、故事,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衔接"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连接。实现"中小学衔接",使小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中学学习,促使小学生升到初中后的"教与学、师与生"能尽快地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使中小学教育能够很好地连接与延续,促进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话题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清代学者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襟抱"指襟怀抱负,"学识"指学问见识。  相似文献   

13.
<正>【真题回放】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解题指津】(一)细心审题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需细心审题,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里,也是我的舞台"这个题目涉及的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这里"、"也"、"我"和"舞台"。其中"这里"是叙事的落脚点,然而"这里"一词表意宽泛、丰富,我们可以赋予它很多具体的内涵,如"社会""家庭""学校""网络""自然"  相似文献   

14.
浏览网页,发现许多网友经常在自己的QQ日志、微信朋友圈或博客中使用"存谢"一词。诸如"【存谢】XX报刊发表我的XX文章""【存谢】XX好友寄来XX礼物""【存谢留念】XX远道而来看望我"等等。其实,这些"存谢"均属望文生义、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思路】秋游的时候,琳琳水壶的扣子掉了。"老师,我这个水壶和带子连接不了了。""老师,他的水壶扣子坏了,所以连接不了。""老师,我的书包也是扣子连接的。""我的水壶和带子不是那种扣子连接的。"由琳琳水壶的扣子掉了引发了幼儿谈论各种连接的问题。其实,连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连接问题。如喝完水后要把瓶盖对准瓶口旋紧,游戏时要将积塑花片对准插口或槽等插好……幼儿经常遇到连接问  相似文献   

16.
<正>【文本概述】《故都的秋》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主旨,通过描绘"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鸣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等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秋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调动了多项艺术手法,例如比喻、对比、排比,采用了多种句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目标】一、学习文章"借景抒情""对比""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手法。二、揣摩本文的语言,领会"排比""比喻"的修辞手  相似文献   

17.
龙国芳 《快乐阅读》2011,(11):78-79
"语言表达连贯"这个考点历年来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这一题型也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一、前后的勾连性"嵌入式"的句子,既要"勾前",又要"连后",只有这样,才能使句子的衔接紧密,脉络贯通。如:【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现、第、任"等9个生字,会写"现、之"两个字。2.能在预设情境中读出童话的趣味,并运用"____来____去""______极了"短语形式练习说话。【学习重难点】1.会认本课"现、第、任"等9个生字,会写"现、之"两个字。2.运用"____来____去""____极了"短语形式练习说话。【教学准备】1.字卡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积累字词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材分析】《识字4》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充满童趣的儿歌,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儿歌中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中有11个字是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编排此文的目的是借助儿歌识字,同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小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蚂蚁""蝴蝶"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语,会写"蚂""蚁"2个字,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博物馆藏元代吉州窑瓷枕,墨书【相思引】【隔浦莲】。以科学的逻辑起点为前提,比对考释词集所传,瓷枕所书的重复字符分别为"娇眼""何事",意思妥帖且合词韵;结合内证、外证可知,周邦彦【浣溪沙】作为本词,枕上所书【相思引】由它改编而来,二者是源流关系;参照瓷枕墨书,校勘辨析【隔浦莲】,"檐花帘影"比"帘花檐影"更合真意,"水亭小"宜归属上片等。误持瓷枕"宋代说"者,释读重复字符为"眼眼""事事"不合情理,据传本【隔浦莲】推测瓷枕烧造年代则逻辑颠倒。在文献记载之外,这方瓷枕作为直观证据,尤其可以补充周邦彦词在民间的传播材料,丰富完善清真词影响史,推进词曲考古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