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德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为创新高校德育思路,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当前,我们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以情感为基点,凸显以人为本理念;以培养道德感染力为重点,加强典型的示范引导功能;以形成积极的道德行为为中心,强调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作用;以强化环境熏陶为依托,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关心”为主要特征,以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在西方德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欧美的中小学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缺失关心的情况,因此,体谅模式对改善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体谅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势,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对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应用的策略进行了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3.
景光仪 《中国德育》2006,1(10):89-91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P.McPhail)及其同事首创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德育模式(the con-sideration model)。体谅模式后来广泛流行于北美,是当代西方国家影响最深远的德育模式之一。一、运用问卷调查学生需要,确定道德教育目的196  相似文献   

4.
胥平 《考试周刊》2009,(20):231-231
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及其同事创立的体谅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中心,其包含的德育教育理念、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师之爱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爱业绩和爱学生两个向度,爱学生又分为本能之爱和理性之爱两种类型。我们提倡基于责任、以学生为对象的理性之爱。这种以学生为本位的理性之爱有三个层次的表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疾苦,上好每一节课;关注学生的成长,尤其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依托道德情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注重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在高校课堂中,可运用道德两难法、体谅模式、情景模拟法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做到宏观把握,微观着手,保证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在细节处见光芒,无声处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新的学习模式,要注重学生3种能力的提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爱芹 《职教论坛》2006,(22):48-50
价值澄清理论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对有关价值观进行澄清,注重学生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复杂多变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社会,价值澄清法为高职院校进行现代德育模式的整合与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实现高职德育目标,增强高职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活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寓学于乐,提倡以学生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旨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兴趣和需求,以社会道德体验活动为教学主线,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正确的社会道德认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浓厚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0.
体谅德育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P.McPhail)及其同事创立。该模式是基于大量的实证调查,通过对社会冲突的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体谅、关心他人,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德育策略。体谅德育模式风靡欧美,同时也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