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作品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既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又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鲁迅的作品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于个性的表达中酣畅着审美的创造。这是鲁迅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也是鲁迅个性人格的魅力和生命力。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于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通过其语言的艺术特色感悟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孜孜以求的鲁迅作品教学不仅仅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而且更要从文学角度还原"真实的鲁迅",应立足于立人、思变和怡情,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感悟鲁迅.在这种感与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整体把握,体味作品的人性美、生活美、语言美,感受作者的人格美,从而获得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其中争议之一就是关于鲁迅作品该不该选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师觉得鲁迅作品难教,学生的感受就是鲁迅的作品难学,体会不到鲁迅作品的美。专家们开始考虑在中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中减少其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再也看不到鲁迅作品的价值和魅力。近几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惧怕鲁迅作品教学问题,似乎是阻碍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使学生接受鲁迅作品,关键还在老师身上,老师要把学生引入崇高的美的意境,使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魅力,这样才不惧怕学习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在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典型人物。学习鲁迅作品中凸显人物个性的描写手法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熟悉的鲁迅作品,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鲁迅作品中人物描写的典型范例,培养其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鲜明特征,表现人物个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许和平 《教师》2013,(28):107-107
深度阅读鲁迅作品,利用鲁迅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实现对中学生的有效引领,是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鲁迅的作品内容丰厚,很有深度,我在教学鲁迅作品时是从以下三个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1.读——划拨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抚摸式地阅读体悟鲁迅的作品是严肃的作品,所以我要求学生阅读时要有一种严肃感、虔诚感,要认真仔细,从作品的开头到结尾,一个字一个字地抚摸下去。我这里说"抚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一、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鲁迅作品最显著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即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他在《集外集〈穷人〉小引》一文里说:“……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任何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学习鲁迅作品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不少学生却对鲁迅作品心存畏惧,无法体悟鲁迅所写的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所以必须突破他们对鲁迅的固定看法,将鲁迅"拉下神坛",让学生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不再害怕鲁迅。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大量减少鲁迅作品引发社会对"鲁迅作品大撤退"的忧虑和争议.从"神圣化"到"凡俗化",对鲁迅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对其作品政治化解读基础上的.这种解读都没有呈现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鲁迅.对鲁迅作品在题材内容、主题倾向、语言修辞方面的非议也是其作品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鲁迅作品具有原创性、源泉性,也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永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调整了一些鲁迅作品,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热议。与其就鲁迅作品是否重要、能否删减进行论争,不如就鲁迅作品的教学作一番探索。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有文体全面、侧重童趣、主题丰富与时代跨度大等特点,因此,鲁迅作品教学应做到:还原真实的鲁迅,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重新架构教学体系,渗透鲁迅思想文化观,并补充时空背景,进而揣摩形象、关注语言,提高学生的品味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相似文献   

12.
对教材中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一些教师觉得语言艰涩,思想深奥,难以读懂,更难借鉴。所以,长期以来,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就成了禁区。但是,鲁迅作品博大精深的内容,高超精湛的技巧,犀利精彩的语言,无论如何对学生总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努力探索鲁迅作品和学生思想感情、写作技巧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相通之处,读和写还是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能够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但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介绍鲁迅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掘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鲁迅代表自由、正义、伟大,他为丰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鉴赏鲁迅作品是一门艺术。本文作者树立"以生为本",结合教学实际,畅谈了提高学生鉴赏鲁迅作品水平的门径。  相似文献   

15.
杨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Z1):78-80
鲁迅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情操有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却步入了误区:重视语言教学,忽视文学教学,重视知识教学,忽视能力提升等。这些教法束缚了学生创新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科书各册均有鲁迅先生文学作品选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执教鲁迅文学作品,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突出鲁迅革命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精神的概括。执教鲁迅的作品要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突出鲁迅的斗士形象及其革命精神。而鲁迅的形象和革命精神正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这样,就要把学习鲁迅作品与学习鲁迅精神结合起来,使学生像鲁迅那样做人,像鲁迅那样奋战。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2013,(10):10-11
语文教学中是包含着"美育"的,语文的"美育"往往离不开诗歌。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意蕴,通过品析诗歌语言的内涵美,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诗歌诵读的音律美,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因此中学老师在教学鲁迅作品的时候要关注对鲁迅自身的解读,让学生对鲁迅有兴趣,用鲁迅的作品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走向深邃:首先强调"人"的鲁迅的一面,鲁迅是人,不是神,教师要把他从神坛拉下来,还原为人;其次强调"思想者"的鲁迅的一面,突出了解他的"立人精神"。通过对他鲁迅自身经历的介绍,对文本新的解读和联系现实等方法,引导学生真正从心底去接近鲁迅、喜欢鲁迅、尊敬鲁迅。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伟人,其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价值,因而研究鲁迅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的教学中,要做到三点:接近、理解和创新,这样才能从内在层面把握鲁迅精神,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