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学和心理辅导两个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维 《现代企业教育》2011,(24):285-286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新兴心理学思潮,它主张关注和培养积极因素,修正和弥补传统消极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实践点出发,简要探讨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和同伴群体等多个主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取向,制约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新兴的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积极品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启示,可以丰富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改进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介绍,分析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意义,重点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职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了其研究的范围、功能与作用。分析了生物教学的现状,以及与积极心理学之间的联系。从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情感要素、激发学生的积极行为几个方面,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积极心理学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分析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着力于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当代心理学研究领域长期为消极心理学所占领,它的三项使命中,只余一项被人长期关注。积极心理学欣然接手另两项使命的研究,并在历史发展、社会及个人发展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下,顺利地完成了当代心理学使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以积极的生命情感、积极的生命品质、积极的生命关系、积极的生命意义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职校生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的双赢。建构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代理念,开设校本化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在职校生活中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一门新兴科学。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开拓教师语文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从学生主动权、师生关系、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环境五个方面,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的积极心理进行研究。小学数学学习以体验式学习为主,重视感性认识,所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很有必要。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的幸福促进、价值实现、人际和谐和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学科。积极心理学能够被应用到幸福教育、优势美德培养、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积极心理资源开发、人生意义教育五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进,能够促进思政教育自身发展,为解决思政教育热点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渗入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理,运用心理知识来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积极心态。本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以期将积极心理学更好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它提出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等三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积极心理有关的变量。教育要培养学生进取向上的态度、体验幸福的能力、提升自我的心灵、快乐达观的情绪和优秀美好的品质等积极心理以达到人生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在西方学界的影响日盛,并对我国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国际上,积极教育的落实从类似PRP项目和施特拉斯港项目到吉朗文法学校的系统实践正稳步向前。我国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整体上呈现良好态势,然仍缺乏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积极教育操作实践框架。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于国内学校实践,其要点宜集中于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三大支柱,从理论出发落到实处,以人为本;积极心理学学校实践的策略则须关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幸福感,充分发展积极教育,同时关注教师的积极发展;其方案的落脚点包括"以‘培优’代替‘补足’的教育模式""增加社会实践和体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同理心"以及"营造积极的学校管理文化"等。营造促成积极建构的教育生态,是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首要和核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德育工作受到诸多消极社会现象的冲击,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消极的认知、消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教学行为也普遍存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上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启中国当代的时代文化,与德育在价值趋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一致和互补,为化解中职德育教学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有助于中职德育教师确立积极的认知和情感、发动积极的行为、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朋辈辅导者,应持有人可以积极改变和助人自助的理念.在朋辈辅导过程中,朋辈辅导者主动与被帮助者建立起助益性的朋辈关系,以促进被帮助者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9.
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主要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把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作为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中积极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助于在高校的危机干预工作中,把学生当作充满潜力的个体,提倡积极预防,在解除其危机状态的同时,拓展其潜在的心理能量,培养积极人格,实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