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在“权利竞合”情形下,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和体育权利所保护的法益呈不确定状态,导致体育权利法律属性界定的困难.将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前者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权利,后者因权利主体、内容等的不同而不同.将体育权利作为文化权利有助于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的体育权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公民权利内涵和体育需求发展的分析,以及对公民体育权利法律规定的有关论述,揭示了体育权利已成为现代公民权利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而提出,确认并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反映了当代国际上体育立法的一种趋向,更应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立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保护公民体育权利:全民健身计划的法制透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民健身计划反映了我国公民体育权利保护的重大进展,是进一步实现体育工作的宪法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行动纲领。它蕴涵着广大公民多方面体育权利受到国家权力和社会条件保障的法制要求,具有深刻的法制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对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关系要素、法律渊源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4,(5):109-113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对B市L社区女性居民体育参与的调查分析,讨论城市女性居民对体育权利的认知。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城市女性对于体育权利的认知是模糊的;不同年龄、阶层的女性对体育权利的认知存在差异,在体育权利的实现上已退休的女性居民要明显好于正处于工作期的女性居民;女性居民对体育权利认知的背后蕴含着性别角色和社会文化期许;研究进一步认为城市女性居民体育权利认知是传统社会观念笼罩下的理想世界,原因在于:法律上对体育权利界定的模糊导致公民体育权利的整体认知不明晰,在权利享有上存在性别差异;法律、制度和观念是制约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的障碍;"有钱有闲"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基础。将体育权利提高到和生命权、健康权等同的位置,积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公民的体育权利,大力提高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再论公民的体育权利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再论公民的体育权利于善旭出于对体育法制某些基本问题的关注和兴趣,笔者曾于1992年以《论公民的体育权利》为题发表拙文,呼吁重视对公民体育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提出应将此作为我国体育立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1]几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进步,法律体系的不断地完善,我国逐渐在法学重点研究课题中引入了公民体育权利这个研究课题。在国际上,公民体育权利也只是近几十年才开始提出的。所以关于公民体育权利的保障以及执行力度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完善。在我国《宪法》和《体育法》中,对于公民体育权利未作详细的规定。公民体育权利是一项推进社会公平权、文化权以及经济权等等以公民身体健康为基础的权利。体育权利主要体现为法律法规中的人权,其延伸的含义却不能包含在人权之内,所以应当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与制度,对公民的体育权利以及与体育有关的权益予以更全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民体育权利法规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显示:公民时体育权利实现的认识程度较低,加强宣传,强化公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激励公民参与体育活动、参与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公民体育权利实现意识不强,对体育权利救助机制设置的重要性和体育权利保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地方有关体育法规制定及宣传仍然满足不了公民对体育权利实现的需要.公民对体育权利实施的法律程序缺少了解,这种现状不利于公民体育权利的顺利实现.建议:修改完善体育法;制定配套的体育法规,构建保护公民体育权利的法规体系;建立体育仲裁制度,依法解决体育纠纷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日本《体育基本法》的立法情况和立法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对中国《体育法》修改的可借鉴之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法》应该对体育进行较高的价值定位,并界定清楚所调整的"体育"的概念和含义。《体育法》修改应确认公民体育权利,并要以公民体育权利保护为立法理念的核心,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还应明确法定体育管理体系,确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组织的权责与义务,增加对基层体育机构和组织建设的立法内容。要考虑到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体育法》及其配套法律和政策能够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权利保护视野下的体育法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事业发展要求加强体育领域相关权利的保护,体育权利涉及体育参与者在体育活动及体育事业中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对这些权利可以按照主体划分为体育人权、公民体育权利、运动员体育权利和体育产业权利等。从权利保护的角度看,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权利规定不够系统,缺乏对大众体育权利的保护、权利宣传不足以及体育执法中侵权现象明显等等,所以必须以权利保护为核心,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相关权利的保护程度应成为评价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公法和私法层面阐述和对比美国奥林匹克体育、业余体育法、职业体育、大学体育和高中体育中所涉及参赛资格规定和解决争端程序的现行法律制度.研究表明,美国法律没有任何确认参与体育的宪法保护的权利,运动员可以通过仲裁来重新审查资格,尽管大学或中学的比赛有很多,美国却没有审查学生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法治社会中,权利保护是基本内容,权利主体依法追逐自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形式,可作或不作某种行权利的行为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有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但在竞为,也可要求国家和其他组织、公民作或者不作某种行为,从而技体育实践中,存在着忽视运动员权利诉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与法律地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杰 《体育学刊》2006,13(5):14-17
根据体育活动的内涵、功能以及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研究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和法律地位,认为:体育权利的内涵应该确定为:每个公民获得从事体育活动的资格、条件与技能,从事自己所选择的体育活动并且从中获益的权利。该权利由利益、资格、要求、技能与自由5大要素构成。公民体育权利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建设节约、和谐与创新型的社会,实现公民的全面发展,应该提升体育权利的法律地位。从身体健康权和文化权利的角度看,体育权利应该属于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健身是每个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作为我国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健身权利理应得到尊重和有效维护.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的法律保护还比较薄弱,残疾人体育健身的权利还未充分体现,有必要依法保护残疾人体育健身权益,提高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普法意识,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健身保障法律的宣传,并建立相应的宣传机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形成助残、尊残的良好风尚,推动残疾人体育健身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艳  谢正阳  薛原 《体育科研》2011,32(2):96-100
公民的体育权利是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基点和终极目标,全民健身体系则是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方式和有效途径。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和维护公民体育利益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有助于公民表达自己的体育需求,而且也是公民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公民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阐释了公民参与的涵义、必要性及其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公民体育权利与全民健身事业的法律保障问题,提出了全民健身体系中公民参与的宏观条件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以公民体育场地的使用为切入点,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障的第三方部门监督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民体育权利保障的第三方部门监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体育权利有效保障和实现的重要途径;公民体育权利保障的第三方部门监督的实现要以加强立法,提高第三方部门的法律地位为基础,以政府扶持为依托,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权利的内涵及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和研究体育权利的涵义、性质、实现等问题。研究认为,从立法上讲,体育权利主要属于宪法确认的公民和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由《宪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将其具体化并保障实现;从目的和内容上看,体育权利还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健康和自由利益的维护,由民法上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提倡到保障:新中国体育权利立法的发展与期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的基本内容是保障人的权利.新中国建立以来,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倡国民体育的条款,到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对保障公民健身权利的明确,呈现出我国公民的体育权利在国家法治进程中不断进步的历史足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民众健康不断创立法治保障的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权事业及其立法的发展,公民的体育权利逐渐成为我国公民权利体系的重要内容,最终以明确的法律语言宣示了公民的体育权利,将公民体育权利的法治保障发展到新的境界.而迈向体育强国,则需要进一步依法实现广大公民对体育权利更加充分普遍而真实的享有.  相似文献   

19.
公民体育权利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主要推进者,但存在政府行为"失范"等问题.亟需改革;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为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但公民可利用的体育物质资源不充分,亟需丰富;不断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坚实的法律基础,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而随着<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公民体育权利势必逐步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宪法中公民体育权利是受到立法的保障的,伴随着我国社会进程飞速发展,体育权利的立法问题得到了解决,目前已经纳入到我国宪法的运行体系之中,社会法制化建设的日益健全,是社会进步必然产物。对于如何保障我国公民体育健身权利已经成为了体育界和法律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使公民可以享受到平等的体育健身权利,合理解决在体育运动时出现的各种纠纷。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以及对公民体育健身权利的一些主要见解,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立法保护的措施,并且希望可以帮助解决公民体育权利中所产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