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现代通信网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生了集各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的四大特征是:多种通信媒体、交互性、同步性和以人为终端用户。多媒体通信技术,一诞生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窄带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通信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通信技术正处于新的革命性飞跃的前夕,该领域表现得异常活跃,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向IP网络融合、走向宽带化、从固定走向移动。 1.向IP融合 INTERNET网络惊人的膨胀速度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发展和应用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然后阐述了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多媒体通信-可视电话和高速局域网对多媒体的支持;最后讨论了多媒体网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是当今计算机界与通信界的热点之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这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谓多媒体通信是指用两种以上的信息媒体传送一种相关的内容,产生一种综合效果。它与以往的通信手段相比,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量的视频信息传输与网络信道低传输速率的矛盾, 使得视频通信成为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本文在介绍多媒体视频通信的一般过程中, 着重讨论了视频通信的压缩技术和实现多媒体视频通信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光接入网就是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可分为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与有源光网络(AON)技术两类。这两种技术均被采用,也都在发展。但多数国家和ITU-T更倾向于发展无源光网络。ITU-T第15研究组已于1996年通过了无源光网络的国际建议G982。在窄带无源光网络走向实用化的同时,为了实现多媒体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些通信先进国家已开始转向宽带无源光网络、ATM无源光网络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了解事物、交换信息的要求已经从纸、笔、书本、话音等发展到通过声光电信号,采用多种方式更准确、快捷、丰富地表达出来。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边缘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如果说19世纪是电报的时代, 20世纪是电话的时代,那么,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多媒体通信的时代。 一.何为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也称会议电视)是用通信线路把两地或多个地点的会议室连接起来,以电视方式召开会议的一种图像通信手段。视频会议的主要特征是能实时传送…  相似文献   

7.
INTERNET网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当国际互联网INTERNET领导信息革命走向信息社会而成为家喻户晓的现代通信桥梁的时候,其自身缺陷也日益暴露.正确认识INTERNET网负面效应,有利于发现问题,采取对策,积极防范,使网络与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互联网(INTERNET)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标志着网络环境正在形成。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国际互联可以覆盖一国、数国乃至全球。INTERNET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将用户、信息资源、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提  相似文献   

9.
一、视讯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信息技术包含多媒体视讯技术、PC技术(含数据库)以及宽带通信网络技术。这三项技术都建立在“远程”信息传递前提之下。通常多媒体是指声音、文字、图像(活动图像)、图形(静止图像)等感觉媒体的有机结合。而多媒体通信业务是用户进行一次呼叫建立的业务,即同时进行图像、语音或数据等媒体的通信业务。多媒体业务中的视讯信息(图像媒体)是内容丰富且又最为直观的媒体,可以说是主流媒体。视讯技术是信息数字化后经编码压缩处理,在远程传送时的一种比模拟图像占用更少网络带宽的技术。视讯技术的应用离不…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是以计算机支持的多媒体终端及应用为起源的。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边缘技术,即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交互环境,促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和融合。因此各国的研究机构和各大公司对此都极为重视,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方面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开展新型的多媒体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1.
当今媒体系统以无所不在、融合以及网络化为特征,但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新的模式、现象和行为越发重要,而常见的网络传播概念并不适于描述和研究它们。因此,本文尝试提出网众传播、网众和网络化用户的概念,这一组概念脱胎演化自传播学及受众研究理论。本文认为:人们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相互联结,构成了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成为网络化用户。网络化用户的集合即网众。网众通过社会性媒体生产、发布和接受信息,发动并参与了网众传播。而网众与网众传播,可以成为一种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各种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中国的媒体传播已经走进全媒体时代。传媒界为全媒体的定义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包括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的集成。我们也可以将“全媒体”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对各种信息的交流的需求,没有信息的交流,多媒体通信也将不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它是在现有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兼备计算机的交互性,电视技术的真实性(如图像、语音的实时传播)以及通信系统的分布性(易于多点之间信息交流)。图1形象地显示了多媒体通信和这三项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媒体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媒体转型成为必然,在这样的转型中包括主持人在内的多种角色都面临新的定位和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主持人的机制、角色功能、素养要求、教育与培训的要点等。媒体转型的内在动因(一)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使"全能化"具备现实性媒体融合时代的环境中,同种技术可以在不同媒体终端应用,使得各种媒介之间的交叉性、复合性、多媒体化成为可能。数字化技术与网络  相似文献   

15.
毛永晖 《青年记者》2009,(22):82-83
媒介融合是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尽管目前对此尚无统一的定义,但趋于一致的观点是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即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形式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其在传媒市场的形式结构表现为媒体的组织、资本、传播手段的整合,针对受众个体的接受方式则表现为超细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一、宽带综合接入是接入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由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网络融合及业务融合。随着数据业务、特别是IP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数的快速增长,网络规模的扩大、新多媒体业务及各种增值业务不断出现,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CPU时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与满足:手机娱乐化动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巧怡 《今传媒》2011,19(2):88-89
手机逐渐成为通信工具与玩具的结合体,从"个人通信终端"演变成"个人多媒体通信娱乐终端",扮演起娱乐工具的新角色。本文试从手机娱乐的动机入手,分析手机媒体能够承担个人随身娱乐工具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亓国  聂颖  史春薇 《青年记者》2016,(35):47-48
新媒体以网络、数字、通信等技术为基础,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打破了传者受者之间的界限,在传播内容、方式、途径上进行相互融合,形成了媒体立体化传播格局.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媒体形态也不断变化,受众拥有了更多的发声平台,如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随着这些自媒体的盛行,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和评论者.以网络和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给受众带来更加炫目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体验,②也使报刊编辑的受众意识和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黄平  崔健 《传媒》2012,(7):54-55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升级,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催生了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自媒体"的产生。自媒体的兴起是传媒领域的大事,因其方便、快捷受到用户的欢迎,成为大众参与度极高的媒体形式,在社会网络中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对舆论环境、社会稳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互联网通信、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提高。新兴媒体依托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发展,成功地改变了人们对于媒体的观念。尽管新兴媒体出现并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对于新兴媒体的认识仍然不明确,所以本文通过对新兴媒体的特点介绍以及概念解释,寻求对新兴媒体特征的探讨与未来发展方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