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文钦 《湖北档案》2022,(12):40-41
<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追寻我祖父叶金波等革命先烈的足迹,我先从本地开始收集史料,继而先后到武汉、上海、南京、兰州和北京等地,分别拜访了我祖父生前战友王平、王义勋、方步舟、刘士杰等革命前辈和原红三师健在将士马光军、万茂孝等,调访我祖父的革命历史,收集我祖父的相关资料,寻找关联档案资料。虽然已过四十春秋,但在我寻找《剿匪区内文武官佐士兵剿匪惩奖条例》时,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祖父本来并不是特别富有,祖籍是广东番禺,后来从广东到天津去打拼,在天津做实业,做得非常成功。据我所知,好像是和英国人一块儿做石油方面的生意。我的父亲黄佐临1906年10月出生于天津,是家里的长子。到了父亲上学的时候,祖父已经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了。当时在天津,祖父置办了家族的房屋和产业,父亲这一辈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比较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陈智为 《兰台世界》2007,(1S):55-56
我家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东南的陈家庄。清代末年,山东连年遭灾,民不聊生。我的祖父在曾祖父陈升的带领下,肩挑手抚儿女闯关东,最后落脚在距奉天60公里的新民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的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东南的陈家庄(与禹城交界).清代末年,山东连年遭灾,民不聊生.我的祖父在曾祖陈升的带领下,肩挑手携儿女闯关东.最后落脚在距奉天(今沈阳市)60公里的新民府(现为新民市),靠种菜务农谋生.据说,辽、吉、黑三省的居民,其祖辈很多是从山东逃荒到东北的,因为解放前的山东是“洪、涝、旱、碱、沙“五害十分严重的地区.而如今山东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农业总产值均居全国第二位,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强省.怀着这种强烈的故乡情与自豪感,我曾十余次赴山东讲课、调研与旅游,尽情享受着齐鲁同行们对我的厚爱.……  相似文献   

5.
我们杨家与盛家的关系起源于我的祖父杨骏(字季忻,1882—1969)。杨家是浙江海宁人,书香门第。祖父乡试中举后,到上海谋事做。正好当时上海县的县太爷也是我们浙江人,姓黄,见我祖父字写得好,文笔也很好,就聘他当书记官,也就是秘书。这大概是20世纪初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一世得体     
每年秋天一到,祖母总是提醒我“该上山看祖父了”。祖父的生日是祖母最重视的日子,即使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有12年了。自父母离异之后我便与祖父母同住,我当他们是我的父母,老人家也更甚疼爱儿女般照护着我。  相似文献   

7.
一世得体     
刘若英 《出版参考》2011,(11):34-35
每年秋天一到,祖母总是提醒我“该上山看祖父了”。祖父的生日是祖母最重视的日子,即使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有12年了。自父母离异之后我便与祖父母同住,我当他们是我的父母,老人家也更甚疼爱儿女般照护着我。  相似文献   

8.
我年少时,曾听祖父臧伯庸提及,他当年赴广州为熊克武治病,行李被广州当局所扣,几经追讨,后是由川人吴永珊陪同祖父所委托者共赴广州领回的.待到我青年时,始知吴永珊即著名的"延安五老"(延安五老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之一的吴玉章.我怕当时听错,或后来记错,反而不敢再提及此事了.  相似文献   

9.
我家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东南的陈家庄.清代未年,山东连年遭灾,民不聊生.我的祖父在曾祖父陈升的带领下,肩挑手抚儿女闯关东.最后落脚在距奉天60公里的新民府,后改为新民县(现已升格为新民市).新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盛产玉米、高粱、大豆、小麦、棉花、水稻等,畜牧业和渔业也比较发达.开始我家在县城南效以种菜务农谋生,到祖父执掌家业时,适居县城内以手工制糖为主,上世纪初已发展成小有规模的手工作坊--陈家糖坊.  相似文献   

10.
彭东 《青年记者》2007,(6):22-22
由于自己是地方都市类报纸的记,拿到的只是代表驻地工作证,活动的范围就被局限在了山东代表团驻地。刚开始时,这种“差异”曾让我烦恼不已,但很快这种烦恼就没有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享受到了一次“总理待遇”,这次特殊的采访成了我在北京采访时一段“甜蜜”的经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赵鹏 《青年记者》2012,(19):27-29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是个地道的北京人.1994年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当月就被安排到当年的福建记者站现在的福建分社工作,一直到今天.从首都北京到八闽大地,18年了,其间也有过可以回北京到编辑部工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我是学地矿工程专业的,现在却管理着一个单位的档案。若问我为什么执着于这一行,追根溯源,还得从我祖父谈起。 祖父是个老党员。早在二十年代中期,他就读于上海国民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是我党早期发展的党员之一,曾任中共湖北省大冶区委宣传委员、大冶总工会宣传部长。大学毕业后,祖父回到原籍,将当时的革命刊物——蔡和森主编的《向导》第一期至第一百五十期、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等书籍带了回  相似文献   

13.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14.
王益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老师,心中十分悲痛。1947年我从山东大众日报调入山东新华书店,在他领导下工作,以后又一起南下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又一起调到北京,在新华书店总店工作,及至上世纪末他主导筹建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一直得到他的帮助和教诲。这里回忆几件事,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15.
档案你我他我曾祖父,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名叫黄天香。清政府时期,我太爷爷在绍兴一带行医,红极一时,为杭嘉湖地区的民众看病。清代行医是好行当,家里都是几进几进的门,买地几百上千顷,嘉兴东门现在几大队几小队那些土地,当时都是我太爷爷的。我太爷爷人称九斤公,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爷爷自然继承了我太爷爷的事业,也做了中医。我爷爷名叫黄锦林,民国时期也做得极好,嘉兴、嘉善、绍兴,都有我爷爷的诊所。爷爷还与蒋介石的表兄在浙江开办两省陆军医院,我爷爷任院长。我爷爷的照片当年挂在我家客堂间里,日本人到我家,看到那…  相似文献   

16.
知识林     
周恩来和鲁迅同宗同族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但是他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浙江绍兴人。他在南开学校毕业文凭和赴法留学的证件上,填写的籍贯都是浙江会稽或绍兴。抗战胜利后,他还向美国记者李勒曼解释为什么自己的籍贯是绍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籍贯从祖代算起,因此,我是浙江绍兴人。”周恩来还凭直觉感到自己与鲁迅可能是同宗同族。1939年春,周恩来到浙江视察抗战,在绍兴时,十分注意地了解他与鲁迅的关系,多次查询“百草园”的鲁迅与自己“百岁堂”的周家是否同族关系,并为此查阅周族家谱。3月3…  相似文献   

17.
晓章 《北京档案》2005,(8):10-13
久居北京的人都知道,从京城的东四牌楼往北有条街叫“张自忠路”。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军衔最高级将领。在那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万人、损失近5000亿美元的代价,拖住了日本军队近70%的兵力,为取得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朱绮 《中国编辑》2006,(2):73-75
在我的印象里,祖父画一幅山水需要画很长一段时间,往往是我以为画完了,祖父还要拿着极细的笔,在画上不停地点点儿,直弄得烟云满纸,苍郁斑驳,才把画儿挂在墙上。我于是高兴地长吁一口气:  相似文献   

19.
邓世昌遗事及有关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先烈邓公世昌是我的祖父,在邓公直系子孙中至今健在而尚能追忆遗事的,只有我一人了。十年动乱中,由于历史电影《甲午风云》被诬为大毒草,祸连先烈及其后裔,我家被非法抄走邓公遗物,至今查无下落。四凶覆灭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恢复陈列甲午海战中邓公壮烈牺牲的事迹,《甲午风云》也重新放映,这使我非常高兴,相  相似文献   

20.
我的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东南的陈家庄(与禹城交界)。清代末年,山东连年遭灾,民不聊生。我的祖父在曾祖陈升的带领下,肩挑手携儿女闯关东。最后落脚在距奉天(今沈阳市)60公里的新民府(现为新民市),靠种菜务农谋生。据说,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