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这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数学素养”还是第一次,它标志着中学数学教育正在开始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更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
数学素养的提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这是当前普教系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数学教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新的教学大纲还对每个年级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联系周围事物、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国家教委先后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过渡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以下简称“义务大纲”)中,突出地强调了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笔者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的。下面将结合本人教学研究的实践,就数学能力的培养与考查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日本数学教育中的课题学习”一文中,分析了日本新的数学教学大纲设置“课题学习”的背景及其意义,提出了作为“课题学习”的课题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在作为综合课题和问题解决课题时的指导要求,介绍了一个正n边形的推广——正_p~q边形的“课题学习”的指导实例.毫无疑问,日本数学教育中的“课题学习”在我们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过程中,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上海市数学新教材的三个板块中的活动课内容,与“课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立“优化课堂结构,调整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战略方针.《九义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数学能力更为重要.”为此,优化课堂结构,展示数学课堂教学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中国都是从1993年开始在初中全面推行各自的新教学大纲的,近十多年来,日本以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为教育改革的三个中心环节,因此初中教学大纲在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应用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各自不同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能力,我国最新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注意吸取国际上新的教育观念,差异日趋弥合,与日本的数学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上比较,除分类与顺序略有不同外,并没有大的区别,但日本的大纲典型地表现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得以快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和有效.IEA所作的国际数学教育调查也表明,日本初中生的数学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因此,日本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我们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对日本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产生背景及特点再作些简要评析.供同行们参考和指正. 一、大纲的产生背景 明治维明以前,日本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当时  相似文献   

9.
关于数学建模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 0年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都把目光投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并且采取了许多重大行动 ,其中最具有战略性的行动是“联系实际和加强应用” .例如 ,1 980年 ,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TCM)就提出了“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口号 .[1] 1 971年 ,日本提出了数学“开放题”的概念 .[2 ] 我国在 1 992年的数学教学大纲关于数学能力的提法由“三大能力”改为“四大能力” ,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的一切均表明“应用与建模”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数学建模 ,…  相似文献   

10.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普教系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即应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教育要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