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陈曦  曾一果 《编辑之友》2021,(11):22-27
文章基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主体间性背后的欲望结构,以及"他者欲望"如何在交往理性中发挥多重作用,以期对理性认同的深层运作机制有新的认识,为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意义符号的缝合提供新的视角.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往中,作为主体欲望根源的匮乏导致与"大他者"的象征性认同存在缺失,但这一深层欲望同样推动着主体持续地追寻认同他者的欲望以及被他者认同的欲望,借助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交往理性完善自我建构.此外,由于主体在他者的位置欲望,欲望对象的重合会引发矛盾冲突,这是交往理性需要应对的难题,但同时也为缝合点的意义整合创造更多契机.  相似文献   

3.
赵雪倩 《今传媒》2023,(10):33-36
本文基于“自我讲述”与“他者视域”融合视角,从纪录片多模态话语出发,揭示了“他我融合”第三视角在主题呈现、话语互动和社会传播三维向度的叙事话语策略,提出了纪录片的跨文化叙事可以通过文本和影像的巧妙叠加、隐转喻诠释与互文重构等策略,以提升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效果,旨在为我国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农民工与市民在城市生活中信息传播关系,以及对自我身份以及对方身份的认知与想象为出发点,指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是他者,市民对农民工的想象也是作为他者的想象,农民工的自我体验使得他们在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均有了他者的感党.因此,建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理应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的社会心理建构出发,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技术侵入“日常生活”,破坏了“日常与非常”、“公共与私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边界.这一现象要求彻底修改“日常生活”的理论.媒介化的“日常生活”成为建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道德的与社会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情境崩溃理论出发,将“仅三天可见”视为微信朋友圈情境崩溃后的情境再分离的用户实践,探讨情境崩溃之后“再分离”的过程和策略;同时挖掘中国社会情境的关系内涵,把中国人的脸面观和关系逻辑纳入到处理情境崩溃的具体实践之中。这种情境崩溃与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不仅仅是社会情境意味的自我呈现问题,更是关系情境中的关系建构、关系中的自我建构和脸面建构的问题。研究发现,“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技术装置,赋予了用户改变情境定义和自我呈现的可能性,也赋予了观众对新的情境定义和人际关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用户通过对“仅三天可见”的创造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确定、自我与角色的分离、熟人与陌生人边界的确定,从而缓和了情境崩溃引发的冲突,实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维持”倾向与脸面的修复,也引发了关系中的自我变化和对熟人关系的重构,从而使得“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是一种社会-关系情境的再分离。文章最后讨论了“仅三天可见”作为技术可供性与用户创造性实践的中介,将作为宏观的加速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对技术的中介使用的能动性连接起来,在社会-关系情境中,实现了结构与行动的松散耦合...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传媒”,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治天下的时代,也是新老媒体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时代.但是,近年来一些焦点事件,比如“天价烟局长”事件、官员艳照门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一些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等,大都是发之于网络,然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有人甚至说,传统媒体正在沦为新媒体的他者.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常见的一个术语,“他者”(the other)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将两者截然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事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争夺。基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手新民晚报社制作的百集融媒体产品《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个层面分析“他者”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运用,进而阐述“他者叙事”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的独特价值。同时,对“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要把坚持“自我”立场与正视“他者”角色结合起来,共同形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闻报道的他者化的反思唤醒了我们的跨文化意识,让我们体验到他者化再现了我们并不完整的自我意识,以及单向度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它试图建构新闻生产的排他性专业权力,赋予记者主体性而远离主体间交往关系,强化新闻的现代性认同力量而忽略文化间的协商关系,推行普遍的新闻道德而消解文化间的伦理对话。这样一来,从修正记者的不完整的自我意识入手,由二元对立的权力关系转向互惠性理解的跨文化关系,就有可能使报道他者由"遮蔽"转向"去蔽",开辟报道他者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波伏娃以一种女性主义的视角和对女性的“他者”境遇及生存状态做了全方位的剖析。本文试图对波伏娃的女性生存论的“他者”角色进行解读,认为“内在性”“绝对性”和异化是女性“他者”的重要特征,只有充分认识到女性的“他者”角色,才能,找寻一种适于实现女性超越性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一种再现的文本,是意义的生产者,其对报道对象的形象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从前人对“他者”的研究入手,然后把“他者”概念引入新闻报道领域,试图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新闻刻板印象、媒介框架、意义建构与解读、符号分析、新闻生产等几个角度切入,分析日常新闻报道过程中形象再现的他者化倾向产生的机制和表现,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从而理解新闻报道的他者神话.  相似文献   

12.
周翔  魏丰钰  靳雨洁 《新闻界》2022,(12):37-52
中国-欧盟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外交关系之一,探究欧盟媒体中国形象构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家欧盟媒体EURACTIV和Euronews为研究对象,筛选出9年时间段里167篇代表性文本样本,运用批判话语分析法,揭示这两家欧盟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探究其构建的中国全球治理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建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从而解析出欧盟媒体“他者化”中国的一套系统的话语机制。欧盟媒体关于中国形象的叙事,本质上不是在解说中国,而是欧盟构建自我的一种需要和体现。中国被形塑为一个挑战欧洲、“颠覆”国际规则、推动另类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其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经济霸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义霸权”和“话语霸权”。欧盟媒体借助于分类标签、互文用典、国别化、集体化、异化等一系列手法,将中国“他者化”。无论中国被界定为机遇还是威胁,中国皆为“他者”,用于区别乃至反衬西方对自我的想象和塑造。这种中国形象的构建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惯性和“冷战思维”残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娟 《现代传播》2023,(12):55-65
国际传播已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获得战略主动,再审视“自我与他者”这个核心概念十分必要。自文艺复兴始,西方中心主义逐渐成为国际交往中“自我与他者”的主要内容,并对国际传播格局产生决定性和持久性影响。随着新兴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以往的“自我与他者”理念和实践出现一定变化,为更具建设性的国际传播创造了可能。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指导思想应聚焦“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利益和价值,在软硬实力匹配原则下通过理念更新与顶层设计、汉语推广与受众为本、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技术投入与渠道建设等完善对外话语体系,树立美好国家形象,科学提升软硬实力,不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求助既是常态化的社会行为,也是非常态化的个体行动,呈现了弱势一方的他者与外界的多重联系,而在这一交往情境中,媒介形塑力与主体性之间呈现着怎样的互动?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并借助Nvivo12工具进行编码与词频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求助媒介的演化与新生既是技术自主性的体现,又是外界行动者经协商互动后保护他者以维系整体生存与发展态势的客观结果。一方面,求助行为因媒介而变,经历了“在世存有”“乱象割裂”与“整合再生”的三重变迁。另一方面,求助媒介也因求助实践而延展,一是存在着反向进化的趋势,二是物质性层面的“创造-召唤-生成”过程,三是从媒介应用的“最初理解”出现了反思性修正。  相似文献   

15.
张静华 《新闻传播》2012,(2):136-137
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常常存在于对身份的期望存在文化差异,误读也往往缘于从自我文化诉求视角来解读他者身份的思维习惯,要规避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身份期望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参观经验为案例,探讨身份期望差异对跨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下,影视中中国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与顺从他者视域中博弈。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中构建的多种中国形象,研究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的倾向,探讨电影创作在解构或建构西方既定权力话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他者意识”,就是视“他人”为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存在者。浏览报纸,发现有些媒体存在着强烈的“他者意识”。与社会学和哲学上的“他者意识”稍有不同的是,“他者意识”在本文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媒体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以“他者”的眼光,在社会新闻方面主要是以猎奇、窥视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忽视自己是社会组成的一分子这样一种心态;二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些弱势群体时,把他们视作为“他者”、外来物,不纳入所在社群的这样一种潜意识。媒体作为社会理性、客观、公正的一面镜子,作为整  相似文献   

19.
许晓松 《东南传播》2023,(7):116-118
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就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与功能,却因传播视角的单一、客观性不足、形式单薄等问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力。当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受阻,视角的转换或能带来转机。从“他者”视角切入,可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两条思路,即在内容上争取“共情”,在主体上主动“靠近”。在传播视角突破的同时,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则能从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三方面,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文献、提出设想和小规模实证,此文对"有意义的他者"的存在以及产生根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大学学生心目中是存在的,而产生的根源是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感和更好融入社会的需要,其身份确立主要经由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途径.在"出现问题——'镜像'模仿——自我说服——做出回应"模式下,"有意义的他者"充当了自我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角色,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和爱情观,对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