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者与存在之间以文学艺术为桥梁;文学叙事与存在者之间以隐喻为桥梁而指涉存在,使之去蔽、使之澄明、使之自现。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隐喻使艺术呈现艺术之美,言说了无法言说之真,实现了美与真的统一。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诗、小说与哲学在真与美的最高境界上握手相通。  相似文献   

2.
存在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色的句型,它由表处所的方位词(A段)+存在动词(B段)+表存在物的名词(C段)构成.一般认为存在句有很强的口语性和描写性,而且A段的具体名词表示的是具体的处所,C段所表示的是具体的存在物.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中有一种不同于上述类型的存在句,它的A段表示一抽象的处所,B段由"存在"或"存在着"充当,C段表示抽象的存在物,且此种存在句不具有描写性和口语性,常常出现在较严肃的语言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对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的论述,对小学数学教学有重要启发.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分析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经验向理性的转化,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让数学教学更为高效.从核心素养角度看,研究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的分析,堪称是此在存在论的基石。正是在这节中,引入了"此在"概念,并对其加以初步的定义。它不仅是"突出地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一节的自然延伸,也为其后的存在问题在存在论及存在者层次上的优先地位的论证作了必要的铺垫。在此试着重新讨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问的问题结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群体、社会和共同体是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反映了人的类存在的不同条件和性质.群体存在是人的类存在的原初形式和普遍状态,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历史中具有基础性和发生学意义;人的社会存在是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的类存在的物质总和,它为人的总体性存在提供条件和基础,但是,其固有的矛盾直接导致人的本质无法根本实现;在历史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并由此构建了全新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理想人类共同体存在方式及其现实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存在是什么?客观存在不主观吗?主观存在不客观吗?教育如何看待存在?教育学如何叙说着存在?教育是否充分意识到了人的丰富而伟大的存在?存在存在着,存在着存在也.  相似文献   

7.
英语存在句的语义意义是"某地方存在某人或某物",其语用意义是宣告名词事物的存在。存在构式可分析为四个语义成分:there、存在谓词、存在主体和存在方位。存在句式表达的构式意义以四个语义成分各自的语义意义整合而成;这种意义一经形成,便反过来对各语义成分形成制约和限制。构式语法为研究英语存在句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在此研究方法下,我们解释了英语存在句中各语义成分的存在依据和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8.
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概念有两义,称之为B1和B2,它们代表了哲学家两种不同的本体论立场。存在集B2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子集的命题函项E(Mn(x)),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子集Mn(x)构成了函项E的不同取值范围或不同的定义域。某物是否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某物在何种定义域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避免了在定义域不确立或非单一情况下,笼统地断定某物存在或不存在的存在悖论。  相似文献   

9.
蒙古语存在句分为“主谓型存在句”、“状谓型存在句”、“定中型存在句”等三个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存在句主要在语序上带有区别特征,语义上没有明显的不同,语序变化的主要区别可以说取决于说话者所强调的内容,但每一个句子主体和处所的位置不是随意调换的,有些句子里处所和时间只能在主体的前面,不能在存在主体的后面,这也许与话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幸福感是研究人类良好存在的科学。本文试对罗洛.梅的“人所存在的三个世界”与现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作出分析,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幸福感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存在问题的提出是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端和逻辑起点,其内容包括重新提出存在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不同提法以及隐含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海德格尔独特的哲学运思。前期海德格尔侧重于对此在的现象学描述,而后期海德格尔则直接追问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勇全 《考试》2010,(7):118-121
一、参数的存在性问题 例1 已知数列{an}中,a1=1/2,点(n,2an+1-an)在直线y=x上,其中n=1,  相似文献   

13.
人最本质的存在是超越自然和超越现实的诗意存在,而人的审美活动正是这种诗意存在的实现。人诗意存在体现在自然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人诗意存在的本性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语文选修课程也在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呈现在教育教学之中。本文从语文选修课程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中的实然存在、可能存在、应然存在三个层面审视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以期有利于语文选修课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情况下 ,英语存在句中名词组不能是确指形式 ,也就是要受到“确指限制”。近年来 ,人们从句法、语义、语用各方面对确指限制产生的原因和确指名词在存在句中出现的条件进行了各种分析。本文提出了“语境存在”的概念 ,并以此重新分析了确指名词组在存在句中出现的理据。  相似文献   

16.
博尔赫斯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人,一个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他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迷宫,让我们改变了关于小说的观念。他打破了小说的种种清规戒律,小说由此获得了更自由的存在,以及无限的可能性。而小说之存在前提,乃在于人之存在,因此小说之存在和人之存在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这是走近博尔赫斯世界的一条根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章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讨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问题及其教育。文章阐释了人作为人而存在的“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与“独特性” ,分析了由此产生的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问题———“死亡”、“奴役”、“有限”、“孤独”、“自我认同” ,并将其区分于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问题。文章最后区分了“存在教育”与“生存教育”两个概念 ,就如何在学校情景中进行存在教育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多年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需要回归真实,真实的教育是面向人的,依托真实情境的,旨在培养人的美好品德,唤醒人精神的力量。真实的教育教人怎样在真实情境中生存,引导人学会如何在现实情境中生活时向善。因此,真实性学习成为教育面向人、关注生活的现实选择。真实性学习视域下,人是在真实情境中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其以具身实践彰显自身的能动性与实践性,凸显人独有的精神力量,发现自身的个体性、关系性与精神性。真实性学习面向的人既是可感可知的实体,也是在能动实践中自证价值与意义的精神主体,“存在”内蕴三个维度:实然存在、实践存在和精神存在。为了在教育中真正实现关注生活、关照人的多样存在,在现实的真实性学习样态中应以真实情境尊重人存在的实然性,以具身行动面向人存在的实践性,以群体交互恢复人存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存在"对于哲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纵观西方哲学史,几乎每个哲学家都有对"存在"的主张。哲学家们也因为对"存在"的认识不同而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由于对"存在"的理解也被定性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间或二元论的标签。西方现代哲学的存在主义表现出了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心物等二分法的厌倦,且想对此超越,对"存在"的理解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静态存在句的语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态存在句是存在句系列中的一类,表示某空间的存在体未发生位移而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文章着重考察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动词与后段名词、动词与方位词、方位词与后段名词的语义关系,对静态存在句进行下位归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