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拓展阅读的主要载体,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明确“阅读链接”类型及其作用,并依据“阅读链接”与课文的联系,精心选择阅读策略,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的“阅读链接”板块属于助学系统,通常呈现为课文练习后的语段或语篇,立足于教材内容,拓宽了文本的外延。教师应借助这一板块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表达方法的理解。“阅读链接”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广阔。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利用好“阅读链接”,在比较中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统编语文教材中设置的“阅读链接”板块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认知资源,是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推手。教师应积极探索“阅读链接”的使用策略,充分利用“阅读链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新设了一个栏目“阅读链接”。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中年级教材为例,分别从阅读链接,链接“习作指导”;阅读链接,链接“实践活动”;阅读链接,链接“思维提升”;阅读链接,链接“单元要素”等四个角度实施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面向语文学科提出了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要求,为契合这一改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阅读链接”模块,以便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阅读链接”,优化教学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深化阅读主题,丰富学生的阅读所得。除此之外,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课本链接阅读,就是以教材里组成的课文为出发点和带动点,链接到阅读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作品,它能解决学生课外“多读”和“读哪些”等主要问题。课本链接阅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重要通道,是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语言储备、开启学生阅读世界的重要工具。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阅读链接”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立足语文教材,借助“阅读链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阅读资源,深挖阅读素材,让教师看到阅读的深度,体会到文字中的情感,在对文章的总结与升华中,实现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所谓课本链接阅读,就是以教材里组成的课文为出发点和带动点,链接到阅读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作品,它能解决学生课外“多读”和“读哪些”等主要问题。课本链接阅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由句到篇、由篇到集的链接阅读先说由句到篇。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文章常常援引古诗词。古语说得好:  相似文献   

9.
吴长虹 《小学生》2023,(5):22-24
“阅读链接”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这一板块的内容和结构,发现其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完整性等编排特点。将“阅读链接”板块作为补充教学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和学习,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促进学生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对此,本文简述了小学语文“阅读链接”板块的编排特点,并围绕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策略、阅读活动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以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链接”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拓展延伸的阅读材料,还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提示,是学习方法的引导。“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能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实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值得教师们不断探索。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阅读链接”,“阅读链接”内的文本体裁丰富多样、篇幅长短不一、出现的频次疏密不等、阅读要求有详有略,对于“阅读链接”的教学,教师们有的深读细研,学深悟透;有的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设置了“阅读链接”板块,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一课,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理解编者设置“阅读链接”板块的意图。课堂上,教师可采取概括内容、联系背景、对照课文等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阅读链接”深度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统整融合的视野下,“阅读链接”已成为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示我们要整体关照“阅读链接”和“正文”的关系,揣摩“阅读链接”的编写意图,要用新的视角去寻求正文与阅读链接的知识结合点,使其“物尽其用”,让“阅读链接”成为深度解读文本的辅助手段。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资料的借助已经成为深度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统编教材充分关切这一事实,在中高年段的语文要素中多处出现“资料”这一核心词,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链接的巧用,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感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更好地完成以读助写,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链接"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曹琳 《小学语文》2009,(6):48-49
人教版教材中,编者在选编一些经典的课文之后,还编人了相关的“阅读链接”。《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茫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孤寂的旅程,  相似文献   

15.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的“阅读链接”栏目,架起了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要从课文中汲取养分,还要引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更好地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学会发展,享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呈现精彩。  相似文献   

16.
“阅读链接”作为统编教材新增的一个版块,均出现在每篇课文后,处于并不显眼的从属地位。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理解编者介入阅读链接的意图,没有理清阅读链接与课文的关系,从而未能充分发挥阅读链接的实效性,难以实现从“教课文”到落实语文素养的转变。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链接为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搭建起了一座稳稳的桥梁,将学习引向深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理解性学习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1]合理利用阅读链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如:前置,激发阅读期待;揉合,助力文本理解;迁移,落实语言实践;比较,提升阅读思维;延伸,拓展阅读边界。使用时教者要分析其教学价值,发挥其有效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习向深度进发。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部分课文练习之后设置"阅读链接"。"阅读链接"对前面课文的阅读理解起到补充、诠释、融合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进行情感体验、体会表达方法、拓展阅读视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获得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链接"在阅读教学中的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8.
"阅读链接"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特有的学习栏目,它以教材中的某篇课文为出发点进行辐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材料中相关联的语段或语篇,挖掘其他文本中与课文的相似点,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链接"栏目的出现,成为学生开展广泛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课堂上学习"阅读链接"栏目时,通过拓展阅读、比较阅读、检索阅读等有效策略,可以开阔阅读视野、汲取丰富营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9.
链接式阅读教学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原点、以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课文中蕴涵的文化因子的辐射作用,共同探寻、链接相关阅读材料,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从而实现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的"大阅读"境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课程标准,紧扣文本,立足课堂实践,将文本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进行链接式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是我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本文谈论的重点是如何创新链接式阅读教学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阅读效益,构建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部分课文后面有所设置,是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现状,对课后"阅读链接"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利用"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在课前利用"链接"酝酿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