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也成为主要战场。早在战争之前,英人就企图在台湾获得“立足点”,以便向中国倾销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则明令侵华英军,在中国东海岸处占领一个海岛。但是,在台湾军民英勇抵抗下,英军多次进攻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2.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前三的最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家庭与友谊、阿富汗人与阿富汗文化、人性的本质与救赎,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由于战争与和平和人类存亡、国家兴衰、生命安危直接相关,因此自占以来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极为关注.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强调要"慎战",认为战争是"凶器",非"不得已"才进行战争,要尽可能保持和平的局面.在西方,古罗马人则提出:"战争好过悲惨的和平."并认为"战争当以和平为归宿",而和平则是"战争中永远继续的休战".毛泽东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了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危机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核心问题之一。从阿富汗的历史地名、民族得名和国家形成入手,探讨阿富汗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认为普什图族大民族主义是国家构建的动力源,普什图族是阿富汗国家的主心骨,同时阿富汗国内的少数民族备受普什图族的压迫和歧视,因此不认同阿富汗人的称谓,并产生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因此。阿富汗国族的形成和巩固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追风筝的人》作为全球畅销的温情小说,并非仅仅依靠作者感人的笔触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变革和文化交融更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文章由阿富汗移民现象,引出了作者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迷离和困惑。流散在美国的阿富汗人相对于美国本土居民来说是"外来人",相对于坚守在阿富汗的人来说,他们又是"美国人",这种双重身份的认知,让流散在外的阿富汗人对民族文化身份产生了巨大的恐慌,从而反思民族文化身份缺失的原因,踏上追寻确切的民族文化身份之路,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经过22年连绵战火和天灾人祸,尤其是1996年由伊斯兰教激进组织塔利班执政后,不只国家的历史被毁了,就连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在苛刻的教条下也已面目全非。你可知道,阿富汗人曾经有过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则,英军侵入阿富汗的时间,课本第103页指出是“1838年底”。应改为“1839年4月26日”(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页)。另一则,这次起义的结果,课本第104页写道:“失败了。”应改为“这次起义以阿富汗胜利而告终”(同上,第594页)。反英起义的结果,令人深思。阿富汗反英起义,是1840年9月~1842年11月,而中国清政府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即鸦片战争,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阿富汗和清政府,都是落后的国家,抵抗的是同一个对象———英国侵略者。但是,两次反英运动的结果,却截然相反:阿富汗重新获…  相似文献   

8.
国民性概念与理论的历史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民性概念的研究虽说方法和角度各异,但是共同的逻辑前提是认为概念可以被建构在确定和标准的类型上,封闭的概念无法弥合自身的理论与历史实践之间的分裂.国民性概念与理论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西方,它是由知识演变、思想活动和世界历史运动诸因素共同编织的历史性范畴,对近代中国而言,从知识的范畴看,具有多样性,在实践功能方面则自觉地以民族国家的建设为前提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新民丛报》学人关于国民性及通过实行开明专制以实现自由的思想并不统一。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国民性较低,只能通过开明专制得以提高,然后再进行君主立宪,从而实现中国人的自由。杨度、康有为、张君劢、黄与之则认为国民性问题并不是能否实行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的根本问题,若清政府藉口国民性较低而不能立宪,则中国人永无立宪之期。  相似文献   

10.
小资料     
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小资料·塔利班是阿富汗武装派别之一。“塔利班”在阿富汗普什图语中是“宗教学生”的意思 ,也称“学生军”。其骨干成员多来自宗教学校或受过培训的阿富汗普什图族难民。塔利班属伊斯兰教逊尼派 ,信奉原教旨主义 ,致力于建立“世界上最纯粹的伊斯兰国家”。1994年8月 ,塔利班在阿内战不休、派系割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很快赢得阿富汗人 ,特别是普什图族人(占国内总人口40 %)的拥护。1996年9月27日 ,塔利班武装攻占首都喀布尔 ,并成立了临时政府接管政权 ,次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俄为争夺波斯、阿富汗广大中亚地区开展着十分错综复杂的斗争。 1838年,当沙俄假手波斯入侵阿富汗失败之后,英印总督奥克兰德于当年10月1日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西姆拉宣言》,赤裸裸地宣告对阿富汗的军事入侵。奥克兰德还亲自主持军事会议,部署入侵计划。1839年2月,一万二千名英印军队和一个由四万人组成的后勤队伍入侵阿富汗,阿富汗王位争夺的失败者萨多查依王朝原国王舒扎·沙赫(shah意为国王)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凶。同年8月6日,英军占领阿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统治者“艾米尔”(Amir,意为穆斯林国家的君王)多斯特·穆罕默德从喀布尔出逃。8月7日,舒扎·沙赫在英国扶植下当上了傀儡国王。英国公使麦克诺顿成为事实上的太上皇,并依靠英国刺刀实行残酷的统治。英国的野蛮侵略,激起阿富汗各族人民的团结反抗,反英民族起义接二连三地发生。逃至北部的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非常重视国民性改造,不仅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了中肯的分析,而且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具体路径。孙中山所以倡导改造国民性,是为了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意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以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和社会的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是指近代中国人对本民族的不足——特别是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之缺失的批判性的自我体认。大体说来,近代民族反省经历了对器物、制度与文化根本之不足进行反省的三个阶段。从国民性批判及民族精神反思的意义上说,近代民族反省则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启蒙的发轫、甲午战争之后国民性反思浪潮的涌起与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达到高潮这样三个阶段。自省、旁观、比较成为近代民族反省尤其是国民性批判的三重视野。针砭劣根性、解剖病源、构建民族精神即新国民性,是近代民族反省思潮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边城》一书对湘西世风的展现和人性庄严的刻画为切入点,从情、景、理三个维度探究沈从文以构建人性"希腊小庙"的方式对国民性进行的反思和批判。与鲁迅等人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不同,沈从文则试图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完成对国民性的反思。可以认为《边城》是一部人性诗学、更是一卷展现中国事理人情的文化地图。  相似文献   

15.
以《边城》一书对湘西世风的展现和人性庄严的刻画为切入点,从情、景、理三个维度探究沈从文以构建人性"希腊小庙"的方式对国民性进行的反思和批判。与鲁迅等人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不同,沈从文则试图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完成对国民性的反思。可以认为《边城》是一部人性诗学、更是一卷展现中国事理人情的文化地图。  相似文献   

16.
杨晓 《高校教育管理》2007,1(3):36-39,43
在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梁启超的国民教育思想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将国家主义作为第一义,却又正面切入了个人的问题;其次,针对中国国情强调"以新守旧","以内化外","导奴隶就国民";再次,以改革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以改造国民性来改造国家,具有文化启蒙的浓厚色彩.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19世纪英、俄两国从不同方向逼进阿富汗,展开了一系列争夺活动,其目的是想把阿富汗变为英、俄的殖民地。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争斗中,英国由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比沙俄强大,所以总是略占上风。但英国在侵阿战争中,受到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损失格外惨重,英、俄瓜分阿富汗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在关注国民素质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时,开始思考国家建构中的国民性问题。他对国民性的思考以接受马克思主义为分界线,形成了以特定国家建构目标为基础的"立宪国民"和"阶级自觉"两种改造主张。"立宪国民"的改造力求从精神层面来唤醒国民,但是这种以精神状态为基础的国民性改造仍然无法解决国家建构的问题。"阶级自觉"既强调对国家建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劳工阶级的"自觉",以确保国家建构的社会主义指向,又强调要有其内在的张力,从而引导对国家建构实际工作的把握。李大钊从"立宪国民"到"阶级自觉"的根本性转变,是从以国民性改造作为国家建构的出发点到以国家建构目标来对国民进行改造的转变,由此找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家建构的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阿富汗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这片贫瘠、荒凉、落后的国土上,枪声与哭号声已整整响了30年。几十年肆虐的战火,使这个国家变得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两代阿富汗人,一直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编发此文,除了告诉大家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民族,更重要的是想让大家明白:生活在和平稳定的环境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和福祉。  相似文献   

20.
鲁迅从中国人现代自我的建立出发,建构出不朽的阿Q形象。以当代中国新语境观照,鲁迅的"国民性"理论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国民性"有被改造的可能,解放区的革命实践和赵树理等的小说可兹证明。其次"国民性"的背后是西方殖民主义理论,因此"国民性"并非为中国独有而是全人类的。再次"国民性"理论产生的根源是经济上的落后,但两者并无必然联系。总之,鲁迅的阿Q仍然是一个不可超越的文学形象,但国民性理论百年不衰的实质,是中国知识分子经济上的现代焦虑在文化领域的投射,即主体性召唤下的自我他者化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