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雷戈里所著《法兰克人史》是法兰克王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西欧中世纪初期蛮族世界最早的一部史书。它详尽地记载了六世纪法兰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迄今是我们研究法兰克王国初期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格雷戈里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兰克人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社会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封建主与农奴正在形成。封建主之间争夺领地与农奴的斗争,自由农民反对农奴化的斗争,以及各阶层人民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反  相似文献   

2.
一 出生与出家 公元688年(唐武则天垂拱四年),鉴真生于扬州江阳县,这方地方相当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公元688年,是日本持统天皇二年。在欧洲,是法兰克奥斯特拉西亚宫相赫里斯塔尔的丕平掌握整个王国权力的年代。  相似文献   

3.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742-814年),法兰克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查理曼742年出生于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显赫之家。从他的曾祖父赫斯塔尔·丕平起,祖孙三代都是独揽法兰克王国大权的世袭宫相,他的祖父是伟大的查理·马特,以粉碎阿拉伯人对西欧的进犯,进行了采邑改革而闻名遐迩。他的父亲矮子丕平不满于手握实权却居人之下的宫相地位,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帝,开创了加洛琳王朝,做了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查理从小追随在父亲身边,或巡游全国,或逐猎森林、草原,或从军作战,也经常参预政务…  相似文献   

4.
查理帝国是中世纪西欧第一个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它与东方的唐王朝、阿拉伯帝国,堪称当时的世界三强。在这三强中,查理帝国存在的时间最短、瓦解得最快。如果以公元800年查理加冕作为帝国最终形成的标志,那么到843年彻底分裂,它的存在还不到半个世纪。过去不论苏联还是我国的一些世界史专著,大都把查理帝国迅速瓦解的原因归结为斯大林的一句话:“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联合”。其实,斯大林的这一分析不是专指查理帝国而言,而是把查理帝国同居鲁士、亚历山大大帝、凯撒等所建立的帝国作为同一类型来论证的。查理帝国所辖各地区、各部落、各民族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固然是庞大帝国难以维持的重要原因,但是另一更为重要的原因,即法兰克王国自身经济基础的瓦解,却被忽略了。查理帝国是在法兰克王国对外征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兰克原有的经济结构土地所有制为王国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又在对外扩张战争的过程中瓦解了。这当为查理帝国迅速崩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叙述了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其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叙述了封建制度形成后的经济、政治组织形式及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状况。这些开导性的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但我觉得尤为重要而又不易理解的是封建制度怎样形成,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这部分内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以及和它相应的阶级关系应当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这里就从法兰克土地制度的变化来阐述封建土地占有  相似文献   

6.
从五世纪起,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蛮族王国。其中大多数都是短命的,而唯独法兰克王国维持得时间最久,势力最强,并且对欧洲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贡献也大。本文试对其存在及发展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一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历史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要受到它的制约。这就是被古人所重视的“天时”、地利”两个因素。法兰克人祖居莱茵河下游一带,公元三世纪,开始了对毗邻的罗马帝国北部边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7.
《萨利克法典》(Lex Salica,以下简称《法典》)是法兰克人征服罗马高卢以后,建立法兰克王国初期用拉丁文写成的第一部成文法,大约形成于克洛维在位(481—511年)时期,后来又陆续有所增补。由于这部《法典》是在法兰克人建国前的古老习惯基础上产生的,因而也被称为“习惯法”。研究这部法典可以了解法兰克人是怎样由原始公社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社会的。一《法典》产生的历史背景法兰克人的国家是在征服罗马领土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8.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一节内容庞杂交错,为了上好这一课,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在讲清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之后,给同学们指出:西欧封建制度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西罗马奴隶制度的崩溃,另一方面要看到它是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的解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然后提出几个具体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这些问题是:①征服高卢前夕,法兰克人的上地制度是怎样的?国王在军事征服过程中怎样处理夺取来的土地?采取了什么剥削方式?②法兰克  相似文献   

9.
艾因哈德,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传记家,在中世纪欧洲扮演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他所撰写的《查理大帝传》记录了欧洲中世纪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大帝的文治武功,塑造了一个生动的帝王形象,虽然这本书有着不少的缺陷,但也成为了研究欧洲中世纪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代德国军国主义曾几度猖獗,它把德意志民族推向灾难的深渊,也使欧洲和世界人民蒙受大规模流血战争的巨大痛苦。重温德国军国主义发展的历史,探索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历史教训,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 近代德意志是一个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究其根源,有必要追溯到中世纪。 政治上的分裂乃是中世纪德意志最重要的特征。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元10世纪德意志国家形成时就造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当时德意志有四个公爵领地(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  相似文献   

11.
中古德意志政治进程成为一个"问题",由来已久。帝国政治、诸侯领地政府与王权之间的关系,是论者解说中古德意志政治进程的基本着眼点。以往的解释多以单一民族国家、主权国家概念为前提,以中古英、法王国演进道路为标准,把帝国政治和诸侯领地政府作为德意志国家"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其实,中古德意志可谓多"国"并存。它既是帝国,也是王国,还是诸侯领地政府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多重国家形态显示的是一种多元权力结构并存的格局。它们之间有矛盾和冲突,但又是协调和一致的。帝国政治带给德意志王权的不只是损失和灾难,也有荣誉、尊严和利益。王权无论如何软弱,10世纪以后德意志都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始终存在。13世纪以后领地政府的成长意味着国家权力的分散化,然而分散化的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并且为统治集团所认同。  相似文献   

12.
<正>查理曼大帝是中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在他统治的初期,国家弱小,常常受到强大的邻邦拉西德王国的欺负。为此,查理曼大帝非常不安。  相似文献   

13.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意为“查理大帝”)在罗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参加“弥撒”。当他跪在神坛前面做祷告时,教皇利奥三世出其不意地把一顶象征罗马皇冠的金冕加在他头上,而在场的僧侣贵族都齐声向他欢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样,经教皇加冕,查理曼便由一个“蛮族”王国的国王,上承古罗马恺撒、奥古斯都,君士坦丁……的帝统,成为第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了。教皇为查理曼加冕这个历史事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有几个问题,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欧洲封建制度时,可以法兰克王国为典型,因为在那里封建社会最早形成,而且发展得比较完备.下面所引关于法兰克封建制的两组文件,要说明封建制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1)自由农民怎样转化为农奴?(2)封建特权怎样兴起?法兰克王国原有自由农民阶层,但第七,八世纪中封建主使用各种方式,迫使农民放弃自己的土地所有以和人身自由权。其中最普通的是“请求让地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千年,欧洲人扩大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热情高涨。人们有理由相信,“欧洲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未来多极世界的一极”。 欧洲联合的历史渊源在欧洲历史上,人们曾做过多次的统一尝试。从公元前六世纪以后,希腊各城邦从西西里岛到西班牙的欧洲沿岸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大约四百年之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做了统一欧洲的另一次尝试,他于公元800年底,作为政治首脑与当时作为教权首脑的利奥三世合作,在欧洲联合思想的引导下,建立了基督教的罗马帝国。这个寿命不长的帝国,随着查理大帝的去世,经过半个世纪的一系列战争,在政治上又分裂…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是人类文明重要发详地之一.在荷马时代,原始社会已趋解体,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开始出现,到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在希腊半岛上已经出现了一百多个以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乡镇所构成的奴隶制城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最为强盛.然而、由于经济、政治方面的矛盾日趋激化,这两大城邦集团之间,竟然爆发了一场持续二十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还是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不仅加速了古希腊奴隶制的危机与衰落,而且还暴露了雅典奴隶民主制的严重弊端.在这种复杂动荡的历史条下,古希腊先后产生了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其中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尤以唯心主义哲学家和贵族派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7.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8,(1):112-112,F0003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5世纪末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西欧的一个大国。法兰克人原来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486年,法兰克人在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在今天法国北部一带打败了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奠定了法兰克国家的基础。后来,克洛维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他大举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法兰克各部。建立起墨洛温王朝。  相似文献   

18.
论语言政治     
古今中外不乏语言政治的实例,特别是许多国家在立国之初非常重视语言政治建设.语言的统一或分裂与国家在统一或分裂的问题上有着复杂的联系,并非简单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但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这方面表现在语言政策上,一般要求采取谨慎的、稳健的语言政策.语言政治涉及语言的经济利益和贵族意识,语言对政治社会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语言政治对社会变革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访德期间,我听了一堂别有情趣的历史课,至今记忆犹新。上课时,只见老师在黑板上飞快地写起来——本堂课的历史线索。学生们也立刻奋笔疾书,将每一条都记到笔记本上。令我诧异的是历史课竟没有课本,每个学生面前摆着的只有一本笔记。“没有课本,考试不就砸了吗?”——我暗自纳闷。还没回过神,老师已列好了板书,坐了下来。接着便开始讲解黑板上的历史线索。仅用了十分钟不到,就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一遍:在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如何如何;在某地签订了什么协定;在某处发生了什么战役……然后,他便推出了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法兰克王国的分裂和德意志诞生的原因。话音未落,教室里刷地一下举起了许多只手。“老师,当时法兰克王国的统治情况怎么样?…Mr.Coors,普鲁士在那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如何?”“Coors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当时德语的影响变化”……老师从容不迫地坐在讲台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六国旧贵族反秦斗争的性质问题,在史学界长期以来意见分歧,迄今,不仅在认识上仍未取得一致,而且论争的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引伸,即围绕着参加反秦的六国贵族势力,究竟是不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这个问题是与旧六国贵族反秦斗争的性质紧密相关的。李桂海同志在《论秦末六国贵族反秦斗争的性质》(以下简称“李文”,见《求是学刊》1985年第4期)一文中,完全赞同并且发挥了那种“一部分六国贵族鼓吹恢复到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状态,虽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主张,但他们在反秦斗争中都很坚决,所以客观上仍然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还肯定这一看法“比较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